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練習課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熟練技能的有效途徑。在日常教學中,有的教師忽視練習課的重要性,認為只要完成書本練習中的習題,多出題讓學生反復練習,就達到數(shù)學練習課的目的,這是極不可取的。新課程理念下的練習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有著更加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 生動 有效 小學數(shù)學 練習課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8—0125—02
練習課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主要課型之一,是學生鞏固數(shù)學基礎知識,形成解題技能、技巧和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要上好一節(jié)數(shù)學練習課,特別要注意避免單一的“練習——講評——再練習”模式。如何給小學生創(chuàng)建生動有效的數(shù)學練習課呢?
一、精心設計一節(jié)完整的練習課
當學生掌握新知識之后,沒有必要讓學生去做重復的練習,這樣只會耽誤課堂時間,時間上不允許。而小學生的心理更不允許重復而且毫無新意的練習題,因此我們要避免大量的機械模仿性題目。設計的練習題要新穎,緊扣重點,重視變式訓練和探索性的訓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教師在設計練習課時,可以從以下四點入手:
(一)圍繞重點,精選習題,突破難點
題目不需多,但一定要精。如練習課《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主要讓學生鞏固長方形周長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如果單純出幾題求長方形周長和正方形周長的題目,讓學生根據(jù)公式列式計算,一題一題的評講,既會讓學生覺得枯燥,又突破不了重難點。在練習時,可以設計生活中需要求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題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溫習求周長的方法;也可以設計用已知周長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題目,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周長和各邊的關系。一節(jié)練習課,題不在多,但求于精。這樣針對本節(jié)新授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練習,既能鞏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又能拓展學生的思維。
(二)設計習題應有層次性,由易到難
列寧說:“我們不需要死讀硬記,我們需要用基本的知識來發(fā)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本毩曇鸬届柟绦轮淖饔?,更應達到上述目的。練習題通常有基礎題、提高題、拓展題,對學生的掌握需要分層要求?;A題是新知的鞏固,要求人人過關。提高題應有點難度,讓學生動腦思考,合作交流中提升思維。當然,不是每節(jié)課練習課都要拓展,但我們要盡可能的設計一些拓展題,如時間不充足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出課堂。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中,設計階梯形圖形或凹字形圖形,讓學生求周長,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三)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我認為對于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適當?shù)那榫衬芗ぐl(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設計一堂生動的數(shù)學練習課,教師更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熱愛中學習,在快樂中發(fā)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設計有關計算的練習課時,如果只是列出幾道計算題,讓學生口算或筆算,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要想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只要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喜歡的情境:同學們要去春游了,老師要給每位同學發(fā)面包,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有算式的面包,只要算對了上面的題目,面包就是你的了。學生們聽到要去春游了,看到多媒體課件美麗的情境圖,會毫不客氣地把所有面包都“吃”掉。
(四)設計多樣化的數(shù)學活動
在練習的設計時重視動手操作,對小學生課堂來說尤其重要。兒童很多的思維活動不能脫離具體的動作、具體的物體或具體的情境,他們往往是邊看,邊動手,邊思考,如果他們看不著物體或停止操作就可能停止思維。新課程標準下,不管是蘇教版數(shù)學還是人教版數(shù)學,都設計了趣味性濃厚,操作性強的活動課。教師也應多動腦筋,多設計數(shù)學游戲、趣味練習、模擬生活場景,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既能達到練習鞏固知識的目的,又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解決生活問題能力,少一些機械操作,實踐才有創(chuàng)新。
二、練習課的開展方法和評價方式應多樣化
在練習課教學中,學習方式更要講究多樣化,單一的講、練、評的練習課老師累,學生也累。教學目標注重互動生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在交流中創(chuàng)新。
(一)留給學生獨立練習時間,爭取成功的機會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是每個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需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獨立思考完成習題機會,這種方法適合計算題和稍簡單的解決問題。講評時,也要避免一成不變的做法??梢酝ㄟ^“開火車”讓學生輪流報答案、同桌對答案等形式開展,老師掌握反饋情況,針對反饋強化重點。如果個別同學錯的請他說說錯在哪,應該怎么算。但錯誤率高的題目或典型習題必須在全班進行重點講解,把基礎知識進行鞏固。這樣,優(yōu)秀生有了競爭的意識,爭取又對又快;學困生也有完成練習的機會或發(fā)言的機會,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二)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對稍復雜的解決問題或空間與圖形的習題,弄清解題的思路很重要。如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六單元面積的教學,有這樣的練習“教室前面的墻壁,長6米,寬3米。墻上有一塊黑板,面積是3平方米。現(xiàn)在要粉刷這面墻壁,要粉刷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反應快的學生很快知道要先求墻壁面積,再減去黑板的面積。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或?qū)W困生有可能根本不清楚題目說什么。可以同桌之間或小組之間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解答,在全班交流算法。讓全體學生有思考的時間,成績好的學生可以教理解稍慢的學生,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準確表述條件和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說話能力。對拓展題而言,不但要留給學生充分探討思考的時間,還要利用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分析理解。這時,老師適時點拔顯得非常重要。
數(shù)學練習既要發(fā)揮數(shù)學的思維價值,又要發(fā)揮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要上好一節(jié)高效、生動的數(shù)學練習課,需要教師精心地設計練習,悉心地輔導學生,也需要教師有效地組織教學,及時反饋總結(jié)。用心才能做得更好,用心才能營造生機盎然的小學數(shù)學練習課堂。
(責任編輯 賀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