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上合理、適時、適度利用多媒體手段能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更加生動直觀,課堂的密度加大,知識的容量增加,學生的視野開闊,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人文精神得以傳承,因此,這一先進的教育技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青睞。然而,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的先進不等于教學思想的先進,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及內涵,使他們的情感得到熏陶,心靈接受洗禮,那是機器無法達到的。因此,我認為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輔助性原則
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是要分清主次的,無論多媒體課件多么花哨耀眼,但終究是教師進行教學的輔助工具,絕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師的教學。一句話,運用多媒體應以輔助性為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能以多媒體為主,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多媒體的演示不能代替學生對課本的解讀、也不能代替學生的個性化思考,不能讓學生按照預設的教學程序來學習,因為課堂中不只有預設,還有生成,生成性使課堂靈動飛揚。
語文課的學習對象是語言文字,語文課要以語言為根本,其他任何形式都只能從屬并服務于語言學習。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千萬不能忽視語文教學的特性,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導思引悟的優(yōu)勢,但不能讓多媒體代替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
二、適量性原則
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還必須遵循適量性原則。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適量地運用。當用則用,不當用則盡量不用。多媒體素材很豐富,一篇課文相關的課件很多,所涉及的資料廣泛,怎樣來利用這些材料,需要教師在課前考慮清楚。對于材料的使用,一定要根據(jù)課文的需要,要考慮學生特點。我們運用多媒體來展示資料不是越多越好,是符合社會發(fā)展和教學需要的好的教學手段之一,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學手段,應當在使用的時候做到適量應用。
三、適時性原則
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還必須遵循適時性原則?!斑m時”就是要求多媒體的運用時機要恰當。一堂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很多,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解決的問題達到的目的均不同,所以運用它是為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還是為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突出重點難點,還是檢測學習效果等等這些都是老師在制作課件時必須充分考慮的。所以,多媒體的運用一定要適時,恰到好處,切不可把它藝術化,不能把語文課上成美術課。
四、啟迪性原則
多媒體的運用除了要遵循以上三個原則外,我覺得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則:要以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為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尤其應該注意: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深入思考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學習課文時,教師利用自己占有豐富素材的優(yōu)勢,利用多媒體方便、簡捷的長處,為學生提供較多的材料,讓學生逐步學會聯(lián)想、想象,培養(yǎng)起發(fā)散思維能力??傊?,多媒體的運用,應該以啟迪學生的思維為核心,以利于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和能力的培養(yǎng)。
五、創(chuàng)新性原則
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教學生學會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為要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這一核心任務,所以我們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成果。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對學生在一定的教學階段中所掌握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水平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進度、知識的難易程度,避免教學出現(xiàn)偏差。
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越性是顯而易見的,關鍵是要能正確運用。運用得當可以事半功倍,運用不當則會事與愿違。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多媒體的功能和特性,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語文教學的特點,嚴格遵循使用多媒體的原則,做到多媒體的使用恰到好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越性,實現(xiàn)多媒體與中學語文教學的最佳整合。
(作者單位 江西省南昌28中學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