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有效性是有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轉變觀念,精心組織,合理評價三個方面談了如何提高學生參與的有效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學生參與;轉變觀念;精心組織;合理評價
當前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并不是加班加點要高分,而是要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能充分利用課堂有效學習,進而全面發(fā)展。那么,怎樣才能做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的有效性呢?本文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和反思,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轉變觀念,認識學生參與的重要性
教育觀念對教育實踐有巨大的作用,先進的教育活動行為是由科學的教學觀念為先導的,能使教育獲得成功,而陳舊的落后的教育觀念將導致教育的失敗。面對這些現實情況,轉變教育觀念刻不容緩。推行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有效性的前提是轉變教師的觀念。
二、精心組織,提高學生參與的有效性
學生能否真正地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取決于新知是教師的給予還是通過自身探求而獲得。我認為,如何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是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能力的核心。
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學生的參與,讓學生能在探索中求知,在活動中創(chuàng)新。所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組織。
1.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步驟
教師應預設“獨立思考—觀點碰撞—交流評價—成果匯報”的步驟,使學生能融入課堂,參與進去,而不做旁觀者,真正使合作學習朝著穩(wěn)健有序的方向邁進。
2.精心設計探究的問題
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內容,而是指學生學到了什么或學生學的好不好。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探究問題很重要,問題的設計應關注這節(jié)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盡量做到操作性要強。
三、合理評價,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心理學認為,激勵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動力,一次由衷的稱贊或夸獎可能使學生愛上你的課。我認為,合理的評價可對學生產生精神激勵的作用,為學生積極行為的不斷涌現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1.人性化的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參與經常要作出點評,若點評能吸引學生,讓學生愛上它,那么評價本身就更容易被接受。在這個方面,我主張評價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要人性化,要讓學生感到這就是我,我的地盤我負責。
2.激勵性的分享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彼?,在學生參與獲得成功時,我們千萬別忘記與其分享成功。這樣可以使他們處于一種被認可的境地,他們的內心會因成功感而產生學習動機,特別是對參與邊緣化的學生,與人分享成功的渴望更為強烈。
以上是我對如何提高學生參與的有效性的幾點認識和體會。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們不僅要傳授書本知識,更應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自己去參與,去挖掘,體會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泗洪縣新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