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語言是不同文化的反映。英漢兩種語言,由于受思維方式的影響,在選詞,造句,語法結(jié)構(gòu),段落篇章方面都存在差異,在英語寫作中,應該認識到這種差異,并去避免受漢語思維方式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思維方式;英語寫作
作者簡介:何源,男,渭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主要從事語言學及跨文化交際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8—0—01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語言是不同文化的反映。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來看,由于歷史背景,生活方式,價值觀等的不同,不同的民族會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那么作為其表達形式的語言,在表達方面也就存在差異。在語言學理論將母語對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所產(chǎn)生的影響稱之為語言的正遷移和負遷移。在對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盡力去避免語言的負遷移影響。在英語寫作中,由于漢語式思維的影響,會導致所寫的文章不太符合英語的思維和表達方式。主要存在在以下方面
1、在用詞方面
詞匯是英語寫作中的基本單位,中英兩種語言在詞匯的用法方面也存在著差異。英語用詞比較泛化,而中文則相對具體化。在英語中make,do have等詞便是英語中常見百搭動詞,如在漢語中要表達,沏茶,吃飯 ,就有可能表達不出make tea, have dinner, 在寫英語作文時,我們需要進行的往往就是逆向思維即從源語言中文轉(zhuǎn)化為目標語言英語。因此,在背誦單詞時,要多做類似的逆向思維,這樣便可以在中文和英語中搭建橋梁,并做到轉(zhuǎn)換自如。其次在考慮詞義時,要考慮單詞使用的語境,如將“從外國進口”表達為:Import from abroad, 漢語不怕重復,而英語怕重復,import 本身就包含了“從外國”的含義,這句話明顯是照著中文的句子未加思索地進行翻譯了。英語中的一些典型的不搭配如,marry和with ,although和but等。
2、在句子的表達方面
由于中西思維的差異, 中文和英文中句子的結(jié)構(gòu)有很大差異,英語主要是以“主謂結(jié)構(gòu)”為主,然后通過常見的五種基本句型來對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進行闡釋。在進行闡釋的過程中,常用的基本結(jié)構(gòu)就是主謂機構(gòu),首先在主語的選擇方面,由于漢語注重思維的主體性,常用人稱詞或者人作主語,來說明人對事物的影響,而英語則多用客觀事物對人的影響和作用,所以對于同一個事件的描述,英漢兩種語言的表達上就存在著差異。受此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的影響,在時態(tài)的選擇上,漢語多用主動語態(tài),而英語則多用被動語態(tài)。例如: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re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這個句子有三個被動:...is imagined..., ...be compared..., ...be required...。第一個被動的后面有動作的發(fā)出者,這種被動有時只要把動作發(fā)出者提到前面就可以變成主動: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many imagine that...。
其次在修飾語和中心詞方面,也存在差別,英語的修飾語,如介詞短語、動詞不定式、分詞、定語從句等皆放在被修飾語的后面;而漢語的修飾語無論長短、繁簡,皆置于被修飾語的前面。體現(xiàn)了直入與螺旋的不同的思維方式。例如I believe your words about the thing that happed yesterday.漢語表達為“我相信你所有的有關(guān)昨天發(fā)生的事情”,修飾語在前,中心詞在后,而英語則是中心詞在前,修飾語在后。
3、在語法結(jié)構(gòu)方面
語法結(jié)構(gòu)是語言的規(guī)則,有些是約定俗稱的,中英文在語法結(jié)構(gòu)方面存在著差異,這樣我們在英文寫作中就應該注意這些差異。中文的語法結(jié)構(gòu)相當于“竹形結(jié)構(gòu)”,非常強調(diào)詞與詞間乃至句與句間的對仗與工整,并且很難看出結(jié)構(gòu)中的重心所在。但是英語的語法結(jié)構(gòu)則是“枝形結(jié)構(gòu)”,強調(diào)主干(即句子重心)與樹枝(即次要內(nèi)容)之間的轉(zhuǎn)承與銜接,由此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分詞、從句與介詞做枝形的伴隨,這就體現(xiàn)在英文的表達方面,常用長句子,從句,漢語的表達方面則常用短句子。
4、在段落篇章方面
在段落篇章方面,英文篇章,一般都采用直線型的形式,尤其是說明文和議論文,更是一般到具體的一種方式式的。英語篇章是a writer—responsible pattern, 即作者在篇章中的開始就開門見山,一開頭就直接點明段落的主題句或全文的中心思想, 即亮明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看法等;或者以引言開門,即“首先用一個熟悉的事實、觀點、故事、引言等開頭,然后直接見到作者全文的觀點思想”。這就反映在我們寫作中主體句往往在段落的開頭或者結(jié)尾出。
而在漢語表達方面卻不是這樣我們聽評書常說,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這個就是漢語式的思維,很認可這種壓軸戲、抖包袱式的方式。而在英語寫作中,我們則需要去認知這些差別,去避免這樣的寫作方式
總之,英漢兩種語言,由于受思維方式的影響,在選詞,造句,語法結(jié)構(gòu),段落篇章方面都存在差異,在英語寫作中,應該認識到這種差異,并去避免受漢語思維方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潔. 淺析中式英語.文教資料.北京;外研社,2001
[2]、陳三東. 中式英語特點淺析.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15期
[3]、 涂傳娥.大學英語寫作中的“中式英語”及對策.河西學院學報.2003年183期
[4]、王碧穎. 簡析中式英語.長沙大學學報.2008年188期
[5]、 王墨希.李津 中國學生英語語篇思維模式調(diào)查.北京;外研社.2006
[6]、章國軍. 透視中式英語.韶關(guān)學院學報. 200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