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話輪沉默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有些學生對老師的互動性問題經常沉默不語,導致英語課堂的氣氛沉悶,師生之間的話輪中斷。本文的研究選取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探析其在專業(yè)英語閱讀課堂中出現(xiàn)話輪沉默現(xiàn)象的原因,并提出如何減少學生話輪沉默現(xiàn)象的建議,為以后教師更好的進行英語專業(yè)的閱讀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專業(yè)英語 閱讀課堂 學生話輪沉默
一、引言
在英語閱讀課堂上師生之間順利的話輪轉換尤為重要,通過對英語閱讀課堂的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課堂中提出問題后,大多數學生保持沉默,只有少部分學生能積極的回應,產生了話輪沉默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本文以專業(yè)英語閱讀課堂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話輪的相關理論探究產生學生話輪沉默現(xiàn)象的原因。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進行調查分析,以期對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效果有所啟示和幫助。
二、話輪及話輪沉默現(xiàn)象
話輪作為會話交際的基本組織形式,是由美國語言學家Sacks等提出的,話輪指在會話過程中,說話者在任意時間內連續(xù)說的話語,其結尾以說話者和聽話者的角色互換或各方的沉默等放棄話輪信號為標記(李悅娥,2002)。英語課堂作為一個特殊的會話交際場所,教師與學生的話語互動則是促進課堂教學的關鍵。
三、研究設計
1. 研究問題本文研究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對象。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大市市某高校外國語學院2011級英語專業(yè)二年級的學生。專業(yè)英語的閱讀課是二年級的主要專業(yè)課程,為了達到活躍課堂的目的,教師一般都采用互動式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但據統(tǒng)計70%的學生有話輪沉默現(xiàn)象,影響了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效果。
(2)研究方法。為了采集到真實自然的課堂數據,客觀公正地考察學生以及老師的課堂互動情況,本研究主要采取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來采集數據。
(3)研究步驟:①學生調查問卷。本研究隨機抽取了09級英語專業(yè)二年級的三個班共72人做問卷調查,將收集的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做出學生閱讀課堂話輪沉默的原因,人數和比例表。
學生閱讀課堂話輪沉默原因的統(tǒng)計
②教師訪談。教師作為在英語課堂上通過語言傳授知識的載體,教師的話語以及行為跟課堂的教學效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王新英,2009)。本研究通過設計訪談問題,對三個班的三名任課英語教師進行了訪談,訪談內容包括教師如何看待在英語閱讀課堂中出現(xiàn)的學生話輪沉默現(xiàn)象,以及導致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教師原因。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1. 學生調查問卷結果分析。根據分析,將導致專業(yè)英語閱讀課堂上學生話輪沉默的原因總結如下:
(1)學習興趣。根據調查可知,15%的學生對于英語閱讀課不感興趣,覺得閱讀課枯燥,沒有英語專業(yè)的其他課程有趣,學生的對閱讀課的積極性不高,所以作為英語專業(yè)閱讀課的教師使學生意識到閱讀課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2)學生英語基礎差。調查中26%的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差,有時對于老師的問題無法理解,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有的學生明白了問題,又不知道怎樣用英語表達,從而對閱讀課堂老師的引導性問題一般采取沉默的態(tài)度。
(3)學生心理素質差,害怕回答錯誤。通過調查問卷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由于性格內向,心理素質差,認為自己回答錯誤問題會遭到同學的嘲笑,很沒面子,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完全回避與教師的交流對教師的提問不做反應。學生話輪沉默受到教師權威、同伴影響、他人對自己能力的評價、長期形成的習慣、班級學生數量等因素的影響(謝蓉蓉,2011)。
(4)課堂氣氛和課堂組織形式。課堂上的話輪轉換不同于日常會話交際,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中心。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什么時候,由誰來回答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個別學生的積極性,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從來沒有發(fā)言的機會。
2. 教師訪談結果分析。通過對教師的訪談又向我們展示了教師對于學生話輪沉默現(xiàn)象的一些看法:
學生對閱讀課的錯誤認識、學生長久以來的學習習慣、以及課堂時間的限制等也是導致出現(xiàn)英語課堂出現(xiàn)話輪沉默的原因,教師要積極尋求辦法打破課堂話輪沉默的現(xiàn)象,通過轉變學生的錯誤觀念和不正確的學習習慣,適當的調整教學進度等方式,順利開展課堂活動,改善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通過對專業(yè)英語閱讀課學生話輪沉默現(xiàn)象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課堂交際中,學生話輪沉默現(xiàn)象很難避免,所以教師應該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認識話輪沉默現(xiàn)象,并可以通過上述建議慢慢改善課堂學生話輪沉默現(xiàn)象,以減少學生話輪沉默的頻率,從而達到更好的互動交流,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甘世安,丁凌.話輪“意義沉默”及其認知語用解讀[J].西安: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176.
[2]李悅娥,范宏雅.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25-26.
[3]王新英.大學英語精讀課堂話語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
[4]謝蓉蓉.課堂話輪沉默的認知解讀[J].寧波大學學報,2011(1).
[5]趙曉紅.大學英語閱讀課教師話語的調查與分析[J].上海:外語界,1998,(2).
[6]朱青.英語教師課堂提問與學生語言輸出的關系[D].遼寧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