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藏區(qū)的初三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較差,為了扭轉這一局面,讓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學習,特嘗試在甘孜縣民族中學初三課堂上引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此進行了一些探索,也出現(xiàn)了一些困惑,但總體上這一模式在藏區(qū)中學是可行的。
關鍵詞:藏單;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2012年8月,我來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民族中學支教,擔任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幾個月的接觸下來,對藏區(qū)的思想品德(以下簡稱“思品課”)課教學有一點想法,即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帶入民族中學的課堂。
一、甘孜藏族民族自治州甘孜縣初中學生的基本情況
民族中學的學生主要是藏族學生,全校1500多個學生,漢族學生比例不超過5%,學校初中部一個年級9個班,各個年級1到6班均為藏單,7到9班為藏家。藏單班的學生幾乎全是藏族孩子,且主要來自甘孜縣的農(nóng)區(qū)或牧區(qū),家離學校很遠,只能寄宿在學校,我所教的兩個初三藏單班人數(shù)都在45人以上。藏家班的學生也大部分是藏族人,只是他們大多家就在縣城里,與漢族人的交往較多,對漢語的理解或掌握程度要好于藏單班孩子。藏家的學生人數(shù)相對要少得多,初三9班就是這樣一個藏家班,只有22個學生。
上課這段時間以來,我發(fā)現(xiàn)藏單班的學生學習習慣不錯,這應得力于甘孜縣民族中學良好的校風、學風和教學管理。怎么才能讓他們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呢?我不禁想到在以前,我們龍泉所推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那么,這種模式在藏區(qū)是否可行呢?如果可行的話,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未嘗不是一種培養(yǎng)提升之道。我有意一試!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作用與好處
那么,什么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作用如何?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或群體,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動上相互配合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在傳統(tǒng)集體教學師生單維交流中,教師壟斷了整個課堂的信息源而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也因此受到了限制。只有讓他們養(yǎng)成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行為習慣,才能逐漸適應社會競爭,不至于被時代所淘汰。
三、在藏族學生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探索
我在藏單班試行小組合作學習,具體是這樣做的:
1.分組
把全班學生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jù)交往技能、興趣傾向、學習水準、性別比例、守紀情況等合理搭配,分成學習小組,每組6人,按長方形圍坐,以便啟發(fā)引導之后,學生面對面地進行討論。
2.制訂小組合作的制度
讓各小組根據(jù)共同的學習目標,確定自己小組的合作制度,具體包括:怎樣聽課、怎樣預習、怎樣討論、怎樣記錄、誰來總結、誰來展示。另外,我要求各小組都要制訂出違反合作制度的處罰措施(主要是操行扣分),專門在組內找個成員負責監(jiān)督和執(zhí)行違紀懲罰。
3.確定教學流程
(1)預備鈴響,學生快速回到教室,在科代表帶領下進行候課朗讀。朗讀內容為前一堂思想品德課所確定的重點知識。
(2)教師用板書展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勾畫標注問題、重點及關鍵詞,提出疑難與觀點。
(3)合作探究小組內分工明確,積極探討。組內交流問題,統(tǒng)一認知。若遇到疑難問題,組員各抒己見。教師巡視,指導答疑。
(4)成果展示與評價。
A:代表發(fā)言,聲音洪亮
B:多方評價(例:組間評價、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等等)
(5)教師精講,形成體系。
(6)反思總結:明確重、難點,形成知識網(wǎng)。
(7)達標與檢測:根據(jù)學情選試題,讓學生當堂完成并評價。
四、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案
在初三藏單班開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初,學生很興奮,尤其是把座位調成圍坐式后,他們有一種新鮮的感覺,比較調皮的男生更容易去捉弄其他組員了,被捉弄的學生也會反擊,這讓課堂容易出現(xiàn)失控的現(xiàn)象。藏單班學生在討論之初更喜歡用藏語交流,對我而言,對藏語是全然不懂,因此,這個時候作為老師的我往往不能在巡視他們的討論時進行傾聽或指導,我成了一個真正的“旁觀者”。藏單班的孩子漢語基礎差,經(jīng)常有些需要記錄的課堂討論結論他們用漢語寫會非常慢,嚴重影響了教學進度。
針對以上問題,我的對策有:
(1)盡可能根據(jù)這里的民族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一般選用學生身邊或者他們經(jīng)常接觸的人和事設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鼓勵學生在小組探究討論時使用漢語(普通話),一次只能一人說,其他人聽,等他說完后再由他人補充、質疑等。同時要求組內必須安排人用漢語做討論記錄,練習提升記錄速度。
(3)加大對每組紀律監(jiān)督員的執(zhí)行培訓,若組內秩序混亂而監(jiān)督員不管理的話,監(jiān)督員一并遭受扣分處罰。
(4)加大對合作好的小組的獎勵力度,除了操行加分以外,還承諾每學期結束時把評選出的優(yōu)秀小組帶到郊外野營等。
雖然在甘孜民族中學才兩個月,而我的“小組合作”教學也開始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但效果顯然是不錯的,至少,現(xiàn)在藏單班的學生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課前預習,當然預習的方式方法還有待改進和完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也開始動起來了,他們的眼神開始變得靈動起來,真正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從他們的作業(yè)也可以看出,比之以往做得更認真、更有創(chuàng)造性,以前那種抄作業(yè)、答案的現(xiàn)象有了極大的轉變。
小組合作學習畢竟只是一種教學模式,有利也有弊,我將全身心投入,繼續(xù)研究和改進適合民族地區(qū)課堂的教學方式,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民族地區(qū)的學生真正愛上學習,成為學習上真正的主人。
(作者單位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第五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