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對語文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關系到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也是衡量和檢驗教師教學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標尺。本人根據自身經驗,著重闡述了高中作文指導的一些方式、方法,希望能對相關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高中 語文 作文指導 經驗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084-01
高中作文寫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現(xiàn)象:學生冥思苦想,一節(jié)課卻沒有寫出幾個字,似乎寫出一篇文章比解開一道數(shù)學難題還要困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呢?是學生不會表達自身想法,還是教師在指導方面存在問題?
一 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作文充滿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多加練習,在寫作過程中充滿熱情和欲望。為此要著重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日常生活并做好相關記錄,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把對生活的感悟和想法及時記錄下來。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要讓學生感受到寫作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難。為此,教師可從鼓勵學生進行模仿寫作開始,當然這里所說的模仿并非只是簡單地照搬,而是有創(chuàng)造性地借鑒,這樣不但可明顯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還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方向和框架,不至于毫無頭緒,學生在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并取得一定效果之后,必須脫離模仿之路,尋找獨具自身特色的寫作方法和特點。最后,學生在寫作完成以后,可改變以往直接拿給教師進行批改的做法,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自身對自己作品進行修改,這樣不但有效避免了教師批改的片面性,還充分地展示了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了他們自改能力,學生在修的過程中會對作文中的字句進行反復錘煉,找出錯字和語句不通順的地方,使他們體會到成就感,進而增強寫作的信心和興趣。
二 指導學生做好日常的積累工作
素材是寫作的基礎,如果沒有大量的素材積累,寫作就猶如無泉之水、無木之本,是很難寫出好文章的,因此教師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素材積累的指導。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大量閱讀,閱讀量的增加不但會開闊學生視野,還為他們積累下大量素材。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優(yōu)秀書籍,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鼓勵他們做好讀書筆記,可向他們系統(tǒng)介紹一些名人做讀書筆記的方法,供學生參考。其次,教師要利用好課堂上的資源,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將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和信息進行剖析對比,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視野,還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他們的素材庫。最后,教師可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在自然之中增強自身對生活的領悟能力,用自己的眼睛拍下一幅幅的生活畫面,在生活中尋找素材,這樣通過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更加生動和逼真。
三 加強對學生寫作題材的指導
處于高中時期的學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和感受能力,但他們畢竟還未真正接觸社會,對很多事情的感悟并不是那么深刻,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感覺沒有東西可寫,不會運用文字進行表達,于是很多學生在寫文章的過程中,反復運用同樣的例子,完全沒有一點新意可言,當然更引起不了閱卷老師的興趣和注意力,同時還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引導和培養(yǎng),要求學生把所有的體驗和感受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少寫一些空洞無味的理論,多談一些自身的真實體會和日常生活中的經歷,此外,要改善這種狀況,教師可運用一些范文來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就是師生共同搜集一些精美的文章,在課堂上共同欣賞和探討,鑒其語言,品其技巧,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韻味和優(yōu)勢,以便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
四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要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前提和基礎,為此,教師要著重做好以下的工作。首先,培養(yǎng)學生先觀察后動筆的習慣,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完作文題目之后,指導學生不要急于動筆,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去感知具體的事物,比如在課堂上播放相關視頻或是觀察一些實物,在學生具備充分的感知之后,再開始動筆進行寫作,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不至于過于空洞無味,而具備一定的真情實感。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先實踐再寫作的習慣。教師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學生去公園踏青或是參觀名人故居,讓學生能夠有真實感受,回來之后再進行文章的寫作,不但有東西下筆,寫出來的文章也往往更具條理性,更加生動和活潑。
五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型寫作
高中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創(chuàng)作群體,在寫作過程中會以自身獨特的視角去關注社會和人生,教師要尊重他們的創(chuàng)作意識和創(chuàng)作方式,鼓勵學生用手中之筆大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寫作,提倡和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發(fā)掘題目的內在含義,避免慣性思維,從一般人不注意的側面進行思考,尋找突破口,開辟一個角度著手進行寫作,比如在寫關于南郭先生的評論文章時,一般的慣性思維都認為弄虛作假不可取,但是再深入思考一下,也可以從齊宣王的角度出發(fā),寫用人制度或者為君之道等,這就開辟了一個新的寫作角度和方式。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加強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教師要積極地進行實踐探索,不斷進行總結和分析,力爭找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訓練,只要持之以恒,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大幅度提高,在面對高考作文時,就能夠做到從容應對。
參考文獻
[1]楊曉軍.如何指導學生寫好社會現(xiàn)象類話題作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10(16)
[2]邵獻計.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實施策略[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0(5)
[3]李金蓮.高中語文作文的庸常思維教學[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24)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