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秋天,倘若有空閑,我總是要跟著父親去屋后的山林中撿板栗。山林的環(huán)境如仙境,叫人別有一番感觸,而父親彎腰撿板栗時的身影,更是縈繞在我心頭,揮之不去。
父親喜歡趁著風大點的天氣進山,風一刮,栗球就如小刺猬團般從樹上蹦下來。父親和我彎著身子,找尋那些藏在枯葉間、草叢中的板栗。有時我的手被刺到了,我一邊“哎呦”著喊疼,一邊用求助的目光看著父親??粗铱鋸埖谋砬椋赣H黝黑著臉,沒有給我任何同情,依舊自顧自忙著,只留給我不斷彎腰撿拾的身影。我知道父親是在用自己的耐心、細致、沉穩(wěn)和堅強給我做著無聲的示范。在吃了不少苦頭后我終于學乖巧了,但凡見到栗球,我都會先用腳掌踩上去,然后用點巧力把栗球上的刺踩掉,最后再用手小心翼翼地把栗殼掰開。有了經(jīng)驗后,我也可以和父親一樣,嫻熟地剝開一個個栗球。山林間,一前一后,一大一小兩個弓形的身影揀拾著板栗,收獲著快樂。
但這種熟悉的感覺卻在近幾年慢慢淡去了。
我不知道該怎么詮釋“牽掛”的含義,但我知道,寒風凜冽中,在他鄉(xiāng)的我會讓父親牽掛;甲流來襲時,我把學習耽誤了也會讓他牽掛。父親的牽掛一如他彎腰拾板栗時的身影,雖然沉靜、無聲,卻給我溫暖。
這一年的秋天分外的特別,冷意不經(jīng)意間就來了。早自習過后,我撥通了那個熟悉的電話號碼,父親似乎明白我需要什么,他什么也沒多說,只一句“我傍晚就來”,就輕輕掛斷了電話。
傍晚時分,下課鈴剛響,我飛奔向傳達室,遠遠地,我看到父親已在門口等候。父親踮著腳尖,伸長脖子,仔細地辨認著每一個從他跟前走過的學生,生怕漏掉我。當我走近他,父親的眼睛亮了,是他先迎了上來,塞給我兩個袋子。我終于又聞到了那熟悉的味道,沒錯,是板栗。這兩袋念想了一秋的板栗,不知跟著父親在寒風中輾轉(zhuǎn)了幾趟車,而它們現(xiàn)在就在我的手里。滿滿一袋板栗,我知道父親是揀拾了半晌的,不知道他期間有沒有被栗球刺到過。山林間,只有父親彎腰尋找的身影,而我在這個秋天里,只能守著書本,尋找著我的夢。
待我回頭,父親的身影已漸漸遠去,只留下板栗的清香,醉了我,氤氳了整個秋天。
點評
讀罷本文,一股“清”氣撲面而來:山林清幽,板栗清香,結(jié)構(gòu)清晰,感情清新。作者觀察細致,心思細膩,敘寫父親拾板栗和給“我”送板栗等事情,以“板栗”這一線索貫串全文,形散神聚,借物抒情,是一篇文筆優(yōu)美、情感豐沛的敘事散文。
【作者系湖南省瀏陽市第四中學194班學生,指導并置評:龔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