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縣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甕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p>
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shù)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問管仲曰:“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為社者乎?樹木而涂之,鼠穿其間,掘穴托其中。熏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涂阤,此社鼠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為勢重而收利于民,入則比周而蔽惡于君,內(nèi)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nèi)為重,諸臣百吏以為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jù)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p>
故人臣執(zhí)柄而擅禁,明為己者必利,而不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人臣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為社鼠而間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選自《韓非子》)
閱讀上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1.下面句子中黑體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或令孺子懷錢 懷:揣著
B.欲以明萬乘之主 明:曉諭
C.治國最奚患 患:禍患
D.內(nèi)間主之情以告外 間:窺探
2.下面句子中黑體詞,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為酒甚美/明為己者必利
B.而狗迓而龁之/樹木而涂之
C.熏之則恐焚木/吏不誅則亂法
D.人畏焉/主焉得無壅
3.下面六句話,分編為四組,全都是“干政亂國之臣”所為的一組是( )
①欲以明萬乘之主②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③出則為勢重而收利于民④入則比周而蔽惡于君⑤內(nèi)間主之情以告外⑥明為己者必利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4.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講“狗惡酒酸”的故事,意在說明國家若是有像惡狗一樣的人當?shù)?,有道之人就會避而遠之,得不到重用。
B.文章引用古代明君齊桓公和賢相管仲的對話,闡明治國最怕“社鼠”。以“社鼠”喻“邪枉之臣”是因為它們燒不死也淹不死。
C.“惡狗”“社鼠”把持國政,樹立威權(quán),蒙蔽君王,搜刮百姓,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作者于冷靜敘說中寄寓激憤,在詼諧中滿含尖刻的諷刺。
D.作者借用生活中淺近通俗的事例,因譬設(shè)喻,闡明道理,但在淺近中寓有深意,這就大大增強了論辯的說服力。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譯文:
(2)樹木而涂之,鼠穿其間,掘穴托其中。
譯文:
【楊世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