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心詞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是兩種重要的單句分析方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反向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初步接觸漢語句子的成分和結構,通過替換和擴展組建完整的句子。
關鍵詞:中心詞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 對外漢語教學
中心詞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是兩種重要的單句分析方法,在對外漢語初級教學中,充分利用這兩種手段的分析思路,變分析為創(chuàng)造,反向運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漢語結構框架,鞏固語句的組織規(guī)律。
中心詞分析法,也叫句子成分分析法,是傳統語法中通用的分析句子的方法。它通過分析出句子中的詞或短語充當何種句子成分,找出充當句子主干成分的中心詞,從而了解單句的基本結構。這種分析方法簡便易行,有利于歸納句型和修改病句,在對內的語文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中,都有著很重要的應用意義。
層次分析法的正式學名叫“直接成分分析法”,俗稱“二分法”,它原先是分析復雜短語的結構層次關系的,后來逐步演變和完善成為現在常用的單句分析法。關于句子成分的切分原則,張斌老師說歸納起來不外乎三條,分別是結構原則、功能原則和意義原則。也就是說,切分出來的語言片段要能各自成為一個結構,并且可以按漢語的語法規(guī)律搭配,還不能違背原來短語的意思。
這兩種單句分析方法各有其特點,根據兩者各自的優(yōu)勢將其運用到對外漢語初級教學中,可以發(fā)揮出重要的作用。
一、對外漢語初級教學的對象設定
對外漢語教學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過程,其初級階段包括了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基礎奠定。首先,學習者應完成基礎語音的學習,掌握漢語的發(fā)音要領和習慣,為進一步地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其次,學習者應該掌握一定的詞匯。詞是構成句子的要素,因此詞匯基礎是進入語法學習的必要條件。最后,學習者應該初步進入了系統語法點的學習。筆者反向運用上述兩種分析法的目的在于教學生初步接觸漢語句子的成分和結構,并學會組建完整的句子,也就是造句。
二、中心詞分析法的反向運用
(1)構造基本句型
中心詞分析法強調尋找中心詞,也就是整個句子的骨架。那么我們就反過來,教學生先構建這個骨架。骨架就要涉及到句子六大成分的層次了,關于這六大成分的層次劃分,各家有不同的說法,比如邵敬敏老師分為三個層次,主謂是主要成分,賓補是次要成分,定狀是附加成分。而周蕓老師的書里是分為了兩個層次,主謂賓是主干成分,定狀補是附加成分。不管怎樣,主謂肯定是第一層的。在構建這一層最基本的骨架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手段。比如說教泰國留學生,就可以利用母語的正遷移影響,因為泰語單句的基本結構也是主謂賓,比如“我是中國人”、“姐姐喜歡草莓”等,直接引導學生逐詞翻譯,就可以得出正確的漢語句子。如果學生的母語語序與漢語不同,如日語是主——賓——謂結構,那么就要努力避免存在的負遷移影響,逐步引導學生建立漢語的結構體系,并不斷練習鞏固。
(2)替換練習
骨架搭建好了,就可以改頭換面了,也就是常說的替換練習,用功能相同的詞來替換句中相應的成分。比如上面這兩個句子就可以替換成:“他是英國人”、“小蘭是泰國人”、“哥哥喜歡蘋果”、“妹妹喜歡香蕉”等等。這里我們只是換了主語和賓語,因為謂語動詞相對較少,也相對復雜,很多對外漢語教材也是通過動詞的應用來安排課程的,比如一個單元專門練習“是”字判斷句,一個單元專門練習“有”字存在句。
三、層次分析法的反向應用
在上面我們構建出了最基礎的句子,現在通過層次分析法的反向應用來添枝加葉,就要用到語法結構規(guī)則的“遞歸性”。葉蜚聲和徐通鏘老師主編的《語言學綱要》里說到,語法的組合結構一層套一層,所以同樣的結構規(guī)則盡可以重復使用而不致造成結構上的混亂。同樣的結構可以層層嵌套,借用數學的術語來說,這就是結構規(guī)則有“遞歸性”。
首先就可以運用“遞歸性”來將句中的中心詞添加成短語。葉徐本里提到,結構中某個單位(例如詞)可以不斷地被一個同功能的詞組去替換,結果可以使基本結構里面的項擴展成非常復雜的結構,但作用仍等于原先的那個項。比如“小蘭是泰國人”中,“小蘭”擴展為定中短語“我們班的小蘭”,仍然作為句子的主語存在;賓語“泰國人”擴展為“一個泰國人”。同樣,“哥哥喜歡蘋果”中,主語“哥哥”擴展為定中短語“我的哥哥”或“小蘭的哥哥”等,賓語“喜歡”擴展為狀中短語“非常喜歡”或“十分喜歡”等,同樣增加了句子的層次,又保持了句子的基本結構。
中心詞擴展成短語以后,就是重組句子了。將得到的短語分別放入句中相應的位置,就可以得到枝繁葉茂的多層次單句了。比如我們這里就得到了這樣一些句子,“我們班的小蘭是一個泰國人”,“我的哥哥非常喜歡蘋果”等。
到了這里,再次進行替換練習,可以得到更多的句子,從而達到鞏固句子結構和練習組句能力的目的。
葉徐本同時也指出,任何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都具有遞歸性,因而語言才富有組合上的彈性,能隨表達的需要而屈伸自如。這一點在我們學習語言和教授語言的過程中都是值得重視的。
總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對于尚未對漢語句法形成系統認識的學生,通過中心詞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的反向應用,有利于幫助他們了解漢語單句的構成,并組合出自己的句子。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理論聯系實際,發(fā)掘合理可行的教學手段,銳意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邵敬敏.《現代漢語通論》(第二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張斌.《新編現代漢語》(第二版)[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4]周蕓,鄧瑤,周春林.《現代漢語導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5]胡裕樹.《現代漢語》(重訂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朱志平.《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理論概要》[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