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任務型教學法和合作學習理論的指導下,本文提出了“任務引領、小組活動”的英語教學模式。根據課程標準、學生情況確定和細化教學任務,同時把任務更好地落實到小組活動中,從而實現英語教學任務的有效落實,促進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和合作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 任務引領 小組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067-01
任務型教學模式使英語課堂生動而活躍,更容易使學生投入,因為他們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在這樣的課堂里,任務參與者之間的交際過程都是一種互動過程。語言是活生生的東西,是用來完成某項任務的,學生是為了運用而學習,從而直接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而這一切有效實現的最佳手段是小組活動。于是如何發(fā)展、開發(fā)和挖掘學生能力,實現教學任務轉化為小組有效活動的落實,是當今英語教中的一個方向。
近幾年,本人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了“任務引領,小組合作”的英語教學模式探究。這種教學模式是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基礎上,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活動小組,按照學生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分為三個層次,每個小組成員都由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由第一層次學生作為組長,各組同時進行課堂活動,每個小組的成員按照學習任務的具體內容承擔一定的工作,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這種學習模式,把學習變成了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及獨立性的不斷生成、張揚、發(fā)展和提升的過程。每個學生的個體能力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都發(fā)揮著作用。第一層學生能更好地自由拓展其思維,并且由于在小組中的主導作用使其學習思想和方法得以發(fā)散,個性得以張揚,增強了他們的自豪感和學習熱情;第二層學生通過獨立完成分配的任務和合作完成整體任務的過程,既能夠得到第一層學生的啟迪和幫助,同時又能對下一層學生進行指導,豐富了自身的學習思想,提高了學習能力和興趣;第三層學生易于擺脫自卑感,切實的工作和任務把他們帶到了學習主人的位置,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
本文就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新目標英語》九年級第二單元《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教學設計談一談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此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利用“use to”談論關于過去的事情。整個單元活動包括三段對話聽力訓練、一個詞匯活動練習、三個學生分組綜合活動練習、一個閱讀活動練習、一個自檢練習和一個文化閱讀。詞匯學習穿插在每個活動中。本單元采用“任務引領,小組合作”的模式,用四課時完成。
上課前,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組都由三個層次的學生組成,由學生自己推選組長。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制定若干任務目標并交給各組,再由各組討論解決辦法、實施對策、發(fā)布結論,以及共同評價。
以第一課時為例,教學目標是了解并簡單運用“used to”來敘述過去,學習并熟練運用相關詞語?;顒觾热莅ㄗx圖學詞、聽說訓練、語法學習和綜合會話練習。在實際教學中,本人根據課時的內容特點設置了三個任務。
任務一:讀圖學詞。首先,由學生自己看圖,描述圖中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點,思考這些人物現在和過去的區(qū)別,然后,組內交流,收集自己沒有發(fā)現的內容,再由組長指揮共同完善結論。在公開發(fā)布結論的同時注意收集其他小組的有價值的信息,各小組分與教師共同做出評價,評選出最佳小組。其間,組員自行對自己認為是新的詞匯進行學習和記憶。
任務二:聽對話,找到描述過去的語言特點,并練習使用。先共同聽對話,完成課本練習,思考所使用的語言特點;討論答案并思考得出的結論,且并得出最全面的結論;接下來,公開發(fā)布結論,利用其他小組的結論來補充不足;最后討論確定練習方式并實施。可以是每個人造幾句話,匯總后選出最好的若干句來進行發(fā)布,也可以全組根據所聽到的對話和上面的圖畫或者同學實際來編寫小對話,分角色練習并展示。在這一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信任和思考及活動空間,如有必要可對語法總結進行適當的補充,或對學生的練習進行合理的指導。
任務三:聽說綜合練習。全班共同聽對話,學生獨立完成練習,找到自己認為新的或需要特殊記憶的語言點;討論答案,交流體會,學習并記憶語言點;組內交叉對所給對話進行練習;共同創(chuàng)造新的對話,可以是一個或若干個,內容是利用所學的話題談論身邊的人,以組長為首,整理出成品,分工演練并彩排;各組展示本組精彩的作品,由教師和各組長共同評價,選出最優(yōu)秀的作品。
作業(yè)布置方面,要求學生復習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利用下一課的信息表采訪身邊的人并做好記錄并反思自己,與被采訪者的信息進行比較,做出報告。
從學生的學習形式來看,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并且發(fā)揮了自己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同時,在完成學習任務目標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現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特性、獨立性、體驗性和問題性的基本特征,學生通過發(fā)散式的、自由的設計方法并得以實施,實現了個性發(fā)展,也把學習和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且使學生的自學能力、評價方式和合作意識獲得了增強。這種模式下的英語課堂,能夠使所有的學生同時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活動量,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任務引領,小組合作”式的英語教學模式不僅把每個學生帶進了真正的學習情境中,使學生都進入學習者的角色,培養(yǎng)他們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還能較好地體現了“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目標,促進了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和合作力。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