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解說
看到花朵在枝頭綻放,聽到水流的“嘩嘩”聲,感覺到清風拂過,嗅到清新的泥土味……也許就是那么一個偶然的瞬間,你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的世界原來是如此的美麗。那綠浪起伏的田園,那濤聲陣陣的叢林……自然中的一切無不輕輕地撥動著我們內心深處那也許埋藏了很久的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情懷。其實有些時候,我們不僅要用眼睛去觀察這一切,更要用心。心是一個生命的核心,有了一顆純潔的心,心中的“自然萬物”才會都富有生機?!白匀弧?,只有兩個字,但它卻是所有詞匯中包含的意義最廣的一個。它包含了整個世界,整個地球,整個宇宙。其實,它最本質的東西是我們對美的理解。面對自然,你能不發(fā)出由衷的贊美嗎?
美文在線一
槐花深一寸
□丁立梅
槐花開的時候,我抽了空去看。人生的旅途說長也長,說短也短,我們能相遇到的花期也有限,我不想錯過每一場花開。
槐花也屬鄉(xiāng)野之花。它比桃花、梨花更與人親,那是因為它心懷甜蜜?;ㄩ_時節(jié),空氣中密布它的香甜,讓你不容忽視。于是鄉(xiāng)下孩子的樂事里,就有這么一件,爬上樹去摘槐花。那也是極盛大的場景,樹上開著槐花,地上掉著槐花,小孩的脖子上、肩上落著槐花,口袋里還塞著一串串白。隨便摘取一朵,放嘴里品咂,甜啊,糖一樣的甜。巧婦會做槐花餅、槐花糖,吃得人打嘴不丟。家里養(yǎng)的羊,那些日子也有了口福,把槐花當正餐吃。
我來賞的這樹槐花,在小城的河邊。小城新辟了沿河觀光帶,這棵槐被當做一景從他處移植過來。其他樹種眾多,獨獨它,只一棵?!吨芏Y·秋官》中記載: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見天子時,分別站在那三棵槐樹下。周代的槐,有崇敬的意思在里面?;庇滞ā皯选?,是懷想與守望。我瞎想,我們小城移來這棵槐,是把它當做鎮(zhèn)城之樹的吧?
傍晚時分,光的影漸漸散去,黑暗漸漸加深,及至一樹的白也沒在黑里頭,天便完全黑下來了。
這時候,賞花變得純粹,周遭的黑暗做了底子,槐花的白跳躍出來,是黑布上繡的白花。 仰頭望向那樹白,心莫名被一種情緒填得滿滿的。說不清那情緒到底是什么。那一刻,時間停頓,風不吹,云不走,仿佛什么都想了,又什么都沒有想。這是人生的態(tài)度,我更愿意把它理解為本能,是由不得你的。
微笑。想起那首出名的山西民歌《我望槐花幾時開》。歌里唱:“高高山上一樹槐/手把欄桿望郎來/娘問女兒你望啥子/我望槐花幾時開……”盼郎來的女兒家,心焦焦卻偏不承認,偏把相思推給無辜的槐花:“哎呀呀,槐花槐花,你咋還沒有開?”這里的槐花,浸染上人間情思,惹人愛憐。
一對老夫妻,晚飯后出來散步。他們嘮嗑的聲音隱約傳來,如蟲子在鳴唱。他們走過我身邊,奇怪地看看我,并沒有停下他們的腳步。卻在離我有一段距離后,一個問:“人家在看什么呢?”一個答:“看槐花唄?!币粋€說:“哦,槐花開了呀。”一個笑答:“是啊,開了?!彼麄兊穆曇簦瑵u漸融入夜色里,融入槐花的甜里去,直至無痕。
我喜歡這樣的一問一答,不落空,相依為命。我愿意,老了時,也有這樣一個人陪在我身邊,聽我說一些可有可無的話,然后一一應答。這是最凡俗的,而又是最接近幸福的。
風吹,有花落下來。我撿一串攥手心里,清涼的感覺在掌中彌漫。白居易寫槐花:“薄暮宅門前,槐花深一寸。”我以為這是花落景象。古人尚不知花可吃,或者,知可吃而不吃,是為惜花。他們任由槐花自開自落,一徑落下去,在地上鋪了足有一寸深的白。真是奢侈了那一方土地,埋了那么多香甜的魂。
?。ㄟx自《瓶子里的春天》)
閱讀品鑒
文中,作者巧妙地借寫槐花將回憶、眼前、將來串聯(lián)起來,充盈其間的不僅有槐花無痕的香甜,而且有作者對幸福的謳歌,對生活的熱愛。本文語言優(yōu)美、細膩。如描寫黑暗中的槐花,“周遭的黑暗做了底子,槐花的白跳躍出來,是黑布上繡的白花”,生動的比喻,化靜為動,精彩傳神。
閱讀練兵
1.作者為什么說槐花比桃花、梨花更與人親?
2.“仰頭望向那樹白,心莫名被一種情緒填得滿滿的?!甭?lián)系全文,說說看這是一種怎樣的情緒。
3.文章寫槐花,卻又寫到山西民歌《我望槐花幾時開》,寫到一對老夫妻的嘮嗑,這些內容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4.作者說她“不想錯過每一場花開”,為什么?
5.賞析文中畫線句子。
美文在線二
秋的氣魄
□[日本]豐島與志雄
提起秋,人們會馬上聯(lián)想到紅葉。然而,我不能不說,紅葉和秋的本質相去甚遠。
從楓的紅到銀杏的黃,紅葉有著各種各樣的色彩。直接來自這些色彩的感觸和對深沉專注的秋的感觸,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呢。城市里也許不是這樣,只要踏進鄉(xiāng)間一步,你會看到山裾樹林的紅葉,田野稔熟的金黃的農(nóng)作物,紅彤彤地照射著日腳……當你一一抽出來單獨靜觀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毋寧說它們是屬于殘暑的,不在真正的秋的領域。
能給紅葉以秋的氣氛的,是紅葉中缺少活力的部分。
沒有活力的紅葉,經(jīng)一夜冷風,散落而去。只有這落葉才是真正的秋之物。從飄落到庭院的一枚桐葉,到林中飛舞的無數(shù)樹葉,或者多半經(jīng)霜打枯的田野的草葉,都濃濃地涂抹著秋的氣韻。踏著莎莎作響的落葉,走過林中小徑時,人最深切地感受著秋。
不知從何處吹來的微風中,常綠樹的病葉和落葉樹的紅葉,是那樣毫無反抗地自然地從樹梢飄到了地上。大自然竊竊私語:讓地上的回到地上去。而落到地上的那個枯葉,卻依然無法在原地安住,被風四處吹散開去。人的心,被自身的寒氣和寂寥所驅使,向著遙遠的地平線彷徨而去。在地平線的彼岸,有著淡夢般令人憧憬的世界。
秋是寂寞的,因為秋真實。秋將所有的外皮,不用的或必需的全部的外皮自行剝光,使萬物赤裸裸地佇立著。說秋并不寂寞的人,那一定是愚鈍麻木或厚顏無恥之徒,因為他們對脫衣裸體而立時那種奇妙的無所憑依的苦寂絲毫沒有感覺。
為這個落葉的——剝脫的——世界平添一層特殊情味的是淡薄而敏銳的陽光。
漸漸南傾的日腳和北方來的泠泠的微風,使陽光變得又弱又淡,但因有了極度澄凈的天和大氣,這日光非常銳利地直照下來,宛如于真空中一般。這毫無遮擋的光線,是如何將光和影鮮明地投射到地面上?。?/u>看到這番情景,人們尤其深深感到了秋。落葉上的樹影,田畝上的草影,原野上的鳥影,還有,即使是狹小的城鎮(zhèn)里,那長滿苔蘚的庭院里屋宇的暗影,還有那映在格子門窗上的樹枝的清影。所有這一切都和明麗的日光區(qū)分得清清楚楚,人們見了會在心中涌起一絲難以名狀的震顫。
這震顫正是秋所具有的本來的感覺。靜謐、澄凈的剝脫的世界里,清晰地顯現(xiàn)出明暗的區(qū)劃,直接迫擊著人們的心扉,在那赤裸的心里,也鮮明地投射著光與影。人在不知不識間,進入了凝視自己心靈的專念之中。純的,不純的,清澄的,污濁的,所有這一切,都毫不含糊地現(xiàn)出了原形。
這赤裸的凝視的眼,從它自身性質來說,不是向著未來,只是回顧著本來的自己——肩負著過去的現(xiàn)在的姿影。自然、人、整個秋的世界,都在默默地專念于守護著自己赤裸的身姿。
能夠忍受這專注的沉默,并能從中嘗到真味的人,只有對他們來說,秋才不是寂寞的、清苦的。這里只有清凈的冥想。向著遙遠的地平線彷徨而去的靈魂,滿懷著原來的憧憬又回歸于胸中。這勁健而清新的激情,吹拂了一切雜念,強化了自己的存在感——一種反饋于母胎的存在感。
只有基于這種意義,秋才是可贊美的。那令人想起修道院的祈禱的爽凈的黎明,那令人回憶著心靈的戀愛的月明之夜,都絲毫不為任何卑俗之情所玷污,原原本本為人的靈魂所收容。
?。ㄟx自《讀者》2011年第1期,陳德文/譯,有刪節(jié))
閱讀品鑒
悲秋的情緒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本文作者卻給予了秋另一種解讀:大自然從盛轉衰,正暗喻著人生的不可逆轉。走過的就走過了,還指望再來嗎?但大自然并不真的如此,它有四季,它有輪回,花謝了還開,開了又謝。人們贊美大自然之永恒,哀嘆自己生命的短暫。
閱讀練兵
1.請簡要分析文中畫線句的作用。
2.文中第六自然段說“秋是寂寞的”,而第十自然段卻說“秋才不是寂寞的”,請結合文中的具體內容作簡要分析。
3.請結合全文,回答秋具有怎樣的氣魄。
美文在線三
雨林中的情思
□石建光
西雙版納,沒有誰能阻止我愛你!無論是熱辣辣的陽光,還是熱辣辣的“騷多哩”(傣族姑娘)。沉浸在雨霧的氤氳中,漂移在柔情似水的“綠浪”里,我成了被幸福環(huán)繞著的“貓多哩”(傣家小伙)。
西雙版納,沒有誰能阻止我愛你!“嗜殺藤”不能,“箭毒樹”不懼??v然成了“坎坎伐檀兮”中的“紫檀木”,縱然成了“挨千刀”的“黑心樹”,我也依然愛你!我是傣家人爐膛邊劈碎的柴,即將投入到西雙版納熊熊燃燒的生活里。
“杠上開花”伸出綴滿金色鮮花的雙臂,“老莖結果”捧出清甜誘人的菠蘿蜜,熱情的火棘奉獻出熱情似火的吉祥果,濃情似蜜的雨林在頻頻地向我招手致意!瀾滄江已經(jīng)波瀾不驚,原始部落不再神秘,嚼碎了釋疑解惑的神秘果,生活便不再苦澀與酸楚。抱一抱路邊的合歡樹,摸一摸田間的無憂草,我便感染了傣家人與生俱來的無憂天性。
含羞草不再有懷春少女的含蓄,多情土地上的靜靜守候終于喚來了姍姍遲歸的“貓多哩”,綻放著紅霞般的笑靨迎接我輕輕的撫慰,婀娜搖曳的身姿躲避著我調皮的“胳肢”。當我用唇去親吻婆娑的“她”,當我用牙去輕啟曼妙的“她”時,“她”才“倏”的一聲,收回所有的柔情,留給我欲拒還迎“綠幽幽”的媚。
“老虎須”早已卸下王者的風范、武者的威儀,頑劣的表情恰似射雕英雄傳里老頑童那般充滿魅力?!袄匣㈨殹钡哪橗嬙嚼显娇蓯?,深深的皺紋里嵌滿傣家老蜜桃(傣家大媽)的祥和與慈愛。“老虎須”的“胡須”越長越精神,就好像蓄滿了傣家“老伯濤”(傣家大娘)對知音知己不倦的等待。
跳舞草是植物界情感的精靈,你為她高歌,她便奉獻出全身心的愛?!疤璨荨钡那楦杏兄r明的“國界”,唱著國歌的“起來!”更能喚起她心中的澎湃。我準備了無數(shù)“鳳求凰”的情歌,為她唱出《愛情買賣》,她跳著孔雀國的舞蹈卻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大愛”。
高高的糖棕撐起參天的華蓋,為我播下陰涼卻不知我為追趕太陽才來到了南疆。我倚著糖棕的樹干只為了承接雨露紛飛的糖漿,如果能把我澆成糖人的模樣,就完成了我對潑水節(jié)的祈盼。
雨林中最高級的化妝師是無心無肺的黃蟬,她把艷麗的花瓣幻化成了酒杯的形狀。她把“傳宗接代、傳道授業(yè)”的花蕊,濃縮成“星星”沉在了杯底,讓我每每舉起杯來就覺得星空也在杯中晃蕩。我是一定要舉著黃蟬來干杯的,干出傣家人祝酒令中的豪爽——“多哥:水,水水?。ǜ杀?,干干)”。那是多民族團結和諧的聲音在西雙版納的雨林中蕩漾。
?。ㄟx自《散文世界》2011年第3期,有刪節(jié))
閱讀品鑒
文章寓情于景,物我相融,“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處處寫景,然而沒有一處不是在寫情。在作者的筆下,西雙版納的植物、動物都與作者一樣激情涌動。在熱烈奔放的語境中,我們感受到的是作者那融于雨林,與雨林一樣張揚著蓬勃生命活力的大愛——對多民族團結和諧共處的祖國的大愛!
閱讀練兵
1.文章題為“雨林中的情思”,請將下面表格中不同植物的“情思”填寫在相應位置。
2.賞析文中畫線句子。
3.文章運用了大量排比語段來寫西雙版納的雨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如此熱情、美好的雨林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受到了一些傷害。據(jù)報道,金光集團(APP)曾在云南、海南毀掉原始森林幾千萬畝以種植“土地的抽水機”——桉樹來造紙。對這樣的現(xiàn)象,你有怎樣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