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開學之初,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但很多情況又是計劃被壓在了教師的辦公桌或學生的課桌箱底,學生慢慢地失去了制訂計劃之初的美好想法與激情,直至計劃成為一堆廢紙。有鑒于此,本著教育有效性的原則,我將個人在此方面的一些思考與做法整理出來,以饗讀者,還望不吝賜教。
一、制訂計劃要有針對性、有目標、有措施、有格式
(1)必須明確學習計劃是為自己的學習制訂的,而不是為了敷衍學校檢查,應切合實際、真實可靠。(2)強調計劃貴在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3)計劃要從實際出發(fā),應參照自己知識能力的實際、時間的實際、老師教學進度的實際。(4)計劃要留有余地,不要太滿、太累,要留出改動的時間,畢竟計劃不如變化快。(5)格式要統(tǒng)一,重點要留白,留出反思修訂空間,留出寄予期望的地方。
二、計劃要形成重讀、反思、修訂的過程,要發(fā)揮好正面引導常態(tài)化的作用
(1)要形成制度。在每月第二、四周的班會課上,要抽出十分鐘時間進行重讀、反思、修訂。(2)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重讀時強調自讀的同時積極鼓勵朗讀,引導學生從目標的確立、措施的制訂與實施、周段的反思與小結中發(fā)現(xiàn)別人計劃的長處,并引入到自己下一階段的計劃修訂中。(3)將重讀、反思、修訂的本質與做法明確出來。重讀的目的在于回顧激情,樹立信心,強化目標,要求重讀要動情,要讀出信心,讀出激情,激發(fā)動力,銘記目標;反思的目的在于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尋找欠缺,要求反思要用心,要找優(yōu)點,體驗成功,要反思欠缺,迎頭趕上;修訂的目的在于明確起點,細化目標,量化措施,要求修訂要求真,起點要真,目標要準,措施要實。
三、計劃要引入家長的關注與期待
有的家長長期以來向孩子灌輸狹隘、偏激、自私的為人準則;有的家長則聽之任之,放任自流;有的則是打罵哲學,暴力教育。因此,積極和有關家長溝通、交流,調整其對孩子教育的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我要求家長從孩子學習計劃的制訂到反思再到修訂步步跟蹤,參與其中,進一步明白教育的過程性。在家長會、學校等場合要求家長積極交流,要對孩子提出期望,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進步與優(yōu)點,并將這些話寫在計劃書中。從而讓孩子們感受到家長的關注,進而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四、計劃要成為學生成長的階段性記錄單
由于我們注重了計劃的使用與學生的反思、總結及家長的鼓勵相結合,因此,我們從中能看到學生的激情,能看到學生的縝密,能看到學生的進步,更能看到學生的成長軌跡。這份貫穿了本段學習全過程的學習計劃,記錄了學習過程中的收獲與遺憾,承載了學生成長過程的成功與失落。因此,學習計劃也就成了學生成長的階段性記錄單。
認真做事,就肯定能做對;用心做事,就必定能做好。回首本學期學習計劃的制訂、實施乃至效果。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要牢固樹立一切以學生發(fā)展為核心的教育理念,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觸摸學生的體驗,扎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努力實現(xiàn)充滿活力、愉悅、有效的教育,我們的教育就一定能贏得學生的喜愛,家長的支持和社會的肯定。
(作者單位 山西省陽泉十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