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50歲的天津的哥馬志剛在他并不熟悉的網絡世界里火了。
4月16日,盲人小伙子姚曉勇從天津梅江打車。至下車計價器顯示11.4元,姚曉勇掏出了錢包,馬志剛捂住他的包:“別動”,不收錢。小伙堅持要給,兩人爭了一番。馬志剛發(fā)覺周圍有人往車里瞧。怕時間久了。人們誤會他要占盲人的便宜,急了:“我干嗎掙你的錢?我不偉大啊,你別覺著我多偉大——我跟你說這句話你懂嗎?我掙錢比你容易!”的哥馬志剛把他扶至小區(qū)保安處,之后開車走了。接下來,從小區(qū)內走出一個中年人,他打馬志剛的車至中山門,計價器顯示14.5,一路暢談,下車時中年人掏出30元錢說:“這錢還有剛才那位的,我也不偉大,但掙錢比您也容易點,就希望您繼續(xù)做好事吧!”4月17日早晨,馬志剛24歲的女兒小馬在微博上發(fā)了“老爸跑車錄”。的哥馬志剛瞬間成為網絡最熱門的話題。
的哥為什么急了
其實,這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我想,之所以讓很多人動容并稱贊這位天津的哥的仁義,原因不外乎是“說掙錢容易”的哥馬志剛其實并不容易。這里有個針對對象的問題,在盲人小伙幾番推拒的情況下,這位的哥急了:“我干嗎掙你的錢?我不偉大啊,你剮覺著我多偉大——我跟你說這句話你懂嗎?我掙錢比你容易!”馬志剛的“掙錢容易說”針對的是身為弱勢群體的盲人小伙,而不是高收入的各階層,也不是潛在高收入的各色人等,更不是社會普遍以為高收入卻絕不肯承認自己高收入的那些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危助困,樂善好施等等,曾幾何時,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優(yōu)良美德,而現今,這美德仿佛成了稀缺之物,因此,“不偉大的哥”馬志剛的“掙錢容易說”才會走紅,才會讓人“看著就暖和”。
我們再換個角度看,馬志剛似乎不是忽發(fā)驚人之語,也似乎不是心血來潮,因此才會急赤白臉地辯解。他也許就是看著盲人小伙不容易,也許這樣的事做了不止一次、兩次,巧的是這位盲人小伙挺自尊或者被感動之余也體會到的哥的不容易因此執(zhí)意要付車錢,如此而已。由此想到,人與人之間的這種互相理解、互幫互助多么和諧、多么可貴!反之,那些總在千方百計甚至花錢公關以呈現自己的“不容易”(實則巧取豪奪、貧公害民)的單位、部門乃至個人,只能是徒遺話柄、賠笑大方。
還有一個頗有意思或者帶有點戲劇性的是,馬志剛的下一位乘客居然也堅持多付費給他,他的理由居然是以其之道還施其身——“我也不偉大,掙錢比您也容易點”。如此,一個善的接力或者說愛心的傳遞就此形成,這豈不比空洞的說教、華而不實的理論以及概念化、形式化的宣傳更有力量!
夯石
真情付出收獲快樂
真沒想到,出租車司機馬志剛拒收盲人車費的故事那么多人感動。
這說明,第一,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平凡的人,其舉手之勞,其所傳遞的愛的溫暖,讓我們很多人堅信,幫助別人可以給自己的心情帶來快樂的回報。
第二,行善,并不是富人的專利。富人有錢可以行善,窮人也可以行善,這里只有量的區(qū)別而無質的區(qū)別。臺灣有一位叫陳樹菊的阿嬤,60歲了,她靠賣菜謀生。賣菜所賺的錢很少,但她把多年辛苦賺來的1000多萬元(臺幣)都捐出去了。因此她入圍美國《時代》雜志2010年度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排行榜英雄類第八名,讓人為之感佩不已。
第三,平凡人做善事并不希望引起媒體的關注,但是出租車司機馬志剛師傅的這件事還是因為網絡而走紅,讓很多人感動。也讓我們體會到網絡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網民很強大的,尤其在對待真善美的標準上,大多數人的腦子也是清楚和清醒的。第四,這件事情還告訴我們,行善就是偉大,是人格的偉大,這種偉大不是自我標榜或掛在嘴上,而是體現在行善的實踐中。馬志剛盡管自己說他不偉大,但他樸實無華的行為確實讓人們欽佩不已,感覺他的人格是偉大而具魅力的。是啊,對于普通百姓來講,我們并不奢望偉大,但我們行善的點,點滴滴,正在走向偉大?!拔鹨陨菩《粸椋乙詯盒《鵀橹边@句流傳千古的教人做人之警句,幾乎眾所周知。我們的身邊蘊藏著豐富的真善美,就看我們如何去發(fā)現,如何去效仿。
冰野
從不同角度解讀偉大
首先來說,的哥馬志剛的言行絕對值得尊敬,而且非常值得推廣開來供世人學習效仿!
其次,單就他偉大與否這件事,作為評論對象,我們倒是不妨從幾個方面來解讀。
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市需要理由嗎?需要。坐過的哥馬志剛的出租車的盲人小伙子姚曉勇,在此事之后說“天津愛我,我愛天津,我希望能用自己的雙手為更多的人服務
”
的確,通過這件事,姚曉勇愛上了天津這座城市。同時,通過這件事,一定會有許多的天津人愛上了他們自己的城市,更會有無數外地人愛上并向往天津這座城市。的哥馬志剛無疑已經成了天津的一張新名片,他肯定能帶動天津的旅游經濟,一定有許多人希望去天津尋訪并得緣邂逅的哥馬志剛。從這個角度來說,的哥馬志剛就足夠偉大了!
如果退回到“的哥馬志剛不收盲人小伙子姚曉勇車費走紅網絡”這件事上來說,馬志剛說自己并不偉大,這番話無疑很中肯也很感人。感人之處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他用自己的舉手之勞和簡單言行踐行了我們一直以來常說的人生美德,那就是“不以善小而不為”。
感人之處的另一方面,來自的哥馬志剛樸實的語言,他拒收盲人車費的理由是:“我干嗎掙你的錢?我不偉大啊,你別覺著我多偉大——我跟你說這句話你懂嗎?我掙錢比你容易!”
馬志剛的話樸實得有些生硬,卻是大實話,這遠比空話、套話、瞎話、廢話要強。這樣的實話實說原本是平常事,但于今天的我們而言卻帶來了感動,這件事,絕非一個“偉大”就能簡單了事的吧?
若說馬志剛的偉大之處,他帶動了愛心回歸及傳遞當然算,例如下一位乘客得知之前的事之后“替盲人小伙子付車費”,但這種傳遞卻是泛化且很難預期的。個人認為,馬志剛的真正偉大之處,在于他與子女之間形成的愛心傳遞鏈條,而且是一條實實在在又穩(wěn)固的鏈條。馬志剛的事跡是通過他女兒的微博傳播開來的,這里也許有被網絡放大的成分在其中,但這絕對不是馬志剛的初衷。馬志剛當天回到家,把這件事告訴了女兒的原因是,“講這次的事,是要講這個道理,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好人有好報!”
好人好報,網絡發(fā)達,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偉大。
邢大軍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說來這事兒不大,但卻讓人感到很溫暖。就像一首老歌唱的那樣,“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再沒有心的沙漠,再沒有愛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卻步,幸福之花處處開遍,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不憑別的,就憑當馬師傅的女兒將老爸遇到的這個事兒曬到網上,短短40個小時,就被網友轉發(fā)了6萬余次,便足以說明:盡管一再地有人說當下社會道德滑坡,好人不能做,但在絕大多數人心中,還是有做個好人的愿望的。其實,我們都曾為自己做過的一些好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好事,而開心過吧。又或,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生活在一個有愛的社會里,這也是一個社會可能達到和諧的基礎與前提。
木匠
關注者啥時成為行動者
“我掙錢比你容易!”說這話的是位普通的出租車司機。要說這個職業(yè)掙錢容易真得看跟誰比。看著小區(qū)里不少“的叔”每天出車前且在那運氣呢,偶爾聊上兩句也都是些抱怨的話,甭管刮風下雨、感冒生病、家里有啥事,只要哪天不出車就欠人錢的工作,恐怕只有出租司機了,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掙個糊口錢,的確不容易。但老馬不收盲人小伙的錢,還稱掙錢比他容易,這樣的新聞給大家傳播了不少溫暖。
甭管干什么工作,掙多少錢的人,絕少有人說自己掙錢容易的,出租司機老馬卻敢說自己容易,他的話不僅感動了盲人青年,也把這樣的溫暖傳遞給了下一位乘客,對方多給他車錢并稱掙錢比他容易。這樣的溫暖在網絡世界里迅速傳遞,給很多人帶來感動。老馬本以為自己只是做了件小事,不想他平靜的生活卻被改變了,照片上了網,廣播里要公布他的車牌號,接連幾天的記者采訪讓他沒有時間出車,想必如今,無奈的老馬更希望過他以前的普通日子。一件小事何以成為這樣的“大”事,老馬想不通。也許是人們都需要傳播這樣的正能量來溫暖自己的心,“雷鋒傳人”郭明義的公益廣告每次播出時,我都會被他豪爽的笑容感動,他說有人說他是傻子,也正是憑著這樣的“傻子”精神,郭明義用他的精神感動著工友,感動了中國,我們相信他幾十年的堅守一定不是為了成為宣傳片中的主角,不管有沒有人關注,他們都會一如既往,我們更希望這些關注者,都能去做點好事,用行動傳遞他們的精神。
董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