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許多代言球鞋的NBA球星一樣, “飛人”邁克爾·喬丹只在2004年來過一次中國,他當時的行程也與其他球星差不多,去學??纯春⒆?,去八達嶺看看長城,去工廠看看鞋子,然后飛走。
令很多粉絲興奮的是,這位NBA的傳奇人物估計要再來一次中國了,但不是觀光,不是活動,而是他要告一家用他的中文名字生產鞋子的福建企業(yè),喬丹體育。這位49歲的商人甚至還特意制作了一段視頻放到個人網(wǎng)站上,當然也不是與粉絲分享祝福,而是說自己已向中國法院遞交訴訟請求,還表示對喬丹體育的行為“感到非常失望”。
正在籌備上市的喬丹體育對侵權并未直接回應,官網(wǎng)上的聲明基本緊扣在商標權上,粗讀下來,意思是喬丹只是個常用人名,公司依據(jù)中國法律對商標享有專用權等多項權利,還曾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聲明還特意指出,“喬丹體育始終在各種場合表明與邁克爾·喬丹毫無關系,與后者無商業(yè)合作,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后者也未曾就此提出異議”。
喬丹的代理律師對此似乎也“心領神會”,公開回應說,邁克爾·喬丹起訴喬丹體育的是“精神賠償”,而這受中國法律保護。她轉述了喬丹的兩點意見:一是賠償將資助中國籃球發(fā)展,二是這一訴訟與喬丹代言的耐克品牌無關。此外,邁克爾·喬丹還說,他無意令喬丹體育倒閉。
事情到此應該很明朗了,喬丹雖然是常用人名,但多數(shù)中國人知道的喬丹只怕只有這一個。喬丹體育早年想要搭順風車的意圖也是路人皆知,不然不會把喬丹的兩個兒子杰弗里和馬庫里也注冊成商標。有愛馬仕搶注事件在前,依據(jù)中國法律,邁克爾·喬丹的官司還真不一定能打贏,但正準備上市的喬丹體育,因“重大償債風險”暫緩IPO的可能性,的確相當大。此外,后者上市后如果進軍國際,在外國打官司就不見得鹿死誰手了。
可以肯定的是,邁克爾·喬丹此前不見得不知道,中國有個福建的喬丹體育;喬丹體育也不見得不知道,邁克爾·喬丹總有一天會找上門來。雙方你來我往,看似唇槍舌劍,但字里行間,看得出都留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所以,這件事的結果可能就是,雙方討價還價,邁克爾·喬丹接受千萬級的賠償,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喬丹體育照舊高高興興去上市。
既然結果沒有懸念,那么我們再回頭看這件事,到底誰是贏家,誰是輸家?阮次山說中國企業(yè)國際化總擺脫不掉山寨思維,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但在商言商,千萬人民幣能請來喬丹代言嗎?喬丹體育在不違反現(xiàn)行法律的情況下,鉆空子贏得早期發(fā)展的資金和空間時間,占大便宜吃小虧,不能說違反了商業(yè)倫理。
還有人說,邁克爾·喬丹早不起訴晚不起訴,偏要在人家要上市時起訴,擺明了要訛人,一輩子形象那么好,現(xiàn)在晚節(jié)不保。這么說更不公平,飛人喬丹這個名字本身就是品牌,喬丹本人現(xiàn)在也是生意人,商人將品牌的商業(yè)利益最大化何錯之有?再說,這么干的又不只是喬丹一個,韓寒起訴百度會挑百度文庫已經做大的時候,微軟打盜版也是挑那些已經占足便宜的大公司,雅虎起訴Facebook更是挑它要創(chuàng)造史上最大上市公司的節(jié)骨眼,這么多德高望重的人和企業(yè)都依此道行事,何苦要為難喬丹?
這件事最大的問題,是可能會啟發(fā)一大幫想要走捷徑的公司,在趙本山火的時候注冊“趙本衫”,在林書豪火的時候注冊“林來瘋”,還有什么“旺家衛(wèi)”、“留得滑”,最慘的是奧巴馬,聽說被申請了鞋的商標,還被申請了炸雞的商標,最近正在熱炒的,是一家臭豆腐老字號不知出于何種考慮,也要注冊“奧巴馬”。法律究竟是不是有缺陷我們不談,放著金燦燦的老字號不用,非要來占這個擦邊球的小便宜,萬一奧巴馬退休后來找您打官司,這又是何苦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