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國內四大上市險企之一中國太保發(fā)布2011年年報:營業(yè)收入為1579. 34億元,較前一年增長11. 5%。
營業(yè)收入保持增長,但凈利潤出現較大下滑。2011年,中國太保凈利潤83. 13億元,下降2. 9%。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扣除非經常損益,其凈利潤將下降至73. 24億元,較前一年減少14. 6%。
中國太保業(yè)績的下降不僅直接影響了股東的收益,而且也會對分紅險等保險產品的紅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
“投資疲弱拖累業(yè)績表現?!敝秀y國際研究員尹勁樺和袁琳分析說,“2011 年,太保在當期損益中確認了約48億元的投資損失,此外,估計尚存在約112 億的浮虧有待消化。
2011年,太保的凈投資收益率隨著加息和市場利率的上升,由2010 年的4. 3%上升至4. 7%,但總投資收益率由5. 3%下降至3. 7%。”
壽險增長乏力 中國太保主要通過下屬的太保壽險、太保產險提供人壽和財產保險產品和服務,并通過下屬的太保資產管理和運用保險資金。在其業(yè)務構成中,人壽保險在保險業(yè)務收入中的占比達六成,舉足輕重。
2011年,受銀保新規(guī)、利率上升、信貸緊縮及理財產品競爭等因素影響,中國太保銀行渠道業(yè)務下降7. 8%,其中新保業(yè)務下降逾四成,導致公司人壽保險業(yè)務收入的增長率由2010年的41. 73%大幅下滑至2011年的6. 1%,人壽保險業(yè)務凈利潤增長率由2010年的- 15. 03%擴大至- 31. 1%。
從業(yè)務類型看,公司投連險和萬能險銷售低迷,分紅險依然是壽險業(yè)務增長的主要來源。由于投連險和萬能險產品的收益率與國內資本市場間的聯系更加緊密,2011年,股債雙殺對這兩類產品構成直接影響。同時,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監(jiān)管層先后兩次針對銀保合作發(fā)布監(jiān)管新規(guī),規(guī)范商業(yè)銀行代理銷售保險業(yè)務,這也是造成壽險業(yè)務急劇放緩的重要原因。
多年來,保險業(yè)的誤導銷售行為屢有發(fā)生,嚴重損害了客戶利益。在監(jiān)管層加大監(jiān)管力度后,其收入增長放緩就成為必然結果。
2012年3月初,保監(jiān)會召開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專題會議,通報2011年消費者投訴情況,在“3·15”前后,有媒體披露了投保人對中國太保等保險公司誤導銷售的控訴。
平安證券分析師竇澤云認為,銀監(jiān)會新規(guī)后各公司的銷售模式沒有大的突破,同時,理財產品井噴式增長并未結束,他對于2012年銀保業(yè)務表現較為悲觀,預計會繼續(xù)出現保費規(guī)模同比下降的情況。
浮虧包袱沉重 相對于壽險業(yè)務而言,中國太保的資產管理業(yè)務更加不容樂觀。
截至2011年底,中國太保的投資資產總額為5225. 30億元,同比增長19. 9%;全年實現總投資收益172. 52億元,同比下降17. 5%;總投資收益率3. 7%,同比下降1. 6%。
2011年,中國太保在股票、基金等權益類投資中出現較大損失,其中原因有二:
一是股票市場出現較大跌幅,
二是中國太保在權益類市場的投資能力較差,在選股方面出現較大失誤。
在瘋狂的炒新熱中,中國太保曾是急先鋒之一。
2011年初,華銳風電以90元/股的高價發(fā)行,中國太保合計動用了8個賬戶斥巨資申購,除自營賬戶申購量為200萬股外,其余7個賬戶的申購量各為1000萬股,最終這7個賬戶各獲配103. 44萬股。在華銳風電上市后,該股一路下跌,中國太保則逆勢加碼,致使7個賬戶的持股量分別增至206. 89萬股。
截至2012年3月30日,華銳風電收盤報15. 08元/股(復權價31. 16元/股),僅及當初發(fā)行價的約1/ 3,中國太保在華銳風電上的投資損失巨大,遠遠超過指數跌幅。
除華銳風電外,中國太保在中國西電、華映科技、世聯地產等個股上的投資也都比較失敗。
截至2011年底,中國太保的每股凈資產為8. 93元,比2010年底的9. 34元下降0. 41元。長城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除了計入利潤表的投資收益外,太??晒┏鍪劢鹑谫Y產的浮虧超過百億元,如果算上浮虧,該公司的實際每股收益將變?yōu)? 0. 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