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課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重認知輕情感、重結構輕創(chuàng)新的傳統(tǒng)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v觀當前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的現狀,筆者認為,必須對德育課教學進行改革,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德育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德育課 教學 實效性
中等職業(yè)學校在招生時受到現實條件和各種客觀因素影響,生源文化素質相對普通高中的學生有一定的差距,學生厭學現象比較普遍。由于德育課給學生枯燥、無味的感覺,所以在德育課上這種厭學表現尤為突出。在新課程背景下,德育課的教學改革只有朝著給以學生新思路、新見解、新信息的方向努力,才能打破那種陳舊的思維屏障,煥發(fā)活力和增強魅力,使學生樂于接受德育,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從而真正提高德育課的教學實效性。筆者通過長期教學實踐,認為在教學中運用以下幾個“點”,可有效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
一、巧設“切入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所謂切入點就是導入課題。巧妙而引人入勝的課題導入,可以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奠定堅實的基礎。筆者任教的是計算機班。在講授《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要善于把握機遇》這一內容時,筆者通過節(jié)首的“案例故事”導入本課,分析小陳的成長歷程。小陳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yè),由于家境貧寒,學習一直很努力,剛進入學校他就確定了自己的目標:開一家自己的公司。為了積累相關經驗,小陳除了學習專業(yè)課外,還選修了市場營銷、企業(yè)管理等方面的課程,為將來開一家自己的公司做著各方面的努力和準備,最后如愿以償。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討論,為實現職業(yè)理想,我們現在應如何努力?最后教師總結:一個人在平時多積累,做好充足的準備,當機遇來臨時,才能抓住它,取得事業(yè)的成功。這種形象生動、由淺入深、有理有據的課堂導入,找準了學生的思維切入點,不僅使教學效果有了質的飛躍,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情感。
二、結合社會“熱點”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在教學活動中,德育課的內容不能僅限于課本知識,要善于把社會熱點與理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內容能緊扣時代脈搏,富有時代氣息,這樣才會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增強教學活力。德育課教學要與時俱進,要有時代烙印,如結合熱點開展向每一年度的感動中國和感動福建人物學習,向身邊先進和模范人物學習的活動,給學雷鋒活動賦予新的時代內容,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筆者在講《維護社會主義法治尊嚴》這一課時,就結合中共中央決定對嚴重違法違紀的原中央政治局委員薄某予以立案調查,公安機關對其妻子涉嫌故意殺人予以刑事拘留的案例。筆者適時地拓展學生思維,提出一個問題“中央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其配偶的違法違紀的態(tài)度,說明了什么?”學生個個興趣驟增,爭相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表明了黨中央從嚴治黨的決心,在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和凌駕于法律之上的特權,我們應該自覺維護法制的尊嚴……在案例的選擇上最好用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在上“國家的宏觀調控”課時,其中講的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任務和手段,只是理論的東西,只有讓學生通過耳聞目睹的社會現象才能把這些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把知識轉化成各種能力,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也就是學生所希望的結果。
這種結合社會熱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維,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可以討論,可以聊天,可以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生積極思維提供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和機會。因此,德育課更應該要求教師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學習不是負擔,而是人生成長的需要,是走向社會前的必修課,是感受成功獲得知識的過程,使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確立課堂教學“支點”,運用有效教學方法
德育課堂教學中的“支點”一般表現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關鍵點。因每一課、每一章內容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我們可以將教學重點和關鍵點作為支點,以支點為突破口,運用有效教學方法教學,就會游刃有余,舉重若輕。例如,在《職業(yè)道德是職業(yè)成功的必要保證》一課“愛崗敬業(yè),立足崗位成才”一節(jié)的教學中,筆者通過案例分析法,展示發(fā)生在身邊愛崗敬業(yè)的具體事例,讓學生明確愛崗敬業(yè)是職業(yè)道德的基礎和核心,從而突出“樂業(yè)、勤業(yè)、精業(yè)”這個支點。通過結合學習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將“樂、勤、精”的要求落實到專業(yè)學習當中,培養(yǎng)學生樂學、勤學、精學的品質。通過小組討論,探究將樂業(yè)、勤業(yè)、精業(yè)落到實處的切實可行的方法。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收集與自己所學專業(yè)相關的職業(yè)領域中,樂業(yè)、勤業(yè)、精業(yè)的模范事例,明確自己以后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到樂業(yè)、勤業(yè)、精業(yè)。在講授人生選擇這一內容時,為使學生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生選擇的特點和基本原則這個教學重點,可以運用“創(chuàng)設情景”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留下這樣的問題準備討論:面對“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與“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這兩種人生目的,你作如何選擇?你能否“自由選擇”?一個班級的學生在第二次上課就這兩個問題進行討論時,全班有95%的學生都認真地作了準備,其中三分之一的學生爭先恐后地上臺發(fā)表自己見解,提出了五六種不同的觀點。通過思考辯論、分析比較,大家開闊了新思路,對這兩個問題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傊?,靈活地運用有效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知識,受到教育。
四、發(fā)現學生“閃光點”,誘發(fā)內在潛能
傳統(tǒng)的德育課教學中以單一的考試成績?yōu)槲┮粯藴实慕虒W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在個性和潛能上的差異,容易傷害一些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要想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必須改進德育課的考評方法。德育課教師要確立“關注差異、人人成才”的評價觀,“成績單”要變成“評價單”,不要過分追求知識的完整性、準確性,大力提倡開卷考試,深入開展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主要測評學生的現有學習成績和發(fā)展成績,應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強弱和個性特點,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盡量發(fā)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充分肯定其特長。在教學中,哪怕學生對問題的回答只有一點是正確的,教師也要加以肯定。這樣,學生的自尊心就會樹立起來。如果學生認識到只有微小進步,就能得到老師對他的肯定,他們就會努力表現得更好,以得到老師的賞識,從而增強其培養(yǎng)良好行為的意識。比如可以使理論考核占30%,如小測驗、小論文等,主要考核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參與活動占20%,主要考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表現,努力使各層次學生在相應的評價體系中得到充分發(fā)展;卷面成績占50%。我們教師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閃光點,及時地賞識,樹立學生的信心,從而誘發(fā)其內在的潛能。
五、觸動學生“燃點”,達到情感共鳴
“燃點”就是“著火點”,可燃物體達到著火點時,就會燃燒起來,在燃燒中發(fā)出光和熱。實際上,坐在我們教室里的每一個學生都是能發(fā)出光和熱的好材料,只是我們的教師應找到他們的著火點。教師面對問題學生,應當充分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進行欣賞教育,應當與他們心靈溝通,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以無限的真情與厚愛去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友誼,成為他們課堂上的良師,教室外的益友,以自身的烈火去碰觸他們靈魂上的著火點,讓他們燃燒起來。筆者在上《弘揚法制精神,建立法治國家》這一課時,為引入課題,向同學們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試想,沒有法律保護的社會將是什么社會?如果沒有法律約束,你最有可能觸犯法律的行為是什么?”話音剛落,一個令所有教師都頭疼的問題學生突然搶答到,他最想殺死欺負別人的人,他的回答引來了哄堂大笑。筆者沒有批評他,而是肯定他有思考且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并贊賞其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以后只要增強法律意識、加強文化和道德素養(yǎng),就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一適時的鼓勵,讓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自己并沒有被邊緣化,增強了學好專業(yè)技能和文化知識的信心。后來,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其上課發(fā)言多了,作業(yè)也比較認真了,就把他的作業(yè)進行張貼。對于這位學生其他方面的進步,也在班上進行表揚。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真的燃燒起來了,期末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幾年過去了,這個孩子現在已從學校畢業(yè),成立了一個裝潢公司,事業(yè)上取得了成功。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地尊重學生,點燃他們自身熱情的火焰,讓他們發(fā)出應有的光和熱。
總之,德育課教學可以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樹立新的德育教學觀念。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德育課空洞、枯燥,而會在平等、輕松、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學習,在知識、能力和覺悟方面都有所收獲,切實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六部門出臺加強中職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教職成[2009]11號)[N].中國教育報,2009-07-02.
[2]練崇潮,汪水英.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探討[J].教育探索,2009(12).
[3]秦春華.情感目標:從虛浮走向真實[J].中學政治及其他各科教與學,2009(9).
(作者單位:福建省連江職業(yè)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