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跨表演和書畫兩個藝術(shù)領(lǐng)域,已進入耄耋之年的著名藝術(shù)家藍天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的《茶館》、《蔡文姬》、《王昭君》等經(jīng)典話劇以及《末代皇帝》、《封神榜》、《渴望》等影視作品里,這位全身散發(fā)著的人格魅力的藝術(shù)家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自1987年后,藍老正式離休了,從那以后,除了必須要原班人馬出演的話劇《茶館》外,他幾乎不參演其他劇目。同大多數(shù)老演員不同,藍老“比較徹底”地離開了他的演藝事業(yè),不導、不演也不看了。前幾年,記者在中央電視臺見到他與蘇民老師同時出場人藝師生的一次聚會時,他那特殊的聲音依然讓我們著迷。最近幾年,隨著他好幾次畫展的成功舉辦,越來越多的人驚嘆他還是個“畫家”!85歲的藍老又重返舞臺,出演了《家》中的一個反派,其入木三分的表演,更讓觀眾敬慕不已……
愛鍛煉:年輕時就是一位“運動”雜家
“我一直說我是80后,什么事情還是干得出來的……”藍老幽默的話語很讓人感動。他透露說,自己年輕時代的運動愛好挺多。他說,“我年輕時愛鍛煉,我游泳游得不錯。我什么球都打,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就是網(wǎng)球不會,因為那個時候還沒那個場地。我從小還練過武術(shù)……每次去體育場,都是在感受激情、體會運動的魅力。”他切身體會到了運動對生活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在鍛煉中收獲了全方位的樂趣。有一次,他和人切磋乒乓球時,他放風說自己不行,使得別人輕敵,待人家醒過神來,他差不多已勝券在握,別人再難贏他,玩得有技術(shù)也有謀略,非常愉快。
“打臺球我也會點,不過我不專業(yè),但他們給我拍的照片姿勢卻顯得很專業(yè)。前一陣子,我在人藝拍戲,聽濮存聽說他也快到退休階段了,我感嘆,到了退休的演員,他應(yīng)該是更成熟了,經(jīng)驗更豐富了,他心里邊的那個標桿也就應(yīng)該更升華了,所以實際上演員退休不退休都無所謂。我為什么后來不當演員了呢?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身體。在臺上不行啊,精力這不到啊!只是這些年因為又被北京人藝找回去參加藝委會,又參加了演戲,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太重要了?!?/p>
拿拐杖:只當自己拿著好玩兒
“重陽節(jié)聚會時,我說,希望自己更老一點。”怎么回事呢?“我不是指年齡、身體狀況如何,我這人頭發(fā)白得太晚,白得少。那天跟我在一塊聊天的有位作曲家,他滿頭銀發(fā),我說那多好,老不怕,健康。你不老先衰,那才難受呢!老而彌堅,那就沒什么可怕的了?!彼{老說?!暗瞬环喜恍校仪耙荒赀€敢說,我的四肢,我的胳膊腿還是比較靈活的,我現(xiàn)在不敢跟你說這個話了。我現(xiàn)在手里拿的這個(拐杖),我是拿著玩兒的,而且我對這個有興趣了,我最近找了好幾支了?!痹瓉碛袀€動畫片,唐老鴨拿著拐杖去打東西什么的,藍老真是童趣盎然。
“如今我真的感覺,人到一定的時候是得服老,還是健康,心理健康就行了。比如,我在正式上演《家》的前一天晚上,彩排結(jié)束后走下舞臺時,不慎摔了一跤,頭部受了輕傷,左手手指脫臼。大家非常緊張,連忙請來了一位正骨的大夫。但我卻要求導演第二天安排我一段戲,大家都踏實了,這樣就可以安慰大家,給大家‘壓驚’。后來我就想,這一跟頭摔下去,這個年齡,大概也就是我了。”此事,一來說明藍天野老師身板硬朗,八十多歲的老人,這么一摔還能這般“無恙”。二來,可以一窺藍天野老師心態(tài)甚好,為人良善,自己身體受傷,還妥帖地照顧好他人的情緒。
“我是一個生活能力不強的人,人步入中年,這是一個改變,特別進入老年,有很多的改變,原來心胸特別坦然的,到了老年,忽然就好像什么都恍然若失,特別斤斤計較;但我覺得,這幾十年的鍛煉也好,磨煉也好,各種溝溝坎坎也好,到了最后,真的,你別老背著:我還虧欠著誰什么呢!”藍老真是一位心態(tài)甚好的人。
畫畫:要達到自己能力所能達到的極致
自從1952年進入人藝工作之后,藍天野老師依然堅持利用業(yè)余時間練習繪畫。比如,開會時,他就拿著小本練速寫,到外地演出時,走到哪兒就畫到哪兒,筆記本、餐巾紙……手邊有什么就拿什么當畫布。用藍老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不成氣候的小打小鬧”。
其實,做畫家是藍天野少年時代的理想。小時候,他愛和家人去看京劇,不但愛上了京劇唱腔,那鮮明的色彩和動人的造型也觸發(fā)了他對美的最初感受。小人書也是他的最愛?!澳菚r,大人要求我早睡早起,可到了晚上我就鉆進被窩,蒙著頭,借著一條縫透進去的燈光偷偷地看起了小人書,還不敢有一點響動,以防被父母發(fā)現(xiàn)。太入逝了。小人書激發(fā)了我對繪畫的喜愛。再長大些,我考上了國立北平藝術(shù)??茖W校(中央美院前身),終于實現(xiàn)了夢想……”藍天野老師在離休后很少參加影視劇的表演,而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畫畫上,是因為他覺得表演藝術(shù)是群體的創(chuàng)作,不論是表演還是導演,都需要更多地與他人溝通交流,需要很多人配合。而繪畫有更大、更自由的創(chuàng)作空間,更能表達個性。
談到畫畫的養(yǎng)生好處,藍老肯定這個說法。他說,“無論是演戲還是繪畫,藝術(shù)創(chuàng)作都離不開深思。特別是大寫意作品,所畫題材比較容易雷同。因此從選景、選題材,到內(nèi)容構(gòu)思,我都會用相當大的工夫。比如大寫意作品中常見的鷺類,多以‘白鷺’入畫。但我通過細心觀察,打破了常規(guī)。在一次去武夷山寫生,我發(fā)現(xiàn)了一種叫做牛背鷺的鳥,便將它畫了下來,畫的內(nèi)容就是一頭水牛,背上落著一只牛背鷺,既生動又少見。我雖然拜了李苦禪和許麟廬兩位大師學畫,但那時我已是三十多歲,我深知自己筆墨功力有限,不能超越兩位老師。但我可以繼續(xù)練習,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畫,要達到自己能力所能達到的極致。當自己能做到的時候卻因為一時的隨意與怠慢,而沒有盡力,這是種遺憾,我希望這樣的遺憾越少越好?!?/p>
藍老尤其擅長畫鷹和歷史、神話人物。他的畫作用筆簡練,設(shè)色典雅,頗具大氣、瀟灑、儒雅之風。據(jù)悉,著名書畫家許麟廬曾為藍天野題過“勤于筆墨,獨辟蹊徑”8個大字,這無疑是對藍天野書畫的高度肯定,這8個字讓他受益良多。他說,“首先是要‘勤’,繪畫必須要勤加練習,不能讓其他事情分心,而且還要‘獨’,要開辟自己的路,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風格……”藍老一直勤于深思,細心觀察,筆耕不輟,很受人敬重。在此,《人物》周刊也衷心祝福這位新中國話劇的拓荒者,更是集導演演員于一身的先行者和大畫家,永葆藝術(shù)青春。
健康·修身·養(yǎng)性
警示
肝病患者不宜吃羊肉
羊肉有良好補益功能,但患慢性病尤其是患肝病者,不宜食用羊肉。羊肉甘溫大熱,民間稱為“發(fā)食”,加上羊肉含有較高的蛋白質(zhì)、脂肪等,食后肝臟不能完全將其分解吸收,還可使肝病復發(fā),或加重病情。另外,某些熱性病,如痰火濕熱及傳染病早期,浮腫,以及患外感、牙病、癤腫、痔瘡等癥者也不宜食羊肉。高血壓、肝陽旺盛的人也不宜多吃羊肉,否則易引起頭暈,加重病情。
吃飯?zhí)煲谆及?/p>
狼吞虎咽地吃一頓飯,比起細嚼慢咽要攝入更多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類化合物普遍存在于食物中,這些化合物與40%的癌癥有關(guān)。唾液能夠阻擊這些物質(zhì)。如果不充分咀嚼,促進唾液分泌,同時充分攪拌,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就等于放棄了抵御細胞癌變的第一道防線。統(tǒng)計顯示,現(xiàn)代人吃飯?zhí)欤?0年前人們每餐吃飯用的時間約為20~30分鐘,咀嚼900~1100次,現(xiàn)在的人們經(jīng)常5分鐘就解決了,有些人每餐咀嚼還不到500次。此外,吃飯速度快還會導致肥胖概率翻倍,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會增加胃的負擔,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險。
倡導
學做“左撇子”可防腦出血
大腦的左右半球是交叉支配對側(cè)肢體和軀干的,長期使用右手會使左側(cè)大腦半球負擔過重,以致神經(jīng)疲勞,記憶力減退,而右側(cè)大腦半球卻得不到較好的鍛煉,協(xié)調(diào)功能減弱,容易發(fā)生腦出血。這提示人們應(yīng)該有意識地多使用左手,不要習慣性只用右手。為了預防疾病,老年人不妨學著做個“左撇子”。平時應(yīng)多用左手提東西、做家務(wù),鍛煉身體時多活動左手和左側(cè)身體,做到左右手并用。
“壞”習慣讓人更健康
1 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對人有鎮(zhèn)定作用,且能增加安全感,可以調(diào)整紊亂的思緒,尤其是在緊張、勞累時,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這樣會感到輕松愉快。
2 張口就唱唱 歌能使呼吸系統(tǒng)的肌肉得到鍛煉,其作用不亞于游泳、劃船等體育鍛煉。另外,唱歌還能減輕憂郁情緒。
3 常伸懶腰 伸懶腰會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較強收縮,在持續(xù)幾秒的伸懶腰動作中,大量的血液被趕回心臟,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同時,血液還可以帶走肌肉內(nèi)的一些廢物,消除疲勞。
4 高抬貴腿 “高抬貴腿”看似不雅,但是,當一個人的雙腿抬起高于心臟之后,腳和腿部的血液產(chǎn)生回流,長時間繃緊的大小腿得到放松,有利于防治下肢靜脈曲張,同時腿部血液回流到肺部、心臟,大大有利于心肺保健。
5 站著吃飯 醫(yī)學專家對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勢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站立位最科學,坐式次之,而蹲下位最不科學。人們吃飯時大都采用坐式,主要是因為工作勞累,而坐式最感輕松。
切肉有技巧
當我們按菜譜炒菜時,所有的原料、調(diào)料、方法都一樣,為什么炒出來的肉會口感不好?其實,切肉的方法很重要?!皺M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從冷凍室拿出來的凍肉,別等到完全融化,肉還有些硬度的時候更容易切,切出來的肉也比較好看。牛羊肉:牛羊肉要逆著肉的紋理切。刀和肉的紋理呈90度的垂直,切出來的肉片紋路呈“井”字狀。如果順著紋理切,炒出來的肉就很容易咬不動。豬肉:豬肉要順著肉的紋理切。刀和肉的紋理呈水平線,切出來的肉片,紋路呈“川”字狀。如果像切牛羊肉那樣,逆著豬肉的紋理切,炒出來的肉會散碎。雞肉:雞肉比較嫩,刀和肉的紋理只要有個傾斜的角度就可以了。切出來的肉片,紋路呈斜的“川”手狀。切雞肉,沒有切牛羊肉和豬肉那么多講究,差不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