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市的生物會考在近幾年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改革,由先前和大市接軌的會考,只要求60分,到2006年開始的以10分計入中考總分中,再到后來以ABCD等級制的小高考模式進行。雖然政策在變化,但教育方向不變,改革的是初中生物教師的復習方法。
過去在教學中,學生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考前臨時突擊,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績,但如果再過一段時間后,問他們同樣的問題,他們卻又不會了。這種學法,學生將來只會變成不會思考,不會想象,不會創(chuàng)新的人,其結果必將是被淘汰。而新課程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這種理念貫穿教學始終,出題的方向也是按照這理念。所以面對現(xiàn)實,怎樣復習,從而保證絕大多數(shù)學生順利通過初中結業(yè)生物會考,這是廣大師生目前密切關心的話題之一。
一 思想重視,端正態(tài)度
認識是行動的指南,態(tài)度常常決定一切。自生物會考以ABCD等級制的小高考模式進行后,筆者所在學校從領導到教師都非常重視,但只是學校重視還不夠,還要學生和家長也重視起來才行。由于生物是開卷考試,導致一些學生思想上一點也不重視,因此,從初一開始,學校就會通過各種途徑向家長和學生滲透生物的重要性,務必讓他們形成這樣一個觀念,即生物是中考的第一仗,要取得中考的勝利,就要贏得中考第一仗;開卷考試的試題比較靈活,要考A級,工夫必須花在平時。
二 因材施教,制定目標
前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曾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能力就發(fā)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痹趶土曋校處煈槍Σ煌膶W生,分別幫助他們制定相應的目標,使他們“跳一跳,也能摘到樹上的桃子”;學生品嘗到甜頭后,就會興致勃勃、信心百倍地學習。但是,有的教師把學生的目標制定得過高或過低,引起教與學的嚴重脫節(jié),從而使教學變得生硬而和諧,使學生的美好愿望最終化為泡影,也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應依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學情,特別是平時的考試成績,分別提出相應的要求。例如,對于平時學習基礎較扎實,考試成績較突出的學生,幫助他們分析平時的失分點在哪里。如果是基礎題就不能因題目容易而粗心大意,如果是能力題就對他們進行適當?shù)闹笇В丶訌娺@方面的訓練,要求他們在結業(yè)會考中沖刺滿分。對于平時表現(xiàn)一般,學習成績中等的同學則要求他們加強單項選擇題的訓練,激勵他們向A、B級分努力。對于學習興趣低迷、考試成績時常不及格的學生,教師要特別重視給他們鼓勁加油,讓他們確信只要肯下工夫同樣能取得理想的成績。并在最后一周進行專項補習,讓他們能保證不丟基礎分,不考D級。
三 抓住書本,夯實基礎
結業(yè)會考考查的是初中生物全部四冊課本的內(nèi)容,范圍較廣。相對中考學科,初二生物的每周課時少得多,只有兩節(jié)課,而新授課尚未結束,離會考僅剩兩個月。這些客觀情況,與初中生物結業(yè)會考的新要求極不和諧,形勢陡然變得嚴峻起來,有些師生措手不及,手忙腳亂。其實,結業(yè)會考的《考試說明》不僅是每年結業(yè)會考命題的依據(jù),也是組織、實施復習的依據(jù)。因此,教師要認真仔細地研讀《考試說明》,其中明確指出了結業(yè)會考試題中容易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約的數(shù)量比為7∶2∶1,也就是說,有關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比例在70%左右。同時,從近幾年的結業(yè)會考試題來看,不少題目、內(nèi)容都直接或間接來自課本,注重基礎考查一直是結業(yè)會考的“主旋律”。因此,要求學生課后把內(nèi)容加以整理,加深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教師要組織學生適當做小練習,不斷檢查、督促學生,把握復習的節(jié)奏,確保人人做好容易題,拿到基本分。
四 歸納總結,系統(tǒng)復習
知識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在每個知識點上,連出一個知識鏈,在知識鏈上可以串聯(lián)出一個知識網(wǎng),所以教師要給學生系統(tǒng)地科學的復習。例如,維持生物體內(nèi)的平衡一章有兩個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是人體內(nèi)物質的運輸,第二小節(jié)是人體內(nèi)廢物的排除。本章的知識點很細很多,容易造成混淆,有的教師按照書本一個一個知識點復習,這樣的復習也許比較精細、全面,然而學生只會記得零散的一些知識點,復習效果不佳。如果教師在復習的時候先給本章知識一條主干,再在這條主干上延伸知識點,然后在這知識點上延伸其他知識點,這樣織成相互聯(lián)系的網(wǎng)絡化、整體化的知識體系,使知識的信息量大大減少,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又能把學過的內(nèi)容融會貫通,升華知識。
五 開設實驗,復習實驗
生物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生物實驗,學生才能理解和鞏固知識,形成概念,同時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而在最近幾年的生物會考題中,有很多生物實驗操作的題目,有些實驗在平時的課堂中不一定做,然而在考試中卻考到了,學生答對的比例很少,所以對于教材中的實驗,要求必須教師在平時和學生一起做,而非以學校實驗設備、物質條件的限制為借口,不做學生實驗,不組織調(diào)查,更不開展科學探究,而是紙上談兵。對于一些不可能在實驗室做的實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光盤、視頻讓他們結合已有的知識,理解實驗的設計思路、原理、步驟,學會對實驗結果的預測、評價或做出合理的解釋,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特別是怎樣設計對照實驗,從而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最后的會考復習中,教師可以集中做實驗的專項復習,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的方式讓學生對做過的實驗和學過的實驗有個溫故知新的過程,加強探究實驗能力,從而舉一反三。
六 結束語
總之,復習是生物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只要廣大初中生物教師善于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想方設法地提高復習效率,一定能使學生在初中生物結業(yè)會考取得較理想的成績。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