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一個重要方面,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在教學中善于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在愛的教育中得到鼓勵,在訓練中不斷增長、提高思維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心得體會;學生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專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我從事語文教學20多年,體會最深的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首要的條件是讓學生對你所教的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興趣的產(chǎn)生,關鍵是教師,教師引導得當,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沒有感到學習的困難,興趣也就產(chǎn)生了。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我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把學習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總結(jié)中得到啟發(fā)
教師“教”為行,“師”為果。要讓學生把自己認為“師”,教師首先應在“教”字上下工夫。語文,從其應用意義上來說,是各個學科的基礎,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從學習的角度去看,它又不像數(shù)理化那樣,計算方法多樣,結(jié)果容易看得到,而語文就顯得單調(diào)、枯燥,甚至無味了。因此,如何“教”的問題,常常成為我思考的問題。
我從《語文教學通訊》(2000年1月)中閱讀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胡明道教授發(fā)表的文章《“學長式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陳述了教師的職能是“示范學習、組織學習、鼓勵學習”,尤其是在示范學習方面,其精辟的論述是“教師是先學者,要在一個一個的教學設計中向?qū)W生示范如何想,如何聽,如何說,展示思維過程”。由此我得到了啟發(fā),心想:我的備課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與學生所不同的是,我的年齡比他們長,思想也許會比他們成熟。我在備課的時候,有一本參考書,而學生沒有,除此之外,其實我們都是學生,如果能把我的學習過程傳授給他們,這不正實現(xiàn)了“教”的目的了嗎?
1.有目的地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的教學思維,從而幫助學生把握自主學習的重點
例如,我在教《春》這一課時,首先播放自制的描寫春天景色的配音視頻,讓學生一邊看美麗的景色,一邊在音樂聲中陶冶高尚情操,而教師則在黑板上板書“欣欣然、朗潤……”等詞語。之后,要求學生參考注釋和字典理解板書詞語的意義,緊接著,指導學生找出描寫“草、樹、風、雨、蝶、人”的詞語和句子,然后精讀“吹面不寒楊柳風”一段,當我把教學任務完成之后,有意識地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老師教大家《春》這一課,你知道分幾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有什么目的?你是否掌握了?學生帶著問題七嘴八舌地談開了,最后得出結(jié)論:第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要認真誦讀課文,從中感受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想象其中的情與景;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把握好詞語,并且能正確、生動地運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具體的句子,感悟景物描寫的妙處。在此基礎上,點撥學生:如果老師要你做好課前預習,你是否知道如何預習,學生回答的是知道。
當然,不同體裁的文章,或者說相同體裁的文章,由于教學的目的要求不同,采取的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如果千篇一律,就顯得枯燥乏味,缺乏生命,但不管如何,規(guī)律還是有的,比如說先讀后思就是一個規(guī)律。
2.教師把學習經(jīng)驗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從小學進入初中,學生的學業(yè)負擔一下子加重了許多,學生如果不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會在日積月累中感到學習的困難,甚至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如果教師能把經(jīng)驗傳授給學生,也許能使學生少走彎路,況且教師的學習經(jīng)驗是能夠言傳身教的。但如何才能把教師的學習經(jīng)驗傳授給學生呢?一是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F(xiàn)在的教科書都是分體裁單元安排的,單元的重點、基本課文的學習目標都有明確要求。我在備課時,根據(jù)單元的重點在基本課文中尋找,這種帶著問題讀書的方法,學生可能一下子不能適應,甚至不能弄懂,但訓練多了,學生也就自然掌握了。二是參考有關的學習指導用書去讀書,在眾多的指導用書中,教師有選擇地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為了解決部分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不能購買指導用書的學生的學習問題,我在班上還開設了一個圖書角,通過捐書活動充實閱讀書籍,這樣一來,不但解決了因家庭困難而買不起書的學生的學習問題,而且大大豐富了閱讀內(nèi)容,深受學生歡迎。
二、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把壓力變?yōu)閯恿?,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能力的形成是多方面的,知識面越廣,能力就越強。知識的獲得,來源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自覺性強,閱讀面就廣,攝取的知識量就多,能力就形成了。學習的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自覺性的形成或許很有幫助,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自覺性的一個條件,應該努力創(chuàng)造,那么,什么是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呢?就我個人的理解,簡而言之,就是能使學生喜歡上你的課,當老師走進教室時要面帶笑容,體現(xiàn)一種生機盎然的樣子。的確,在現(xiàn)代的課堂教學中,對于一個初中生而言,每天至少要面對三四個學科的學習任務,所要攝取的知識量可想而知,他們的壓力有多大就不用多說了,對此,我也感受頗深。記得一次家訪,有一個學生就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看到數(shù)學老師黃老師整天嚴肅的臉,真感覺有點怕,甚至有點煩。之后,我就想,我是否像這位學生所描述的老師呢?怎樣才能走近學生,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好老師呢?電視劇《命運的承諾》中的人物于老師、唐老師和房老師他們都有一顆熱愛教育事業(yè)的赤誠之心,但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存在著差異,年輕的于老師很受學生歡迎,而嚴肅認真,具有20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房老師、唐老師卻被學生在課堂畫像和在老師背后貼紙條等戲弄,這是為什么呢?我在思考中得到啟發(fā):成功的教育,首先要得到學生的認可,把自己置身于學生之中,做學生的好朋友。于老師帶著她的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下完成了中學階段的學習任務,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我想,這種教育方式不正是現(xiàn)代教育所需要的嗎?
得到啟發(fā)后,在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方面,我的體會是:把愛獻給學生,傾注在課堂。生本教育理論家郭思樂在《生本課堂是大愛的課堂》一文中論述:面對學生的學習,教師要有“慢慢走,欣賞啊”的心態(tài),相機穿插于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要把握方向性,要有整體觀,做到服務學生的學,促進學生的學,而不是遮蔽學生的學,替代學生的學?!奥?,欣賞啊”的心態(tài)是怎樣的心態(tài),在我的理解里,教師不用急于求成,學生的成長好像鮮花開放一樣,作為一名園丁,在呵護中看到花的美麗,事實上也確實是每一個人每天都是在進步著的,我們要多看到進步的一面,不要有太多的憂愁,這樣,心境就會開闊。
1.愛學生,首先要把自己當做學生,這樣才容易進行思想交流
試想,學生不能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如果教師大發(fā)雷霆,不問青紅皂白批評學生,學生必然感到委屈,即使當時嘴上不說,但心理卻在想老師是如何如何地不明事理。事實上,學生每天要完成多個學科的作業(yè),有時學習的任務本來就夠重的了,如果在這個時候,多說一些能讓人理解的話,鼓勵學生,學生必有所動,就是這一次完成不了,下次一定會想辦法完成的。
2.多從學習、生活上關心學生,這是愛的具體表現(xiàn)
學生離開家庭,在學校里整天是和同學在一起,如果得到老師更多的關心,從心理上,學生就會感到這像父愛和母愛,尤其是在學生患病或遇到不愉快的時候,一句親切的問候,也許會使其終生難忘。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做錯作業(yè)的時候,更應該以鼓勵的語氣,讓學生放松思想去思考,當思考無法繼續(xù)的時候,就做啟發(fā)式的引導,教師的引導,其實就是在欣賞著這朵鮮花的盛開。
生本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其理論基礎應該是“以人為本”。“愛”是生本教育的核心,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是愛的具體表現(xiàn)。愛學生就應該把學生看作是自己的兒女一樣,就像園丁呵護花朵一樣,這就是師德,是一種至高的境界。
三、激發(fā)思維,培養(yǎng)能力
思維是人對事物在大腦中的活動過程,事物的產(chǎn)生來源于人對事物探究的要求,思維正確與否,取決于對事物的認識。學生的思維能力如何,與其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我的做法是:
1.多鼓勵,善鼓勵
鼓勵是激發(fā)人的精神力量的一種行為,尤其是對于正處在思維活躍初期的初中生來說,鼓勵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學中,無論學生回答問題正確與否,我都運用恰當?shù)恼Z言來給予鼓勵,學生得到鼓勵之后,即使回答問題有錯誤,他也會從中得到一種力量,從而增強自信心。
鼓勵要講究藝術,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我們不能像小學教師鼓勵小學生一樣說“你很棒”,初中生知識面相對較廣,對問題的思考有時會跳出教師設定的圈子。因此,我們鼓勵的時候,要用一種激勵的語言對學生說:“你回答得很好,相信你對課本中的××知識記得很牢……估計你經(jīng)常課外閱讀,涉獵知識,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在預習的時候就對這個問題經(jīng)過了反復的思考?!碑斎?,鼓勵的語言,要根據(jù)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而隨口說出,不必做具體的設計,但有一點我認為,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鼓勵始終表現(xiàn)在教師的語言或行動上。
2.把語段作為訓練學生思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來抓
語段是文章組成的一個部分,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廣。語段閱讀,歷來是各類考試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通過語段閱讀來訓練學生的思維,效果是很不錯的。
關于訓練學生思維,我的經(jīng)驗是: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例如,在教《故鄉(xiāng)》時,指導學生“這來的是閏土……”一段時,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我記憶中的閏土是幾歲的閏土,現(xiàn)在來的閏土又是幾歲的閏土?記憶中的閏土和現(xiàn)在的閏土變化很大,魯迅先生是如何描寫現(xiàn)在的閏土的?從閏土的變化中,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對一個個的問題,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內(nèi)容非常豐富,思維得到了啟迪。
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方法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兩個方面之外,
通過開展一些知識競賽活動、想象作文的練習、練習作業(yè)的辨析等,應該說也是很有作用的,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要用更多的時間去創(chuàng)設。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我們教師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一個方面。我們知道,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是相互關聯(lián)的,因此,我們要肩負起這一份責任,為祖國未來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自主學習能力強、思維活躍的新一代。
(作者單位 梧州市旺甫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