【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如何搞好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搞好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我們教師具備較高的素養(yǎng),摒棄傳統(tǒng)的觀點。不能為了表面的成功、活躍而給學生較多的暗示;為了調(diào)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的形式要多樣,并且設計習題要注意分開層次,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設計習題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與發(fā)展
所謂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學習方式?!秶鴦赵宏P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p>
小組合作學習又是合作學習教學的主要形式:如前后兩桌4人一組、前后左右6人8人一組等。由于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因而要運用得好,就要求教師必須有駕馭課堂教學的超強能力,有效地劃分小組(幾個學生為一組最好?哪些學生為一組最好?……);指導小組中每個成員明白目標,清楚任務,處理好分工與合作;營造合作的愉悅氣氛,培養(yǎng)學生動手合作的能力;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不同的、可行性強的合作內(nèi)容;注重對合作過程的評價等等。顯然,只有在細節(jié)上做足了,才能避免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同時教師在課堂上出現(xiàn)問題和困難時也能及時調(diào)控。
二、小學數(shù)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關系
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是集體教學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中的應用,它是根據(jù)團體動力學的原理設計,旨在改變過去班級只是作為制約學生課堂行為的一種“靜態(tài)的集體背景”,而使班級、小組等學生集體成為幫助學生課堂學習的一種“動態(tài)的集體力量”。
三、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1.合理組建小組,提高合作學習效率
合理組建小組是開展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開端。組建學習小組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心里素質、性格特征、知識掌握能力進行綜合評定,搭配組建小組,一般以四到六人為宜,有一人擔任小組長。各小組應該無明顯差異,便于公平競爭,各小組成員也應互相幫助,團結真誠,以便提高合作學習效率。
2.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合作學習中,教師要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及教材的重難點,結合班級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能夠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效應的情境,以提高學生間合作的效率。
蘇霍母林斯基認為:“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痹趦和木袷澜缋?,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fā)學生的研究欲望。
一節(jié)課的導入方法很多,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如在教授“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時可創(chuàng)設情境《美猴王獻鮮桃》的故事,并結合故事出示課件。“一天王母娘娘過生日,孫悟空從花果山摘了許多鮮桃,給她祝壽?!?/p>
出示:一盤桃子表示1個2 寫作:2
兩盤桃子表示2個2:2+2
三盤桃子表示3個2:2+2+2
四盤桃子表示4個2:2+2+2+2
盤數(shù)越多,加法算式就越長,有沒有簡便的方法呢?讓學生們想一想,說一說。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同時明確了學習目的,就能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人人動手、動腦,大膽探索。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給思維以方向和動力。
3.重視引導,合理組織
有效的引導和合理的組織是合作學習成功的保證,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問題的不同類別,鼓勵學生靈活采用各種方法對新問題進行獨立探究、多向思索,如閱讀、操作、嘗試、遷移、類比、分類等。教師做好巡視指導,特別對有困難的學生作適當啟發(fā)與輔導,有益于教學活動的全面進行。因此,學生自主探索,合作成功與教師的激勵和指導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當學生對新知識疑惑不解,產(chǎn)生問題時,就要抓住時機釋疑,解決問題。
比如,在討論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為何是(上底+下底)×高÷2時,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來推導,但也有一些學生把一個梯形通過割移論證,培養(yǎng)了思想的開闊性,掌握了學習的方法,知道了為什么要這樣做的道理。
又比如教學“梯形”一課,可設計了下面的小組學習題:
(1)什么叫梯形?下面哪些圖形是梯形?哪些不是?為什么?
(2)什么叫做梯形的底?指出上面梯形的底?
(3)什么叫做梯形的腰?指出上面梯形的腰?
(4)什么叫做梯形的高?梯形中有幾條高?
(5)在預先發(fā)的一個梯形圖中,分別標出它的上底,下底,腰,作出它的高?
4.組織學生匯報合作學習成果
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各小組提出不同想法,鼓勵發(fā)散思維。這種匯報,一方面為較多學生創(chuàng)造了“代表集體”的機會,開展有競爭的合作,使學生能從具體到一般,從具體到本質,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找到解題的方法;另一方面將小組共同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全班共有,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拓展思維。
5.合理評價,提高學生合作意識
評價的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帶給學生許多表現(xiàn)的機會,而合理的評價則能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效果,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獨立探究、合作發(fā)現(xiàn)、實踐運用等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自主性、主動性、獨創(chuàng)性等主體精神和品質進行評價,使學生獲得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有時學生對來自同學的鼓勵、幫助比來自于教師的更為有效。比如,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時自擬幾個題目,讓學生進行測試,然后讓小組長按標準給每位同學打分,再按小組總分進行評比。成績好的同學感到他們只為自己的學習是不夠的,成績差的同學感到影響了本組成績而有了壓力,這樣就使壓力變成集體和個人的動力。評比后,小組里的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每天都有同學督促和幫助,學習成績就會有明顯的提高。因此,適當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評比活動,有利于強化學生合作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四、結語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處。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得好差關鍵還是教師本身,教師觀念的轉變,特別是適應新課程角色的定位,課堂的調(diào)控能力等都有可能影響合作學習的組織實施。當然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但是,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并不是否定其他方式,替代其他方式,而是讓合作學習現(xiàn)其他學習方式共同運用,豐富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我們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
參考文獻:
[1]陸昌然.《新課程小學數(shù)學研究性教學實例》.浙江:寧波出版社, 2003.
[2]于文森,吳剛平.《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2002.
[4]曾令鵬.《小學數(shù)學教學與評價》,2003.
[5]馬蘭.《合作學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