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大量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新詞應運而生。這些新詞帶有中國制造的標簽,反映中國特有的社會現(xiàn)象,且受到了外媒和國人的廣泛認可和青睞。本文從概念整合的視角簡要闡釋中國制造的英語新詞的認知機制。
關鍵詞:英語新詞;中國制造;概念整合
作者簡介:鄒妮(1985.12-),女,陜西西安,西安工程大學,助教,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2-0143-02
1、引言
近年來,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中國特有的現(xiàn)象,許多“中式英語”甚至中國專屬的英文詞匯已悄無聲息地進入人們的生活。通常,這一現(xiàn)象被大家忽視,即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頻頻用到該詞,但通常不會將其與之背后所隱藏的整個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殊不知這些中國制造的英語新詞已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詞匯,成為人們?nèi)粘1磉_的一部分。因而,我們有必要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新詞的產(chǎn)生及意義構(gòu)建。80年代以來,認知語言學的興起為新詞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本文從概念整合的視角簡要闡釋中國制造英語新詞的認知機制。
2、何為“中式英語”
本文中所指“中式英語”,其內(nèi)涵已發(fā)生了變化,原先的“中式英語”被人當做笑柄,如“watchsister(表妹)”、“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人山人海)”等中式英語弄得老外云里霧里,不知所云。而如今的外媒涉華報道中,頻頻摻雜“中式英語”及中國專屬的英文詞匯,這一現(xiàn)象慢慢讓老外覺得“中國制造”的英語很有意思?!爸惺接⒄Z如今正猛烈地沖擊著英語詞匯庫,美國‘全球語言監(jiān)督’機構(gòu)的報告顯示,自1994年以來國際英語增加的詞匯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到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尹曉琳,2012:7)。
“2010年,中式英語‘ungelivable (不給力)’風靡網(wǎng)絡,似乎標志著一個從‘中國人背英語單詞’到‘中國人造英語單詞’的跨越性時代拉開帷幕?!都~約時報》稱此事非??帷保ㄒ鼤粤?,2012:7)。如將Chinese 和consumer合并成“Chinsumer”,意指出國旅游時揮金如土的中國購物狂?!癮ntizen”是一個基于中國目前年輕人住房難、買房難的現(xiàn)狀而合成的詞,該詞的意思很容易猜出,即“蟻族”。類似具有中國特色的專屬詞還有Chinawood(中國塢),意指正在發(fā)展的中國電影業(yè),leading dragon(領頭龍)用來表述中國經(jīng)濟在全球的地位,peking pound (北京鎊)即中國人所花的英鎊(尹曉琳,2012:7)?,F(xiàn)實生活中類似的“中式英語”還很多,且越來越豐富,源源不斷地擴充英語詞匯庫。
3、概念整合
概念整合是認知語言學的重要理論,該理論是在心理空間理論的基礎之上發(fā)展而來的。G.Fauconnier(1994)的《心理空間:自然語言意義建構(gòu)面面觀》一書的問世標志著心理空間理論的創(chuàng)立。隨后,F(xiàn)auconnier和Turner在心理空間理論的基礎上提出和發(fā)展了概念整合理論。他們的專著《我們思維的方式》是心理空間和概念整合理論的集大成之作,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了心理空間和概念整合理論的內(nèi)部架構(gòu)和制約原則(Fauconnier Turner, 2002)。簡單地說,概念合成就是將兩個輸入心理空間通過跨空間的部分映射匹配起來, 兩個輸入空間之間共有的相似的結(jié)構(gòu)被投射到第三個空間即類屬空間;源域或目標域部分地投射到第四個空間,即合成空間。這四個心理空間通過投射鏈彼此連接起來,通過組合、完善、擴展這三種整合運作就構(gòu)成了一個概念整合網(wǎng)絡(王正元,2009)。
4、中式英語的認知語義構(gòu)建
概念整合理論作為認知語言學的主要認知機制,對我們理解新詞的產(chǎn)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中筆者將以幾個典型詞匯為例,對其語義建構(gòu)進行分析。
“Ungelivable”意為“不給力”,該詞的語義構(gòu)建進行了兩次整合,第一次為gelivable的整合,第二次整合形成ungelivable。在英語中,-able為形容詞后綴,可附于某些動詞后,將其轉(zhuǎn)化為相應的形容詞,意為可以或者能夠**的,如washable (可洗的),eatable (可食用的),portable (可攜帶的)等。通過某些詞綴來衍生出與原詞意思相關的詞,是英語構(gòu)詞的主要方式之一,即構(gòu)詞法,該構(gòu)詞法以其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不斷豐富我們的詞庫。后綴-able已形成一個定式,一個規(guī)則,置于學習者的大腦中。對于大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來說,-able作為后綴,該構(gòu)詞形式已形成了輸入空間I,存在于我們的大腦中。根據(jù)我們的認知,這一空間包括:后綴、形容詞、可……的?!敖o力”表示給勁、帶勁的意思,在2010年世界杯期間,“給力”開始成為網(wǎng)絡熱門詞匯,該詞形成了輸入空間II。兩個輸入空間即給力(geli)和后綴-able所表征的特征被投射到合成空間,形成gelivable這個新概念,至此,完成了第一次整合。而第一次整合的結(jié)果gelivable形成了第二次整合的輸入空間I,同樣,前綴un-在英語構(gòu)詞法中表示否定意義,將原詞轉(zhuǎn)化為反義詞,故前綴un-在此形成了輸入空間II,兩個空間所表征的特征以同樣的方式被投射到合成空間,形成了ungelivable(不給力)這個新概念。
再以“裸現(xiàn)象Naked Phenomen”為例,近兩年,“裸婚”、“裸官”、“裸考”、“裸辭”等具有中國社會特色的各種“裸”現(xiàn)象,吸引了外媒的廣泛關注。美國某媒體稱,這些“裸”詞匯代表著在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中國青年中逐漸興起一股時代思潮,一種鼓勵追求自由和獨立的時代精神(尹曉琳,2012:7)?!奥恪蔽幕诰W(wǎng)絡的風靡始于2008年“裸婚”的流行,隨后,網(wǎng)絡上掀起了各種裸潮,如裸捐,即把特定范圍的個人資產(chǎn)全部捐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從微軟總裁的位置上退下,將自己名下的580億美元全部捐給梅林達·蓋茨基金會,被媒體譽為裸捐。裸辭,指還沒找好下家就辭職,不考慮后路,并于2010年底榮登中國流行詞榜首,成為繼“裸婚”之后在年輕白領中流傳最廣最快的詞匯!在各種“裸”文化流行的同時,該字的意義也發(fā)生了引申?!奥恪弊鳛榍熬Y,該構(gòu)詞形式形成輸入空間I,根據(jù)我們的認知,這一空間包括:現(xiàn)象、事件、沒有遮蓋、沒有任何外在修飾、沒有附加的東西等;但凡帶有此類性質(zhì)的事件,都可以和“裸*”聯(lián)系起來。某一社會事件或普遍現(xiàn)象,創(chuàng)造一個輸入空間II,類屬空間提取兩個輸入空間的共同組織和結(jié)構(gòu),并通過跨空間映射到合成空間,形成了各種裸文化,如“裸考”,即事先不做準備,只憑信心就去參加考試;留學生們也可以在沒有任何職業(yè)規(guī)劃的情況下回國,視為“裸歸” 。還有高官會做出“裸退”的決定,意味著在退休后不擔任任何的榮譽職務。從上面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輸入空間I, II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彼此之間通過共同的元素,進行連接形成類屬空間,然后通過類屬空間有選擇的映射形成新的概念合成,經(jīng)過最終的組合、完善和擴展投射到層創(chuàng)結(jié)構(gòu),形成新詞和新語句,每個空間都是系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
5、結(jié)語
概念整合理論為我們理解新詞的意義構(gòu)建過程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本文僅從認知角度以ungelivable和裸現(xiàn)象為例對某些中國特色的英語表達的構(gòu)建進行了簡單的分析,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使之完善深入,但語言的意義建構(gòu)必然離不開人的創(chuàng)造性的認知操作。
參考文獻
[1]、Fauconnier, G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2]、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尹曉琳,英語新詞中國制造[J],青年文摘,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