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應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轉變作文評改觀念,強化學生評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此,我借助新課改的東風,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就高中作文評改作一些探討和嘗試。
一、轉變觀念,改變角色,重視作文評改
一個語文教師,他的知識、視野的局限可能會不同程度制約著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揮。新《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yǎng)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边@首先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切實提高認識,轉變思想觀念,改變教學角色,以嶄新的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把作文評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評改作文的活動中,在評改中學會立意選材,謀篇布局;學會各種表現手法的運用;學會推敲、錘煉語言。
其次是讓學生理解認識作文評改的重要性,給學生多講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反復修改文章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自主參與評改文章的意識。曹雪芹寫《紅樓夢》,曾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俄園偉大作家托爾斯泰寫《安娜·卡列尼娜》用了五年時間,改了十二次。讓學生明確認識到知名大家尚且如此熱衷于文學修改,更何況我們這些初學者呢?讓學生真正領悟到修改文章的深刻道理,激發(fā)他們修改文章的動力,自覺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二、勇于實踐,精心指導,加強評改訓練
師生具備了新的評改觀念,但缺少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方案亦是徒然。教師要在評改實踐中精心指導,授之以漁,讓學生在自改互改中逐步掌握作文評改的要領。具體步驟如下:
1 明曉要求,確定細則。學生上交作文后,教師要根據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及要求將全部習作瀏覽一遍,將反映出來的比較突出的問題加以歸類,然后從十個方面確定本次作文評改細則:一看格式是否正確;二看文面是否整潔;三看有無錯別字;四看有無病句;五看標點有無明顯錯誤;六看立意是否合題、鮮明、突出;七看選材是否圍繞中心、符合生活實際、具有典型性;八看文章結構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九看表達方式是否恰當;十看語言是否簡練,生動形象。
2 修改點評,理論引導。教師從學生作文中選出2—3篇,按照以上擬定的細則和學生一起邊讀邊修改邊點評,最后下評語、給分數,讓學生在比較中領悟評改的方法,直接感知教師評改的全過程。教師精心指導,給學生可循可依的評改標準及范例,讓學生學會如何去鑒賞作文的優(yōu)劣,如何去修改作文,如何去指導自己今后的寫作。
3 確立小組,互動質疑。按學生語文基礎差異、情感體驗及個性差異分類,四人一組。每個小組以教師示范評改的作文為例,對其它作文進行評改。一人執(zhí)筆記錄,小組成員討論質疑,按照評改細則逐條評價,可以談自己閱后的感受,也可以對不理解的句段進行質疑。然后,每個小組選出1—2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全班推薦,并由中心發(fā)言人闡述評改意見。
4 分析總結,欣賞評價。學生評改完后,教師將作文再次收上來總體覽閱,并做最后的分析總結,選出評改或自我評改比較出色的在全班進行講評,講評內容可以是優(yōu)秀的作文或片段,也可以是有爭議的評語。然后將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以及評語寫得好的作文打印出來放在教室的學習園地里,讓同學們互相交流、欣賞、評價。
三、作文批改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分組應注意學習基礎,考慮到能夠交流起來。強強結合、中中結合、弱弱結合、強中結合和中弱結合都是可以的,強強結合、中中結合、弱弱結合能夠相互提升水平,強中結合能夠幫扶中等生提高,中弱結合有利于鼓舞弱生的學習勁頭。2.合作課堂對教師的水平要求很高,教師上課前必須充分準備,最起碼能把本次作文的方方面面給學生講明白,能當堂解決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3.批閱小組成員一定要在考慮基礎的前提下經常交換,這樣學生的新鮮感才會長盛不衰。4.教師要徹底地轉變學生角色,就像一個老教師如何教會一個新教師批作文一樣,把學生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作文批閱“老師”。
總之,作文評改是師生情感交流的窗口,也是學生能力發(fā)展的形式。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交給學生評改的方法,不僅可以減少教師的教學工作量,還可以使師生情感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更能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讓我們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求實探索,為有效提升學生作文水平而努力!
(責任編輯 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