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七年級地理上冊為例,結合九年義務教育農村初中生的實際,對初中地理“活動建議”教學進行了研究。得到:活動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倡導的以“活動”為核心的一種新型教學觀和教學形式,也是當代地理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要給學生裝上“地理的頭腦”,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教師就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加強學習,革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理解《地理課程標準》中“活動建議”的意義和價值,把“活動”引入課堂,使教學內容活動化,努力把“活動”落到實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健康成長。
關鍵詞 地理教學 活動建議 農村初中生 教學改革
九年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規(guī)定“內容標準由標準、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活動建議”是為開展教學活動提供參考性建議,可根據(jù)教學實際加以選擇,也可以自己設計。這說明“活動建議”是地理課程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一輪地理教學改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度罩屏x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列出的“活動建議”有55條。這些“活動建議”形式多種多樣,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包括地理閱讀視聽活動、地理游戲活動、地理制作活動、地理觀察演示活動、地理情境模擬活動、地理信息收集交流活動、地理設計創(chuàng)作活動,以及地理課外活動等類型,涉及到自然、人文、經(jīng)濟地理各個領域,對于改革陳舊的地理教學模式,構建開放式的地理課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都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利用好這些“活動建議”呢?下文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七年級地理上冊為例,對初中地理“活動建議”的教學進行了研究。
一、地理“活動建議”,要與地理課程標準相結合
地理課程“標準”是學生學習地理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也是地理教學的目標,它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要求,有利于多角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
地理課程中的“標準”是以行為目標方式陳述的,它傳達的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信息,至于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達到什么樣的教學效果,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工作。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只要求學生達到知識與技能目標,教師采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其它目標則無法實現(xiàn)?,F(xiàn)代地理教學論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強調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通過“教學共同體”的共同努力,努力達到“標準”的要求。而“活動建議”是幫助教師從傳統(tǒng)教學方法轉變到現(xiàn)代活動教學的有效途徑。
地理“標準”中的“活動建議”是由教育專家、學者編寫出來的,它對我們從事地理教學的教師有指導意義,大多數(shù)“活動建議”包括有標準要求。如:在學習“大陸漂移假說”時,我事先安排學生仔細閱讀七年級上冊地理P36頁“偶然的發(fā)現(xiàn),偉大的假說”一文,用課前10分鐘,每組選一位學生講述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假說的故事,然后用5分鐘讓學生回答P37頁的問題,“從魏格納與大陸漂移說的故事中,我們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學生說:“我們要學習魏格納的觀察、發(fā)現(xiàn)的探索精神;”有的說:“要學習魏格納堅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弊詈蠼處熂右詺w納總結,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通過這一活動過程,既實現(xiàn)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又對學生進行了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科學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
現(xiàn)代教育要求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技能,尋找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期的教育發(fā)展的需要。認真學習地理“標準”和“活動建議”,并將二者結合起來,在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有利于學生的素質教育,達到活動育人的目的。
二、地理“活動建議”,要與課本內容相結合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藍本,是各種考試的重要依據(jù)。地理課本是專家、學者根據(jù)“標準”編寫出來的?!盎顒咏ㄗh”是地理課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二者結合起來,有利于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
如何把“活動建議”與地理課本有機結合呢?
根據(jù)我多年的地理教學實踐,可從課前、課中和課后結合。
課前活動,教師要事先把活動要求、活動目的告訴學生,讓學生預習教材,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活動,適用于新授課的導入,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求,引領學生向新的知識領域邁進。如:我上七年級地理上冊P19頁“從地圖上獲取信息”時,提前一周要求學生從家里、電腦里搜集各類地圖。上課前,學生把搜集到的各種地圖貼在教室后邊的墻上。我說:“同學們,你們把搜集到的各類地圖展示出來,很好!老師表揚你們!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課中活動,主要是為了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課前,教師安排學生準備活動所需的有關材料。如:七年級地理上冊P4-5頁制作地球儀,學生準備的活動材料是:乒乓球、鐵絲、膠布、橡皮泥等。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示范制作,然后讓學生按一定的方法步驟自己動手制作簡易地球儀?;顒咏Y束后,教師要進行總結評比,表揚做得好的學生,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議,讓學生自己改進。
課中活動,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成游戲。如:教學生看地圖,怎樣學會辨別方向。“有的地圖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jīng)緯網(wǎng),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定方向,進一步可以確定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盀榱俗寣W生牢牢記住地圖上的八個方向,讓學生在筆記本上畫一個十字,在十字上標出方向,然后,教師帶領學生起立做游戲,左手中指往上指,口中說“上北”,左手中指往下指,口中說“下南”,左手中指往西指,口中說“左西”,右手中指往東指,口中說“右東”,右手往前擊掌一下,口中說“東北”,右手往前再擊掌一下,口中說“東南”,左手往前擊掌一下,口中說“西北”,左手往前再擊掌一下,口中說“西南”。
課內活動給學生帶來了知識和樂趣,那么,課后活動又給學生帶來了什么呢?
課后活動,主要是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鞏固所學的地理知識,落實“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是對課內活動的補充和延伸。如:讓學生搜集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5種地形景觀的照片,參觀農村聚落,了解民族習俗,開展防震、防泥石流的演練活動等。
不管開展什么活動,都不能流于形式,為活動而活動,為游戲而游戲,一定要緊扣“標準”和教材,圍繞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精心設計,合理安排時間,認真組織,及時總結評比,這樣才能實現(xiàn)預先制定的教學計劃。
三、地理“活動建議”,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農村初中生,個別差異很大,智力水平也不一樣,眼界不夠開闊,知識儲備不足,但他們積極向上,思維活躍,希望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因此,教師在設計和選擇活動時,必須關注每個學生,使活動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使學生樂于活動。實踐證明,只有那些有趣味性、針對性、創(chuàng)新性、開放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動才是學生真正需要和感興趣的。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活動建議”進行重組整合,以多樣化的、新穎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充實地理課堂。
農村初中生,普遍具有吃苦耐勞的傳統(tǒng)美德,適合開展地理計算、繪圖、閱讀視聽、地理制作、游戲等活動。如“活動建議”中的“填繪全球海陸輪廓略圖”、“爭當世界主要城市天氣預報員”、“觀看地理錄相”、“角色扮演討論亞馬遜流域熱帶雨林的開發(fā)和保護問題”等。
農村初中的教學設施,雖然比起過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地理活動教學方面的設施還很少。教師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就地取材,為開展地理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活動中多多融入現(xiàn)代教育的元素,不斷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效益。
四、結論
活動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倡導的以“活動”為核心的一種新型教學觀和教學形式,也是當代地理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要給學生裝上“地理的頭腦”,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教師就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加強學習,革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理解《地理課程標準》中“活動建議”的意義和價值,把“活動”引入課堂,使教學內容活動化,努力把“活動”落到實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蔡靜.淺談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及有效對策[J]. 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 2012,20.
[2]曾學平.農村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反思[J]. 中學教學參考. 2012,33.
[3]陳亞平.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J]. 新一代:理論版. 2012,10.
[4]旦珍. 對初中地理教學策略的實踐與思考[J]. 新課程:教師. 2012,9.
[5]鄭永周. 談初中地理教學的方法[J]. 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1.
[6]吳寒. 研究性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體現(xiàn)[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9.
[7]勒春雷.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學反思[J]. 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 2012,21.
[8]王昭懿,唐勉.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地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初探[J]. 新一代:理論版. 2012,7.
[9]張新輝. 淺談農村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及建議[J]. 現(xiàn)代交際:下半月. 2012,8.
[10]王磊. 初中地理教學中應加強環(huán)境地理教育[J]. 文理導航. 2012,31.
[11]孟憲迎. 對初中地理教學的幾點淺見[J]. 新課標:教師.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