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前社會對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的進一步重視,武術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普及開來,除了高校增設武術課程,其他類型的武術學校也越來越多,但習武者追求更多的是武術技藝,如何在武術教學中加強武德教育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大問題。敘述了在武術教學中進行武德教育的重要性,接著分析了當前武術教學中武德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
武術教學武德教育武術武德自古以來就有“為武之道,以德為本”的武德修養(yǎng)教育,人們練習武術,不單單是鍛煉身體、防衛(wèi)自身安全,更多的是通過外在的武術練習來提高內在的德行與修養(yǎng)。武德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之瑰寶。而武術發(fā)展到今天,武德的內涵也在不斷的變化,它賦予更多切合人們精神需要的內容,尤其是在武術教育中,它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一、武術教育中武德培養(yǎng)的重要性
1.有利于德育與體育的雙豐收
俗話說:“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這句話有力的說明了武術與武德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沒有武德就無法學好武術。有的過分投機取巧最終只能練個花架子,有的即使練就一些本領,由于武德的缺失,走到那里就禍害到那里,很少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大學階段是人才向社會過渡的關鍵時期,此時他們的人生意識已基本完善,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已經大大增強,所以這個階段是教授他們技術、技能及武德的最佳時期。武術可以使學生更深刻的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并感同身受,它不僅有強身健體之作用,更有修身養(yǎng)性之功效。
2.有利于磨礪學生堅韌不拔的品質
當代大學生缺什么呢?一是自信心,二是意志品質。作為人生最寶貴的兩個人格品質,在武術中都可以找到。武術的精髓就是刺激學生不斷超越自我,如在散打比賽中,學生首先要克服心理畏懼與生理極限,所以他們不得不想方設法的激勵自己打敗對手,又不斷的反復的練習技術與技能,在搏擊中能夠戰(zhàn)勝對手。再如武術套路的訓練,這其中包括了對學生智力、速度、力量和耐力的考驗,學生掌握每一個動作都需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克服一個接一個的生理、心理的困難及障礙,這是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意志品質的過程。
二、武德教育需著重解決的問題
1.克服武德教育的抽象性
武德是一種品德,它是看不到摸不著,無法用肢體直觀表達的。所以在進行武德教育時,一定要抓住一個切入點,即在某個巧合事件下以身授法。如電影《陳真》,主人公為了民族的榮譽,不畏強權,堅持與惡勢力爭斗,這就是武德的體現。再如傳統(tǒng)武術的“抱拳禮”,它象征了武術運動為和平與友誼服務的宗旨,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崇德,左掌四指并攏寓意團結奮進,屈左拇指寓意永不自大。這些都是武德的體現,要讓學生好好的去揣摩。
2.保持武德的連續(xù)性
對于一般大學生而言,在校的時間也只有三四年的光景,如此短暫的時間根本無法系統(tǒng)的完成武德教育。因此,不僅要在平時的武術課上滲透武德思想,還要在陰、雨、雪等無法進行訓練的時間里在教室內進行武德教育,借此形成良好的武德。另外,還要以利用武術協會等校園社團活動的機會,增加對學生武德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時間,以保持武德教育的連續(xù)性。
3.注意學生認知缺陷帶來武德意識的不確定性
首先,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學生都是踏著應試教育的路走來的,他們在父母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心理負擔十分重。他們?yōu)榱擞痈呖?,雖然喜歡武術而又無法承受外界的壓力,反復取舍中使心理發(fā)展受挫,其主要表現為挫折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情緒不穩(wěn)定、和人溝通難、缺乏獨立能力等。其次,在進入大學以后,一些新問題隨之而來,如學習內容有天壤之別,學習課程變多,學習進度加快,諸多的不適應使他們的壓力明顯增加,從而形成消極悲觀、心理苦悶、學習不進取的現象。再次,武術學校內很多學生喜歡拉幫結派,搞小團體,導致一些學生沒有安全感,甚至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也制約了他們人生觀的形成。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循循善誘,對癥下藥,切實注意避免武德形成的不確定性。
三、促進學生武德意識形成的方法
1.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武術即有精華又有糟粕,這就是歷史局限性。正如“師命難違”“傳男不傳女”等,現代武術思想并不提倡?,F代武德一定要在繼承傳統(tǒng)武德精華的同時蕩盡那些體現封建思想與宗法的鉛華,宏揚祖國文化,維護中華尊嚴,建立起愛祖愛民、忠黨見義的武德思想。大力宣傳“武以德先”,“未曾習武先習德”的指導思想,做誠信為本、見義勇為、利國利民的新一代武術人才。
2.不斷提高武術教師自身的武德素質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弊鳛橐幻w育教師,首先要有高于學生的武德品質,才可以教授學生如何提升自己的武德素質。所以體育教師一定注意自身武德的修養(yǎng)并不斷的持續(xù)下去。在體育訓練中,教師要主動為學生講解“禮”所包涵的內容,并通過內容分解將其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在訓練之時,教師也可以進行“禮”的教育,引導學生從鍛煉中提高意志品格,強化意識。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對體育教師的要求,無論是體育教育觀念的更新,還是體育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都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建設高質量的體育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體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真正成為學生的楷模。
3.利用現代化手段不斷刺激學生提高武德境界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ヂ摼W、多媒體、三維動畫等為教育改革帶來了太多新穎的學習方法,而且這些方法顯然是有效的學生樂于接受的。如在武德教育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將《葉問》《霍元甲》等影片制作成FLASH或者PPT,然后再用文字加以說明,學生在觀賞電影的同時受到了武德教育。葉問與日本空手道對決的片段十分精彩,此時教師可以解釋“讓你們看到的并不是中國武術是多么的優(yōu)秀,而是一種品質,人不一定要有地位,但一定要有人格,地位有高低之分,而人格無貴賤之別。此時,學生們內心澎湃,不知不覺提高了武德素質。
4.武德教育宜是終生教育,活到老,學到老
保持武德教育連續(xù)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樹立習武的終生目標。在求學階段,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習武興趣,讓他們明白習武的好處,從而將習武作為終生的目標。二是為習武做規(guī)劃,有計劃才有動力。中華武術源遠流長,種類繁多,要想有高修為、高技能必需在練習百家拳的基礎上,博百家精髓,取自家之所長,這是百年不變的規(guī)律。
總之,武德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它具有指導武者思想及其言行的作用?!拔次湎攘暤隆蔽涞率菍W習武術的先決條件,也是培養(yǎng)新型武術人才,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因此中職武術教學中武德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勢在必行的。
參考文獻:
[1]汪洋.武術教學中的武德教育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1,(12).
[2]郭廣輝.淺談高校武術教學中武德培養(yǎng)的必要性[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03).
[3]閆俊.武術教學中的武德教育[J].新課程學習,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