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高鹽飲食會引發(fā)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心腦血管疾病。而人們在把注意力放在“限鹽”之上的同時,卻忽略了同樣重要的一點:補鉀。
其實,高血壓的發(fā)生不僅與鈉有關,鉀的攝入不足或鉀/鈉比值偏低,也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
危險的“鈉高鉀低”
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我國居民飲食含鉀量平均約1.9克/天,氯化鈉(即食鹽)約10~15克/天。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的標準是鉀4.7克/天,氯化鈉4~6克/天,鈉/鉀比接近于1。相比之下,我國居民的膳食現狀是嚴重的“鈉高鉀低”現象。
高鈉鹽飲食對血壓的不良影響已經明確,那么飲食中缺鉀對健康會造成什么危害呢?
鉀是納的“克星”
鉀離子是維持細胞內滲透壓的主要陽離子,參與細胞內外酸堿平衡的調節(jié)。人體鉀主要來自于食物,鉀是鈉的克星,一方面,鉀可抑制鈉從腎小管的重吸收,促進鈉從尿液中排泄;另一方面鉀可以抵消鈉的升壓作用,防止高鈉飲食造成的血壓升高,對輕型高血壓具有明顯的降壓功效。此外,鉀還可以對抗鈉對血管的損傷功效,對腦血管有獨特的保護作用。
因此,低鹽飲食的同時適當補充鉀鹽攝入,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腦血管疾病非常有益,也適合我國居民高鈉低鉀飲食現狀的調整。
飲食補鉀適用于所有高血壓患者
補鉀一般包括藥補和食補兩種方式。藥補通常選擇氯化鉀,主要適用于口服利尿劑降壓的患者出現低血鉀時,以及用于預防低血鉀的發(fā)生。飲食補鉀則適用于所有高血壓患者,包括高血壓初期,尚未服用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
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養(yǎng)成低鹽飲食習慣,最好將每天鈉鹽攝入由10~15克降到5~6克,同時多進含鉀豐富的食物,尤其增加攝入含鉀豐富的蔬菜,使理想的鈉/鉀比值接近1。
以下為部分含鉀豐富的食物——
蔬菜類:菠菜、雪里蕻、油菜、莧菜、土豆、紅薯、豌豆、毛豆、薺菜、毛筍、香菜等;
菌類:冬菇、口蘑、紫菜、海帶、木耳等。
水果:香蕉、檸檬、沙棘、蘋果、葡萄、芒果、木瓜、桃子、石榴、橘子等。
低鈉鹽:限鈉補鉀的好幫手
除了多進食含鉀高的食物外,高血壓患者平時還要注意食用低鈉鹽。低鈉鹽與普通食鹽的不同是:普通食鹽中氯化鈉的含量一般在97%~99%,不含鉀;低鈉鹽中氯化鈉的含量則降低到60%~70%,用一部分鉀取代了鈉,有助于改變中國居民飲食中普遍存在“鈉高鉀低”現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低鈉鹽是高鉀低鈉,鉀離子的攝取量相對增加,對于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多用。腎病患者,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現障礙(例如尿毒癥)的患者,不宜多吃。因為低鈉鹽中鉀含量較高,而腎功能不全者不能將鉀有效排出,易造成高鉀血癥,出現心律失常等副作用,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甚至心臟停搏,危及生命。
因此,高血壓患者在補鉀前應首先檢查自己的腎功能,以免因腎功能不全而導致排鉀受限,引發(fā)高鉀血癥。另外,高血壓患者補鉀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對健康造成傷害。
編輯/張宇 jtyy67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