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文教師;學生;精神引領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09-0058-01
語文包羅萬象,包含著豐富的思想,有哲學、倫理、自然、人生、民族意識、思想方法等,凝聚著復雜的情感,如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愛國情、正義感、意志、氣質(zhì)等,體現(xiàn)著人性美、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科學美,其深遠的影響延伸到學生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影響著學生的一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其職責之一就是引領學生的精神成長。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教學實踐,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以充滿魅力的人格吸引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好比一架精致的樂器,要奏出美妙的旋律,必須把樂器音調(diào)準,而這樂器是靠教育者的人格來調(diào)音的?!倍嗄甑膶嵺`也告訴筆者,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它不僅能激起學生對教師的親近和崇拜,它還是師生之間心靈溝通、情感融匯的橋梁,是實施語文教育教學的前提。
為此,筆者在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營造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氛圍,例如,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莊子“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超然與曠達,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強烈的責任感和“內(nèi)圣外王”的積極進取精神等等,并率先力行,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以增強自身的人格吸引力,讓學生的眼中有“我”,心中有“我”。
二、以充沛的激情感染學生
語文教學是情感教學,它體現(xiàn)在課本與學生、教師與學生、課本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等多方面的情感交流上,通過體驗情感美達到進化心靈的目的。筆者在課堂上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感氛圍,通過自己的愛憎憂樂去感染、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逐步培養(yǎng)學生感覺豐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例如,教授《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時,筆者先用一段抒情性的導語將學生帶入授課所需要的情境中,接著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角色,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把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對“父親的深情”通過聲音表達出來。然后,向?qū)W生敞開自己的心扉,談自己的爸爸給筆者留下的深刻記憶,談少不更事的自己又如何因為“壞脾氣”傷害了爸爸的心,筆者內(nèi)心的愧疚還在繼續(xù)。此時,筆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者,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與學生平等地存在于課堂的感情磁場中。學生_在傾聽中,引起了自己的記憶與聯(lián)想,也紛紛打開自己的情感大門,開始暢談自己與親人的交往、矛盾與后悔。在這樣的課堂中,筆者所關注的不僅是語文知識的有效傳授,也不僅是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與碰撞。
三、以高遠的視野指導學生
孔子在《論語·先進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中,對前面三個發(fā)言的弟子所述之“志”,表現(xiàn)出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而對曾皙的“志”大加贊賞,因為前面三人都是談有關治理國家的政事,是一般領導的所想所為,而曾皙所敘側(cè)重于社會教化:一群謙謙君子和稚氣未脫的少年穿著色彩斑斕的衣服,長幼有序,神態(tài)歡娛,在明媚的春天,來到河邊,大家讓清澈的河水洗掉身上的污垢,在自然的懷抱中蕩滌心靈的塵埃,在內(nèi)心虔誠祈禱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這是一個“領袖”型人的高瞻遠矚。
當今世界,短視行為隨處可見,也影響到語文教育上,人們重考試的結(jié)果,輕教學的過程;重語文的工具性學習,輕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筆者常??吹讲簧偾嗌倌昴樕仙倭藥追旨冋?,而厚厚的眼鏡下遮掩著人文的單薄與缺失。語文教師的使命就是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人生充滿勞績,但仍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筆者在教學中,盡量避免使用刻板、注入式的教學語言,多用人性的、詩化語言;在教學模式上,盡量避免封閉與灌輸,多用開放、啟發(fā)與自由模式;在組織語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語文中學習生活,在生活中提煉思想和感悟,做一個胸懷開闊、志向高遠的人。
總之,語文教學中反映著人類社會的事、情、理、志,負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語文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語文教育育化心靈的作用,以巨大的人格魅力、充沛的激情、高遠的意識引領學生的精神成長,實現(xiàn)新時期語文教育教學的高質(zhì)量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