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心理,是人們在生理成熟、心理發(fā)展的基礎上和一定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以自我意識為標志,表現(xiàn)出來的對異性的好奇、接近、戀愛等行為,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各種心理現(xiàn)象的總和。
隨著近年來大學生群體被社會關注度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戀愛問題亦就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大學生戀愛心理在與社會心理互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和發(fā)生的問題也就變得紛繁復雜起來。對于當代大學生最困惑的問題之一——戀愛問題應該引起高校和教師的關注,分析大學生戀愛心理的困惑,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戀愛心理困惑的對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這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和教師的職責所在。
目前我國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8~22歲左右,處在這個年齡時期的大學生對親密關系的需要更加強烈。從身體發(fā)育的角度看:大學生們在經(jīng)歷了高中階段緊張而充滿壓力的時期,進入大學后,不但身心輕松下來,而且身體的發(fā)育已經(jīng)成熟,壓抑和潛藏的對異性的愛和渴望自然地浮現(xiàn)出來。從學習任務的角度看:大學生的學習任務相對較輕,也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戀愛;也有部分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后,沒有正確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認為考上了大學就該放松了,因而對學習就采取應付的態(tài)度。由此就有大量的剩余時間,無所事事,于是就萌生了談戀愛打發(fā)時光或尋找精神寄托的想法。從經(jīng)濟能力上看:多數(shù)大學生在父母的支持下,經(jīng)濟方面沒有顧慮。從校園環(huán)境看:大學生活相對自由,可以擺脫家長的約束;大學校園又是青年男女大量聚集的場所,青年男女之間的交往就變得容易而自然,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各種社團活動便于學生擴大交往,加深了解,在長期的交往中,男生女生彼此熟悉了解,產(chǎn)生信任和友誼,具備了極好的彼此交往的外部條件,有助于城市愛情?;谏鲜鲆蛩?,很多學生開始了他們的校園戀愛。當然校園戀愛讓很多大學生嘗到了愛情的甜蜜,也受到了愛情的打擊,在他們的心理留下了對愛情的困惑。
一 大學生戀愛心理困惑的表現(xiàn)
1.戀愛動機不純正造成戀愛心理困惑
大學生活對多數(shù)學生來說意味著脫離了以前的環(huán)境進入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在新的環(huán)境中,需要建立全新的各種關系,通過交流排解煩惱、寂寞,并完善自我。而共同的校園學習、生活和交往以及思想觀念的相似性,讓他們在戀愛問題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從眾趨向,特別是新生入校后,看到出雙入對的師哥師姐,壓抑已久的對異性的渴望和愛慕情緒被激發(fā)出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躍躍欲試。還有不少大學生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認為自己的大學生涯中沒有戀愛經(jīng)歷就是一件沒面子的事情,會被人瞧不起,會被別人認為自己無能或缺乏魅力。在這種群體氛圍的影響下,一些并不打算戀愛的大學生,為顯示自己的能力、滿足虛榮心,也盲目地加入到戀愛大軍中。這樣的戀愛動機不純,不是因為愛情本身,有著為彌補內心空虛、孤獨和從眾的心理,大學校園中動機不純正的戀愛使得傳統(tǒng)的婚戀觀受到了挑戰(zhàn)。戀愛的重心不再是兩情相悅,更多的強調的是對外貌、金錢和對方的家庭地位的追求。戀愛中的大學生缺乏社會經(jīng)歷,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隨意放縱;加上近年來不良文化和社會上一些消極現(xiàn)象的影響,部分大學生本身缺乏抵御不良因素的能力,責任意識淡漠,產(chǎn)生了游戲人生、追求享樂的人生態(tài)度,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害人害己,傷害了他人,也讓自己陷于空虛、麻木、精神匱乏的境地,喪失了追求純潔愛情的動力和對生活的熱情。
2.戀愛受挫后造成戀愛心理困惑
愛情是一種美好崇高的感情,美好的愛情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人們對異性的愛和渴望戀愛是以尋找愛情、培養(yǎng)愛情為目的的。戀愛是男女雙方的共同行為,在戀愛過程中,需要雙方的相互考察和相互適應,也需要雙方真正懂得愛是一種責任和權利的統(tǒng)一。在戀愛這個相互考察的過程中,大學生受到生理、飲食起居、經(jīng)濟和情感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戀愛受挫是不可避免的。而目前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yōu)越,社會閱歷不深、思想單純,依賴心理較強,一旦戀愛就會過分依賴對方,要么有很強的控制欲和占有欲,將自己全部的經(jīng)歷都投入戀愛中,把對方當作自己的所有物;要么把對方視為自己生命中的重心,只付出不索取,愿意為對方犧牲一切,在愛情中迷失自我、失去自我,把愛情過于理想化,缺乏戀愛雙方的平等和尊重。當戀愛受挫時,由于生活經(jīng)歷的單純,自控力和耐挫力較弱,無法恰當?shù)靥幚響賽壑械那楦袉栴},無法理性地評判和審視自身、他人。由此產(chǎn)生的自卑心理和悲觀情緒造成大學生戀愛心理的困惑,他們往往會感到自己缺乏愛與被愛的能力,不敢坦然與異性交往,有的大學生失戀之后,喪失信心,一蹶不振,認為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以至于悲觀厭世,甚至還有人將對方看做仇人,肆意誹謗,或做出極端行為造成人身傷害。
二 大學生戀愛心理困惑的對策
面對目前大學生在戀愛中遇到的問題和這些問題所帶來的心理困惑,高等院校和高校教師應義不容辭地站出來,采用講座、咨詢等形式,提供給學生適當?shù)恼{節(jié)和宣泄情緒的途徑,減輕失戀的痛苦,及時糾正和抑制極端的悲觀心理傾向和行為,讓大學生能面對戀愛挫折,用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生活。
1.高校和教師應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樹立信心
一個人對自我的感覺,決定了他與別人的關系,這是建立正確戀愛觀的基礎,也是與異性交往的基礎。能否正確地認識自我,對今后性心理的發(fā)展、與異性交往及幸福生活的建立產(chǎn)生影響。學??梢酝ㄟ^定期舉辦一些相關主題的活動,如沙龍、講座等,訓練和提高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逐步建立自信心,完善自我。高校和教師除了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樹立信心外,還應該和大學生們一起反思“什么是愛情,愛情在人生中應該處于什么地位”。由此明確大學階段是個體成才的黃金期、成才的準備期,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智力和能力發(fā)展的高峰時期。大學生應該珍惜大學時光,以學業(yè)為主,真正處理好學業(yè)與戀愛的關系。
2.高校和教師應幫助大學生理解愛情的真正涵義,加強大學生戀愛道德教育
隨著大學生生理的成熟,情感體驗的豐富,對愛情的渴望、追求和執(zhí)著不言而喻。高??赏ㄟ^禮儀培訓、藝術欣賞、心理健康等選修課教育,幫助學生在體質、服飾、氣質、知識結構等方面完善自我;也可通過法律、法規(guī)的教育,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當然除了相關知識和法律的普及外,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大學生戀愛道德教育,在戀愛過程中要學會尊重對方,男女雙方的戀愛基于高尚的道德才會有純潔的愛情,愛情作為男女之間一種持久專一的情感,深刻影響著人的精神生活。高校和教師應重視大學生戀愛觀的教育引導和研究,輔導員和班主任應合理增加精力投入,將大學生戀愛道德和戀愛觀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并引入課堂;將傳統(tǒng)道德觀與現(xiàn)代婚戀觀合理地結合起來,及時幫助學生解除戀愛過程中遭遇的困惑和問題。
大學生自身也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認識到正確的戀愛觀是社會與時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健康成長獲得幸福的需要。
高校和教師需要加強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趣,讓學生懂得舉止得體、自尊自愛、彼此尊重,在健康和高尚的心理基礎上進行交往,用道德理智來完備自己的情感,約束自己的行為。
3.高校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戀愛挫折
愛情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人生需要愛情,但不能為愛情而活著。青年學生應該擺正愛情的位置,樹立崇高的理想,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才能投入到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偉大事業(yè)中,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意義。
在戀愛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如意的地方,單戀或失戀的情況時有發(fā)生。當緣盡情了時,有些大學生能夠調節(jié)情緒,盡快走出失戀的陰霾。但有的則會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影響個人及他人的正常學習生活,有時甚至會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傷害自己或他人。面對這種情況,高校應盡可能地營造健康環(huán)境,有利于大學生情感和心理向積極方面發(fā)展。高校應該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用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生活將學生吸引到健康、豐富、多彩和有意義的集體生活中來,減輕大學生入校后背井離鄉(xiāng)的孤獨感,增強團隊意識,促進學生間的正常交往。
總之,對眾多的在校大學生來說,校園戀情是美好的。如何端正自己的戀愛觀甚至是婚戀觀、協(xié)調好學業(yè)和戀情、人際關系和戀情的關系,無悔于自己的大學生活,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引導,更需要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紅英、潘麗紅.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2]劉曉華.大學生戀愛心理誤區(qū)及對策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08(2)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