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學生認識世界,表現(xiàn)自我的具體體現(xiàn),是學生語文知識和語文實踐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由于各種原因,寫作成了困擾語文教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在教學中,學生作文沒有少寫,老師也沒有少改,可是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學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引路人。
我們知道學習活動是學生個體的認識,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個人,任何人無法代替其學習。教師可以把學習的材料講解給學生聽,演示給學生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提出要求讓學生記憶和操作,但是學生是否聽,是否看,是否記卻是另一回事,能否聽明運用更是另一回事。教師對學生的聽、看、想、記、做可以施加影響,而影響的程度如何直接與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發(fā)生聯(lián)系,其結果的好壞則要看教師的引導方法。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加強興趣引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一切智力的東西都依賴于興趣”等許多至理名言中告訴我們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關鍵,作文教學也是如此。作文教學時我常通過以下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作文起始課時用富有魅力的語言或生動有趣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2〉根據(jù)兒童對未來充滿幻想的特點,將明天的理想同眼前的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寫作前憧憬美好的未來,從而形成寫作的動力;〈3〉根據(jù)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經(jīng)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將作文教學巧妙地富于有趣的活動中,使學生玩中學,學中玩,調動寫作的積極性;〈4〉抓住學生在寫作中的閃光點,多肯定,多表揚,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通過多種方法的結合使用,學生的寫作興趣會不斷培養(yǎng)并且提高。
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足培養(yǎng)和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徑。富于想象和聯(lián)想是少年兒童的天性,他們思維活躍。常?!跋肴敕欠恰被颉爱愊胩扉_”,因此作文教學中饔注意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在廣闊無邊的想象空間肆意馳騁。如描寫白云舒卷,晚霞燦爛。引導他們想蒙成各種動物、植物和某種現(xiàn)象等形象;描寫明月朗照,群星閃爍,結合看影視動麗節(jié)目,引導他們想象太空景象,寫簡單的童話、科幻故事,以及許許多多可以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等??梢哉f,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作文教學中有極大的卒問去發(fā)揮、去利用。應該讓學生去大膽想象,七積極刨造他們心目中的各種形象。
二、注重方法指導。
“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受益無窮?!庇纱丝磥?,學會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學習作文也是如此,在作文教學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引導:〈1〉中心詞審題法,抓住題目中的中心詞,揭示作文內(nèi)容和范圍;〈2〉比較審題法,通過與其它作文題比較,把握作文的中心,選材的重點;〈3〉類比審題法,將作文中遇到學過的某些文章的題目相類似時采用類比審題法。通過各種方法對比訓練,使學生在作文中不論遇到什么要求的作文都能準確把握作文內(nèi)容和寫作范圍。
三、加強作文修改指導。
作文修改是作文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小學生的作文修改更為重要,我們知道小學生的意志品質極不穩(wěn)定,思維不成熟、用詞功底差,所以在作文中修改更必不可少,在作文教學時我常用以下幾種方法交換使用:〈1〉學生自己修改;〈2〉同桌互相修改;〈3〉小組共同修改;〈4〉師生共同修改等方法。經(jīng)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從中學會他人的修改技巧,彌補不足。
四、加強課堂內(nèi)外妙詞佳句的積累。
我們知道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學生通過閱讀,學習他人的表達方法,學習他人的詞語運用的能力和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養(yǎng)成佳詞妙句的積累習慣實則是學習他人的精妙表達技巧。當積累的詞、句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生在寫作時就能靈活地借鑒運用他人的表達技巧,從而提高作文水平。
五、內(nèi)外結合,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性學習與實踐的機會
語文讕程標準指出,舞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瓷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作文教學自然不例外,要重視創(chuàng)設作文學習的環(huán)境,溝通課內(nèi)外、學校內(nèi)外的聯(lián)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作文實踐的機會。
教師要增強“大作文觀 ,要0f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建進生活,去觀察、去了解,去認識、去體會,使作文“小課堂”與自然、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如有目的、有組織地帶領學生去觀察云卷云舒、花開花落,欣賞山水田園,參加生產(chǎn)勞動,參觀訪問,春游野炊等來開闊視野,增加積累,豐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