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學政治課是對中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的主要途徑。中學政治課教師所追求的最佳教學效果,既來源于教學本身的魅力,同時又來源于教師個人完美的人格魅力。本文闡述了中學政治課教師人格魅力的內(nèi)涵、特征及其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關鍵詞 政治課教師 人格魅力 教學效果 影響
前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在教育中,一切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教育的力量只能從活的人格源泉中產(chǎn)生出來?!?中學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能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改善教學效果;有助于中學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有助于中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形成崇高的社會理想。由此可見,在追求高質量的教學效果的今天,中學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應引起更廣泛的關注和高度重視。
一、中學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的內(nèi)涵
人格是人的性格、氣質、能力和道德品質的總和。人格魅力是人的性格、氣質、能力及道德品質對他人產(chǎn)生的吸引力。教師的性格、氣質、教育教學能力和道德品質對學生產(chǎn)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中學政治課教師人格魅力就是中學政治課教師的道德品質、思想信念、行為模式等綜合體現(xiàn)出的一種吸引力、號召力、凝聚力和認同度。
二、中學政治課教師人格魅力的表現(xiàn)
中學政治課是對我國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通過課堂教學和其他教育途徑,使學生形成與與社會發(fā)展相吻合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達到社會主義培養(yǎng)“四有”新人的目的。與其他中學教師相比,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有其獨特的地位和任務,這就決定了他們在人格魅力方面具有自身的獨特性。他們一方面和其他教師一樣傳授給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完成授業(yè)解惑的基本職責;另一方面,他們還要對中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就要求中學政治課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更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獨具魅力的人格體系,凸顯自身的人格魅力,通過人格魅力的作用,潛移默化地感染中學生的情感、意志、興趣等,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效果。現(xiàn)代教育研究成果給我們歸納了教師人格魅力的主要表現(xiàn):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較強的協(xié)調能力;有力的自我調控能力;高度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不斷學習的能力等。筆者認為作為中學政治課教師除了具有以上的幾個方面的魅力外,還應具有以下幾方面:
(一)堅定的政治信念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既是理論的傳授者,又是思想的引導者。在國際形勢不斷變化的今天,各種意識形態(tài)不斷滲透,使中學政治課教師面臨新的挑戰(zhàn)和考驗。能不能唱響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主旋律,取決于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否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尤其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所以,面對新形勢,中學政治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和研究,這樣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以長遠的眼光,認清當今國際、國內(nèi)的走向和特點;才能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教育中學生認識人類發(fā)展的規(guī)律,使他們懂得走向社會主義乃至共產(chǎn)主義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這樣才能引導中學生正確的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真正樹立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二)豐富的知識儲備
近代思想家黃宗羲說過,“聞之未聞、業(yè)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敝袑W政治課所涉及的內(nèi)容及其豐富,它包括政治學、經(jīng)濟學、法學、哲學、心理學、思想品德修養(yǎng)等內(nèi)容。所以中學政治課教師不僅要加強自身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修養(yǎng),同時還要學習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的各方面的知識,使自己具有深厚的知識基礎和淵博的學識,并能對知識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做到知識的與時俱進。教師敏銳的才智、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和淵博的知識,本身就有一種無形的影響力。作為中學政治課教師不僅要懂得自己所傳授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理解和思考。任何知識都不是僵化的教條,可以說任何知識背后都凝聚了知識創(chuàng)造者的心血和智慧。所以中學政治課教師要與自己所傳授的理論知識一體化,把理論知識變成自己的價值追求,內(nèi)化到自己的心靈深處,做知識的思想者,領悟知識背后所蘊含的精神品質,使理論本身的魅力和政治課教師自身的魅力有機統(tǒng)一起來。也就是說,對于中學生來說政治課教師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傳播者,又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定的追隨者和踐行者。
(三)課堂內(nèi)外的親和力
親和力也是一種人格魅力。從心理學角度看,親和力是指“在人與人相處時所表現(xiàn)的親近行為的動力水平和能力”。教師的親和力本質上是一種愛的情感,只有發(fā)自肺腑的愛學生,才能真正的親近學生、關心學生,也才能激發(fā)學生對于真理的追求。中學政治課教師是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所以,更應該以其在課內(nèi)外所表現(xiàn)出來的親和力使學生產(chǎn)生向師性,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教學中,中學政治課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通過循循善誘的、啟發(fā)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并認同其所要講授的內(nèi)容;正視理論與現(xiàn)實的反差,直面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走近學生,參與學?;驅W生組織的活動,讓學生能夠敢說話、說實話、說心里話等。總之,中學政治課教師應努力成為他們的朋友和知己、充滿愛心,彼此都能敞開心扉、平等交流。有了愛心,才會有對學生的親和力,有了親和力,才會對學生產(chǎn)生人格魅力,而有了人格魅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所傳授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才會更有效地進入中學生的頭腦。
(四)高度的自我約束力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許多人放棄了對自身精神世界的改造而道德失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長,甚至有些共產(chǎn)黨員也淡化了對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中學政治課教師和其他人一樣,同樣面臨著來自方方面面的諸多誘惑。即使在校園里,由于政治課是“副科”的思想依然存在,政治課教師處于可有可無的邊緣。具體表現(xiàn)在:他們的工作量不比其他科目的教師少,但是獎金、津貼不如語數(shù)外老師拿得多;上課的時間往往不是學生上課的黃金段等。很多的中學政治課教師也不甘落后,離開了這支隊伍,或者考公務員轉向其他行業(yè),或者置身于市場經(jīng)濟的競爭場上。但是,更多的中學政治課教師能夠堅守陣地,甘于清貧,保持高度的自我約束能力,恪盡職守、矢志不渝地幫助中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這是一種非??少F的人格精神。
三、中學政治課教師人格魅力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中學政治課同其他學科一樣,除了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覺悟。這就需要中學政治課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力量,提高教學效果。其主要表現(xiàn)如下:
(一)中學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能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改善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既是教師教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的過程,即學生的認識活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而學生則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是否接受教誨,是否思考和理解學習內(nèi)容,是否把學習內(nèi)容應用于自己的行動,起著決定性作用。高尚的人格常常受到人們尊重、贊許和仰慕,從而能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進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政治課教師所講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學生更樂意去理解、領悟。此外,一個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師,學生會因為敬仰他的人格而堅信他所傳授的知識的真實性和正確性,愿意聽他的課,具有接受知識和掌握知識的主動性,這樣他的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學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助于中學生美好人格的塑造
教師的人格魅力對教育教學的影響,從古至今都受到人們極大個的關注。如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說:“智如泉涌,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苯處煹娜烁聍攘κ菬o形的,卻又是有形而無處不在的,他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作為中學政治課教師更應以公正、客觀、寬厚、仁愛,以博大無私的胸懷去關心、理解、尊重、愛護每一位學生。這種熱愛、關心和尊重是開啟中學生心靈的鑰匙,是架在師生心中的橋梁,學生對老師所有的愛都源于一份他們對教師的尊重。因為所有的學生都希望教師對他們能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而討厭教師憑個人好惡偏愛某些學生或冷落某些學生。公正是學生信賴教師的基礎。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來自教師的尊重、鼓勵和愛護是他們精神的動力。一個思想尚未成熟的學生可以經(jīng)良師的引導和點撥而升華,而來自教師的也許是不經(jīng)意的漠視, 就可能會使一個可塑性極強的學生就此消沉,對那些成績優(yōu)秀、才華出眾的學生,教師應該錘煉其意志,幫助他們塑造更健康的心理,促其茁壯成長;對那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境貧寒的學生, 教師要幫助他們擺脫自卑,增強信心和勇氣; 對那些暫時落后或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教師要幫助他們分析落后或心理障礙產(chǎn)生的原因,尊重、理解他們,使他們奮起直追并形成健康的心理。師生之間形成的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心理相容的新興師生關系,能極大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減輕或消除學生在學習上的心理壓力,使他們能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主動去適應各種變化、挑戰(zhàn)、競爭、挫折和失敗,以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面對人生、從而形成健康美好的人格。
(三)中學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助于中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中學政治課對于中學生來說,它不僅是一門政治理論課,同時它還是一門德育課。中學政治課教師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中學政治課教師個人的政治品格、知識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風等,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第一位,它表現(xiàn)在政治教師的一切言論中。教師只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生才會有法可效。因此,一位合格的政治課教師必須講“政治”,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為人正直、正派,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是中學政治課教師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證,中學政治課教師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愛學生,才會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中學政治課教師的思想、信念、品質、作風、行為等,每時每刻都在潛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學生,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美好的印象,從而使學生的靈魂得到凈化,品質得到陶冶,人性得到升華。
(四)中學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助于中學生形成崇高的社會理想
中學政治課針對的主要是九年義務階段和高中階段的中學生群體。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處在未成型期,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又包含成長的困惑,思想活躍又矛盾。在他們理想信念的養(yǎng)成方面,中學政治課教師自身的理想信念對于他們的塑造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當代中國處于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依然存在;對內(nèi)改革不斷深化,利益關系日趨多元、復雜,中學生也面臨著許多誘惑;通訊、傳媒手段不斷現(xiàn)代化,中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互聯(lián)網(wǎng)上瑕瑜可見、魚目混珠,不可避免地會對中學生的思想造成沖擊,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影響。面對上述不同方面的沖擊和挑戰(zhàn),中學政治課教師向中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的任務和使命的難度大大增加。這一現(xiàn)實要求中學政治課教師必須比其他去從事專業(yè)教學的教師具有更堅定的人生信念,更崇高的人格魅力,通過中學政治課教師自身堅定信念的人格感召力把中學生培養(yǎng)成有崇高社會理想的人。
中學政治課是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主要渠道,通過系統(tǒng)教學使中學生形成與社會發(fā)展相吻合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達到社會主義教育培養(yǎng)“四有”新人的目的。中學政治課教師是中學教師群體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承擔著中學的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這就要求中學政治課教師必須具備特殊的人格魅力,中學政治課教師人格魅力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
參考文獻:
[1]《烏申斯基教育類著選》[M].第100頁。
[2]姚本先主編.心理學新論(修訂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3]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臣篇)[M].北京:中華書局,1981:4
[4]姚本先主編.心理學新論(修訂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5]梁敏強.好老師的人格魅力[J].班主任,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