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有一個好的課堂教學設計。長期以來,我認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盡人意,這與不良的教學設計有一定的關系。任何一個語文教師只要他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其教學效果必會良好。所以說要改變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語文教師一定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那么何謂優(yōu)化?其含義為:清晰、趣味、熱烈、和諧。
一、教學設計要清晰
一堂課的清晰是指兩個方面:首先,教師自己要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的清晰,重點難點清晰。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清晰這堂課了解多少、懂得多少、必須學到掌握多少。師生共同透明度高、清晰度高,其效果必然不差。例如:《荷花》,如果要學生掌握“記敘、抒情、想象”的表達方式可以在黑板的右上角寫“記敘、抒情、想象”,做到“安民告示”,讓學生有的放矢地學。接著用肢解法,讓學生集體朗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也可叫一個有朗誦水平的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抒情與想象。然后用默讀開頭和結尾,來理解記敘,再閱讀全文讓學生議論出這篇文章中這三者的關系:必須以記敘為基礎,抒情想象為突出中心服務,起到感染讀者,升華主題的作用。最后讓一個同學口頭講述路上看到的一件好人好事,然后為這件好人好事的口頭作文配個抒情想象性的開頭和結尾。這樣學生在課內(nèi)就完成了摹仿——遷移——創(chuàng)造的過程,掌握了記敘、抒情、想象。當然由于各人的理解水平,原有基礎不同,掌握得好壞不一,但是這三者是清晰了,知識也學到了。
二、教學設計要有趣味
從教材中改出“趣”。例如:教材《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是一篇安徒生童話名著。許多同學告訴我早就熟悉這個故事,小時爸媽講給他們聽,長大自己看,后來還看過小品。面對此種情況;我一改常規(guī)教法,設計從上課的形式出“趣”。采用了課本表演來理解深化教材內(nèi)容,完成教學計劃。由于男生觀察粗線條不仔細,描寫能力差,因此我設計的題目為《賣火柴的小男孩》,集體創(chuàng)作,各組由一男同學表演,允許合理想象,適當增添情節(jié)突出中心。然后大組評議:誰演得好,哪些地方演得好。為什么……結果這堂課生動極了。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從上課的對象上變出趣,讓學生做一次老師,各組請二個人上課:一個主講,一個補充。看哪個組講得好、教得好。同學們聽自己上課,也特別有勁,個個都很專心,重點部分同學們都能講到,字、詞、句、篇的分析,基本上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有些可以互補。因為學生回家預先精心準備了。超出原先的預期效果。一堂《荔枝蜜》的課用這種方式上,學生記憶深刻牢固,因為重點部分各組都講了,起到反復鞏固的作用。這種方式何樂而不為呢?
從教材內(nèi)容上找出“趣”在教《少年閏土》時,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小時候喜歡那些動植物,同學們說了許多:看螞蟻搬家、馱米粒養(yǎng)金鈴子、斗蟋蟀、種太陽花、養(yǎng)含羞草、栽葡萄……再讓學生談談七彩的校園生活,大家又說了許多:運動會上各班四百米接力賽緊張激烈、扣人心弦,元旦國慶聯(lián)歡會節(jié)日的豐富多彩,測驗考試后成敗的喜悅與煩惱……然后導入新課,看看閏土小時候是怎樣的呢?夜里看瓜怎樣?沙灘拾貝怎樣?教師認真鉆研教材開動腦筋,就能找出文章的亮點,課就有趣多了,縮小了時空,理解課文就不難了。
從教材的題目上引出“趣”。如《院子里的悄悄話》,問:一般來說誰會在院子里說話?答:家人、客人等。我說不是的,這不是人在對話。學生覺得好奇,就這樣拉開了教學的序幕,學生帶著好奇疑問看書,效果極佳。興趣可以產(chǎn)生強大的內(nèi)驅(qū)熱情,從而增進學習效率。
三、教學設計要熱烈
教學設計熱烈是指活躍的教學氣氛。教師聲情并茂地講授、答疑,學生歡快愉悅地傾聽。討論熱烈,情緒激昂,人人參與動腦動口。例:我在教學《白楊》一課時。讓學生質(zhì)疑問難,學生提出許多好問題,如(1)課題是《白楊》為什么課文內(nèi)容不是主要介紹白楊特點呢?(2)孩子們還有什么不知道的呢?我對學生的質(zhì)疑不作簡單的答復而是巧妙地引導,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熱烈的討論中解疑。
課堂教學中只有做到熱烈、活躍,才能使學生大腦興奮,心情愉快、思維敏捷,興趣盎然。當然在熱烈的課堂氛圍中要引導學生深思熟慮,分析概括,提高思維的質(zhì)量。不然就是熱熱鬧鬧一場空。
四、教學設計要和諧
教學的和諧指教學的節(jié)奏和諧。教師在講授時必須要給學生感知教材留下思考、聯(lián)想的余地,讓學生有消化、吸收的時間。再動聽優(yōu)美的講授必須有品味的空隙。聽課不是簡單地“接受”,需要有個“悟”的過程。在課堂上,老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去自讀自悟。對于課文里的重點字、詞、句,需反復推敲、琢磨,才能悟出其真諦,領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和精美。例如:《開國大典》:“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通過無線電播,傳到長內(nèi)外,傳到……傳到……傳到……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文章連用四個“傳到”構成了一組氣勢磅礴的排比語句。教學此處,啟問學生,如果改用一個“傳到”,只用“傳到全國各地”來寫,讀來感覺如何呢?對比讀讀思思,讓學生領悟到,文中的句子表達出中國人民從此當家作主的自豪感和毛主席這一宣告的莊嚴和雄偉,感悟到語言蘊含著的豐富情感。
總之,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而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作為課堂教育的主導者必須、合理地運用藝術性、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的教學設計,這樣才能有效地主宰課堂教學。
(責任編輯 付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