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執(zhí)行重大任務的航空機載彈藥技術保障過程中,一直以來缺少通用的安全風險評估與分析方法用于指導部隊進行技術保障對策及特情處置預案的制定。本文通過分析海軍航空兵部隊目前在機載彈藥技術保障過程中安全風險評估現狀,深入研究影響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的因素,研究制定標準的風險評估分析流程,并提出部隊開展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措施建議,進一步提高執(zhí)行重大任務的機載彈藥技術保障能力。
關鍵詞:機載彈藥 技術保障 安全風險評估
中圖分類號:TJ4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c)-0076-02
隨著海軍轉型工作的不斷推進,海軍航空兵實戰(zhàn)化演練及應急保障任務不斷增多。海軍航空兵在參與重大軍事任務中,動用機載彈藥比較頻繁,在機載彈藥技術保障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實性因素,隱藏著潛在性風險,比較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開展機載彈藥技術保障的安全風險評估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地減少機載彈藥技術保障過程中各種事故的發(fā)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執(zhí)行重大任務的機載彈藥技術保障能力。
1 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的科學內涵與現狀
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是通過對機載彈藥技術保障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類別、概率、危險等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與評價,確定風險等級,提出規(guī)避或者降低風險的建議和應對措施,并合理制定針對性預案。
目前,部隊在開展重大軍事活動安全風險評估方面,還存在許多薄弱環(huán)節(jié)。從法規(guī)制度層面看,《安全條例》對安全風險評估單設一章,但是特定軍事活動和可操作性的安全風險評估標準還不完善。從理論研究層面看,安全風險評估的理論成果比較缺乏,基本處在“理論無專著、院校無??啤熧Y無專才”的狀態(tài)。從工作實踐層面看,一是有意識抓得少,思想認識上有偏差。二是有組織地抓得少,精力投入上有欠賬。三是有招法地抓得少,能力素質上有短板。海軍航空兵部隊在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方面,常因人員素質不高、組織方法不科學,導致安全風險評估存在較多問題。如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導致安全風險評估缺乏科學性;機關參與多基層參與少,導致安全風險評估缺乏指導性;組織頻率多深入研究少,導致評估質量不高;上級要求多基層落實少,導致上下脫節(jié)。因此,如何扎實有效地組織開展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防范重大安全事故,是擺在各級面前的一項現實而又緊迫的任務。
2 影響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的因素分析
機載彈藥技術保障是在一定環(huán)境內進行的,是由人、機載彈藥及各種設施參與的一個有機活動。任何一次機載彈藥技術保障任務都必須由專業(yè)技術人員完成機載彈藥的技術準備工作,還要由各種人員去完成諸如設備維護和后勤保障等一系列的組織指揮和后勤保障工作。這就可以看出,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就是一個由人、裝備、環(huán)境三大要素組成的復雜系統(tǒng)。加之這個系統(tǒng)還要有一套管理機構,因而影響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的因素也主要有四個:人、裝備、環(huán)境和管理四個基本因素。
(1)人的因素
這里所說的人的基本因素是指技術保障活動中各類人員的基本素質,主要包括思想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專業(yè)素質、管理能力等方面。
(2)裝備的因素
裝備因素主要是機載彈藥及其保障設備等機械方面的狀況。這些狀況對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機械故障對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的影響因素,還表現在由于載彈藥品質、性能等方面的優(yōu)劣對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的影響。
(3)環(huán)境的因素
環(huán)境是指進行機載彈藥技術保障過程中,影響和制約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的各種外部條件的集合體。影響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環(huán)境、保障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
(4)管理的因素
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協(xié)調機載彈藥技術保障中“人-機-環(huán)境”各個因素,以實現“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能夠達到最佳運行狀態(tài)。安全管理既有對參加機載彈藥技術保障活動的各類人員的管理,又有對裝備設施的維護、使用的管理;既有對組織與實施載彈藥技術保障方面的安全管理,又有對各種保障與環(huán)境的安全管理。
3 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的流程分析
安全風險評估的基本步驟包括:危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制定安全應急預案、綜合評價等五個階段。
(1)危險識別
危險識別主要是對機載彈藥技術保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危險進行識別,并將這些危險按照危險程度排列出清單,以便對主要危險進一步分析和提出相應的控制方案。
要做好危險辨識,一般應該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開展:
①根據已經確定的具體機載彈藥技術保障任務,確定分析對象和范圍,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
②組織召集有關方面專家參加的危險識別會(或以調研、座談等其他形式),通過發(fā)揮想象,系統(tǒng)的對危險進行識別。
③根據機載彈藥技術保障任務類型選擇適當的分析技術初步分析事故的潛在原因、發(fā)展過程、影響因素、最終后果等。
④對識別的危險進行排序,可利用各類事故不同后果出現頻率的數據和專家的判斷對每一類危險的結果和頻率進行評估,也可根據頻率值和可能的結果按照嚴重程度從高到低進行排列;③可采用風險矩陣對危險排序。
⑤對將要作進一步評估的危險,進行從開始發(fā)生到最終結果全過程的描述。
(2)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就是對機載彈藥技術保障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作定量化處理,對所有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作重要程度的分析,分析可能造成的損失及事故可能發(fā)生的等級,以便確定安全工作的重點。
風險評估階段可以參考以下步驟進行開展:
①確定要分析的風險類型和風險的度量單位;
②建立分析模型和作出基本假定,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風險貢獻樹、FTA、ETA或其他形式的分析模型;
③通過量化風險貢獻樹或通過事故數據統(tǒng)計分析確定各種事故類型風險的分布和影響風險的各種因素;
④識別和評估高風險區(qū)和影響風險的主要因素的同時,分析現行規(guī)范對高風險區(qū)和影響風險的主要因素的作用和有效性;
⑤用適當的方法計算各種風險值。一般常用潛在的人命損失表示對人員的風險;
⑥選用適當的風險標準進行比較,評價說明所分析的風險結果所屬范圍,即“可以忽略”、“不可容忍”、“合理可行的低風險區(qū)”。
(3)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主要是在危險識別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針對具體評估出的危險因素,采取諸如加強安全管理、提高彈藥維護質量和維護人員的素質、完善規(guī)章制度等安全防護措施,消除危險因素和隱患,控制和減少潛在的事故,提高機載彈藥技術保障的安全性。
風險控制階段可以參考以下步驟進行開展:
①集中考慮需要控制的風險區(qū)域;
②根據識別出的可能風險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③將安全防護措施分組形成實際可用的風險控制方案,即形成規(guī)范要求或規(guī)范修改方案;
④識別出受所選風險控制方案影響的有關方面;
⑤必要時,通過風險貢獻樹分析重新評估每一實際可行的風險控制對案的風險。
(4)制定安全應急預案
安全應急預案在確認殘余風險后,根據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件制定應急響應程序,建立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的應急專家組,制定可充分發(fā)揮應急專家組作用的應急組織結構和應急處理流程,并參考安全事件發(fā)生之后的應急響應結果,酌情修改安全策略。通過制定安全應急預案,確保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應急預案從安全保障的角度出發(fā),應該考慮到應急保障的組織機構、應急事件、應急響應過程、保障措施、應急信息的發(fā)布、后期處理、應急預案的培訓等方面的內容。
(5)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主要是對整個機載彈藥技術保障任務作出危險等級的綜合評定,在對每個危險因素進行量化分析的基礎上,使用不同的評估方法,綜合計算頂上事件概率,進行概率安全評估;與既定的安全指標或標準進行比較,判明該任務所具有的安全水平,為進一步改善和提高安全性打好基礎。
4 開展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措施建議
(1)科學確定風險評估的目的和內容,把握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的重點。
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的目的在于預測和控制機載彈藥技術保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制定應對風險預案,明確風險發(fā)生后應采取的補救措施。風險評估的內容,即“評什么”,集中體現在風險評估的指標體系上,指標體系是否科學將直接影響著評估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在設計指標體系時必須突出針對性,不能脫離具體技術保障任務泛泛而談,更不能把某一任務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簡單地套用到另一任務的安全風險評估中來。
(2)靈活選擇風險評估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的質量。
對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實際上就是運用概率統(tǒng)計的方法對機載彈藥技術保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結果進行相關的統(tǒng)計分析與計算。因此,要積極借鑒和學習企業(yè)與外軍風險評估的方法技術,并根據評估對象的特點和技術保障的任務,靈活選擇技術檢測、模擬試驗、專家論證、綜合分析等方式,積極采取層次分析(AHP)、BP神經網絡、模糊綜合評判、灰聚類、數據包絡分析(DEA)等建模方法構建安全風險評估模型,通過模型來分析、預測和計算風險等級、風險指數,為指揮員制定風險應對預案、做出決策提供科學的參考數據。
(3)積極探討風險評估的模式和機制,確保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的實效。
科學、高效、嚴密的組織實施機制是機載彈藥技術保障安全風險評估的重要保證。一是建立風險評估的領導機構。無論是常設還是臨時風險評估領導機構,都要嚴格按照風險評估的標準和要求,組織領導風險評估。二是完善風險評估的實施辦法。要堅持事前評與事中評相結合,要堅持總體評與專項評相結合,要堅持評估與檢驗相結合,不斷提高判定事件概率的準確與客觀程度,積累評估經驗。三是形成風險評估的責任機制。承擔重大軍事活動的機載彈藥保障任務必須實施科學的風險評估,各級領導要增強風險評估的意識,逐步形成風險評估文化,把風險評估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周經倫,龔時雨,顏兆林.系統(tǒng)安全性分析[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5.
[2] 徐廷學.新研導彈裝備實施綜合保障的風險管理.飛航導彈,2000,04:35-37.
[3] 麻全士,鞏永校,劉國慶.淺談彈藥修理安全管理工作.兵工安全技術,2000,4:38-40.
[4] 楊征.扎實抓好重大演訓活動風險評估的幾點做法.華南軍事,201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