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比重,肩負著教給學生基本的拼音字母、最簡單的漢子教學、最簡單的組詞、最簡單的造句,這些都能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所以,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如果還是采用原有的教學模式,就會使得學生變得不適應現(xiàn)今社會,為了知識而死記硬背,這不是我們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宗旨。提高課堂實效,抓住學生特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
關鍵詞: 興趣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 教材 生活實例 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焙茱@然教學的目的是向?qū)W生源源不斷地輸送知識。僅僅是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而學生只是毫無目的地聽,將達不到教學目的?,F(xiàn)今古板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學生的主動參與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條件。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小學語文中尋找到樂趣呢?興趣教學是使學生學好的重要方法。
一、從教材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材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教師對教材的分析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如在教學二年級語文課本《坐井觀天》時,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做人不能太短淺,做事要全面思考,不能太局限于哪一個方面。而對于小學二年級來說,這些現(xiàn)象學生很顯然是不能總結(jié)出來的。如果直接告訴學生,他們就很難接受。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要求學生親身體驗:首先讓學生從窗子里往外看東西,并將看到的東西說出來;接下來又叫另一名學生到外面觀察事物,將結(jié)果記下來。之后讓兩名學生進行比較,看誰看的東西多。這樣在教師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學生就能夠輕松地掌握本文的中心,并能夠掌握重點。
二年級小朋友生來好動,集中注意力往往達不到十分鐘。但在講授重點的時候,學生走神就會記不住重點,所以為了強化學生記憶,讓學生在課堂上輕松地學到知識,讓學生記住字母的寫法,我在教學字母的時候,給學生編排了一首字母歌:小馬跑步ddd、尾巴向下ppp、大公雞大叫ooo等,學生在聽的時候還在口中學著馬的跑步聲,這樣學生為了學會模仿馬的跑步聲就更加用心了。當然,為了抓住重點地教學,我還在課前將單元與單元相銜接的要點找出來,找到課與課之間的相似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輕松。
教師不僅要探究課文中的內(nèi)容,了解編者將之編入書本的目的,更要了解作者的想法,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小學生對身邊的一切都是感到新鮮的,只要教師多加探究課本,那么,小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更加愉悅,小學語文教學會更加精彩。而且學生會對教學的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主動學習。
二、用生活實例激發(fā)學生興趣
語文知識無處不在,尤其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是教科書上的范例。如六年級《少年閏土》:“藍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边@里的景色描寫,可以說很多學生都觀察過,卻沒有描寫過。所以我在教學本文的時候這樣說,西瓜地是碧綠的嗎?學生在想,西瓜是碧綠的,于是在晚上觀察是不是真的。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就會對課文更加了解,這樣學生動起來了,那么教學的內(nèi)容就不難理解了。教科書中所有事物都來源于生活,只要學生觀察生活,留神生活,語文知識就會迎刃而解。學生參與課堂體驗生活,運用知識滲透生活,這就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再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的《學會看病》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縮影,看病是很常見的事,但我們都需要爸爸、媽媽領著,甚至是自己坐在那里等著,一切有父母包辦。學習了這篇課文,學生就會或多或少有些啟發(fā)了。并讓學生當父母生病的時候該怎么做?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幫爸爸、媽媽抓藥、倒水。生活中的小事與課文中的相結(jié)合,學生就會更加容易接受。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沒有生活就沒有文字編纂的文章。教學更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學到知識,用知識化解困難。只要將知識融入生活,學生就會更加發(fā)現(xiàn)知識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產(chǎn)生興趣。
三、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興趣
結(jié)合小學生的發(fā)展順序,讓學生發(fā)揮喜好——好動。小學階段學生還沒有將學習放在主要的位置上,所以我們在教學時要完全將活動帶入課堂,讓學生在玩中獲取知識。如教學三年級的《神筆馬良》時,我讓兩名學生分別來扮演馬良和財主進行表演,學生開始有些羞澀,后來則越來越大方。學生能夠逼真地表演出文中的內(nèi)容,可以試想,對文章內(nèi)容還不理解嗎?語文教學就是實踐性教學,離開學生的參與實踐,就會束縛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活動是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學生參與是發(fā)展興趣的關鍵。學生能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如在教學三年級的課文《六個二兒子》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發(fā)現(xiàn)效果很好,學生模仿很像,還能加入自己的表情和動作。之后我對他們進行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他們自從我布置完要求分角色朗讀后就讀了不止10遍??梢妼W生為了表現(xiàn)自己,都很用心,并且都能表現(xiàn)得很出色。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了,教學質(zhì)量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小學階段是學生認知、語言發(fā)展的階段,學生的能力能否提高,關鍵在于教師在課堂所用的教學形式是否合適,很多教師還在遵循古板的填鴨式教學,這就違背了新課標的要求。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有效地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將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
新課標要求小學生要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興趣教學既使得學生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又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形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趙景瑞.小學校語文教學:思想與藝術(shù).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3.
[2]帕克·J·帕爾默.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
[3]馬立,宋乃慶.名師轉(zhuǎn)變棘手學生的施教藝術(shù),2003.2.
[4]鄭杰.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