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讓學生更好地消化書本上的知識,更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提高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掌握正確的學習化學的方法。
關鍵詞:化學課堂;學生;自覺能動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育的本質就在于學生的主動參與,發(fā)揮學生的自覺能動性。課堂教學過程就是學生在教師的領導下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讓學生更好地消化書本上的知識,更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提高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掌握正確的學習化學的方法。
一、化學課堂的現(xiàn)狀
目前的化學課堂由于受傳統(tǒng)學習習慣因素的影響,存在諸多弊端:
1.通常教師為了讓學生更順利地掌握課本知識,過早地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使學生感受不到獨立思考、實驗探究的樂趣。有的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講授,讓學生死記硬背,沒有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僅僅依靠一只粉筆、一張嘴是無法讓學生感同身受地體會實驗存在的探究樂趣的。
2.由于化學的某些實驗比較復雜,可能存在危險性,比如高一的蒸餾實驗,加熱時燒杯中的液體會向上沖,從而造成一個個冒出來的“噴泉”,劇烈時甚至會濺出傷人,所以部分教師會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或是用計算機演示,僅僅讓學生看投影片和動畫播放,并不能讓學生對所演示的實驗透徹理解,而對化學實驗的感官刺激只停留在視覺和聽覺上,學生并沒有體會到動手、動腦的樂趣,會對實驗的真實性懷有疑慮,缺乏在實驗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體驗。
3.在化學實驗的課堂中,有些教師過于放任學生,讓他們隨意實驗、探究,對于自己研究探索的不知道怎么利用、總結及內化為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確的指導、交流和總結,雖然教師給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卻忽視了其自身對學生指導的重要性,不可避免地會使實驗存在盲目性,實驗教學效果比較低。
二、提高學生自覺能動性的三個措施
1.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那么如何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首先教師應該做好備課準備,精心設計一種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法,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上被吸引,從而喚起學生對化學課堂的興趣,使其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化學課堂中,把課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比如,高一教學中的“焰色反應”,上課的時候,經過完善的準備,我點燃一根煙花爆竹,讓學生首先感受到“焰色反應”的現(xiàn)象,然后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觀察這種情況是怎么產生的……就這樣,把學生對于“焰色反應”的興趣完全激發(fā)出來了,讓他們產生了求知若渴的學習心理。
2.恰當?shù)亟M織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交流,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啟發(fā)的團隊精神,而且能把學生個人的獨立思考轉變?yōu)樾〗M共同的研究成果認知,對于學生的自主探索起到互補的作用。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充分鍛煉了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意識和對于知識的探索、表達能力。比如,化學實驗中最基本的“蒸發(fā)”“過濾”,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組,然后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與同組學生交流,最后得出的結論就是他們這一組的學生各自獨立思考又相互補充的完美結晶。在課堂上,教師仍然占主導地位,但是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也讓學生培養(yǎng)了自主探究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3.鞏固已掌握的知識,及時進行總結。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化學知識,教師應該及時提醒學生鞏固,而課堂練習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課堂練習不僅能促使學生對已學到的知識建立合理的結構體系,形成基本的能力,發(fā)展了思維,也是教師了解、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同時在課堂上教師對于化學知識的總結,能使學生的知識得到擴展、延伸,使新學到的知識有效地納入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中。比如,給學生布置課堂練習:如何用化學方法區(qū)分氯化鈉和硝酸鉀?運用三種不同的化學方法區(qū)分碳酸鈉和硝酸鉀,并設計出實驗方案。讓學生在思考課堂練習的時候,也鞏固了已學到的化學知識,而教師也檢查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最后,教師對這些知識做一總結,讓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記憶深刻。
在化學課堂上提高學生自覺能動性的方法還有很多,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課堂中一點一點地實踐和體會,并進一步地完善教學方案。在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下,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黃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