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4期的《班主任》雜志刊載了一篇題為《“看破”的能力和“說破”的藝術》的文章,該文主要敘寫了處理班級偷竊事件的心得。其內(nèi)容大致如下:在得知班級一個學生丟了60元錢的情況后,“我”一邊思索著,一邊用嚴厲的目光巡視著教室。但令人遺憾的是,在與每一個學生目光對視的過程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異常。于是,便組織學生觀看《少年犯》的錄像,同時要求寫一篇觀后感。在看錄像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個男生的眼睛不時投向“我”。
巧合的是,2006年第11期的《師道》雜志刊載的《用愛和真誠感動孩子》一文,也介紹了對班級失竊事件處理的經(jīng)驗之談:本學期開學不久,班上的生活委員把搭餐的67元放在書桌里,用書壓住準備發(fā)還給一個同學,可下午錢就不見了。身為班主任的“我”首先通過多方調(diào)查,把嫌疑人確定下來;然后通過一次班會對全班同學進行教育。在說教的過程中,該文重點描述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說到這里,筆者停頓了很久很久,慢慢掃視全班,特別是心目中的嫌疑人!
看罷這兩篇文章,平心而論,兩位班主任的處理的確頗見心思也頗顯水平。但若從教育的更深層面來探討,還是多有商榷與反思之處。
一、缺失: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
作為班主任,我們也會時不時地遭遇諸如此類的棘手之事。但不管學生犯了什么樣、怎樣嚴重的錯誤,只要沒有被開除,他的身份依然還是學生。是學生,老師就應該要加以尊重,最起碼要把學生放在“人”的位置上來平等看待。而上述兩文的作者在潛意識中,并沒有真正地把學生當作學生來看?!坝脟绤柕哪抗庋惨曋淌摇?、“與每一個學生目光對視”,不就是普遍懷疑及變相審問嗎?“慢慢掃視全班,特別是心目中的嫌疑人!”為什么要先在心中就給學生來個“嫌疑人”與“非嫌疑人”的角色定位?教師習慣性的先入為主、以事為本的弊習,導致了對學生缺乏最起碼的尊重,更遑論顧及學生的人格?!耙匀藶楸尽钡默F(xiàn)代社會,要求我們時時處處體現(xiàn)出人文關懷。真正的人文關懷就是對每一個具體的人的關懷,不管這個人是怎么樣的人、他來自哪里、道德如何、貢獻如何、是否犯過罪等等,都應當給以應有的“人文關懷”。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將人當人來對待,而不是其它。在2007年中紀委、監(jiān)察部介紹2006年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身為中共中央紀委副書記、秘書長干以勝說了這樣一句廣受贊譽的話:“在賴昌星走私集團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以及有關的罪犯服刑之后,他們的合法權益都受到了保護,他們的人格也都得到了尊重?!弊锎髳簶O的罪犯尚且都有起碼的人格尊重,更何況是正在成長中的我們的學生呢?
班級發(fā)生了失竊事件,班主任通過各種方法來處理,本無可厚非。但我們要注意的是,處理的過程中必須做到解決問題與育人并重,以“尊重”作為出發(fā)點,把人作為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盡量保護學生的自尊,以期達到教育學生的最終目的。
二、不足:“潤物細無聲”的寬容與巧妙
文一用觀看《少年犯》的錄像來教育學生,的確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懾效果。但如此的興師動眾,難免也會帶來相應的負面效應,比如學生人人自危、相互懷疑與猜忌等。這樣的大張旗鼓,并不見得如何高明。文二略顯藝術一些,沒有說“偷”,只是說“哪個同學拿了錢”。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轉(zhuǎn)換一下說法,不說“偷”也不說“拿”,就說“班上有位同學不小心丟了錢,如果有哪位同學拾到了,請及時歸還”。先多些諒解與寬容,鋪設一個易于學生改過自新的臺階,再加以啟發(fā)誘導,化簡單為巧妙,著眼于教育的真正的長遠的功效,而不是功利化的短期的“問題解決”,教育效果肯定會迥異。傳統(tǒng)的簡單方法一般是直接講道理,提要求;而巧妙方法則是引導學生自己領悟道理,學會自我約束、自我教育。就當前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簡單地講道理、提要求,教育痕跡過于明顯和生硬的方式,學生一般不愿意接受;而通過暗示或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讓學生自己領悟、淡化教育痕跡的方式,學生卻往往易于接受。這就正如泰戈爾所言:“不是棒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得鵝卵石臻于完美?!?/p>
記得臺灣作家林清玄在《送一輪明月給他》的文章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在深山修行的禪師在外散步回屋時,遇到正從他屋里出來的一無所獲的小偷。這時,他既不大聲呵責小偷,也不拉他去見官。相反,他用了輕柔的語氣對慌慌張張的小偷說:“你走老遠的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夜涼了,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說著他就把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第二天,當禪師醒來時,便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已整齊地疊放在了門口。這時,他喃喃地說:“我終于送了他一輪明月!” 好一輪明月!親愛的老師,當您發(fā)現(xiàn)您的學生犯了錯,請一定記得學學這位高明的禪師,多些人文關懷,多些寬容與巧妙,不妨也送一輪明月給學生,從而照亮其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