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歷來都會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因此,許多教師在備課時都精心設計了許多問題,以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而對于學生回答問題后的評價,是教學過程中處理信息反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正確地、有分寸地評價學生的回答,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評價學生的回答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評價;啟發(fā)性;準確性;民主性
提問是啟發(fā)式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手段。它對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都具有顯著的功能。然而,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評價,我們有些教師就不那么重視了。有的教師只做簡單的“對”、“很好!”或“錯!”“不對!”的評價;有的只是含糊不清地做出“可以”“差不多”“是這樣了”的評價;有的則做出不置可否的“唔”“哦”“噢!”的評價;更有的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根本不予評價,便又轉入另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其實,評價學生的回答,是教學過程中處理信息反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要有效地利用教學反饋信息,經常、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學生此時此刻的學習情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地學習,教師對學生反饋信息的處理,即對學生的評價,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啟發(fā)性
課堂提問的過程應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過程,因而,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不正確時不能操之過急,評價時應分析錯在哪里,為什么錯,然后耐心地啟發(fā)學生尋找答案,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如,有一位教師在引導學生辨別什么是打比方句時,是這樣啟發(fā)學生尋找答案,使學生掌握打比方句的:
師:什么句子是打比方句?
生:帶有“像”字的句子是打比方句。
師:小明樣子長得像爸爸。這句是打比方句嗎?
生甲:不是。因為沒有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乙:是的。因為它有“像”字在句中。
師:共產黨是太陽。這句是不是打比方句呢?(學生爭執(zhí))
師:共產黨有什么特點?
生:非常關心人民,人民心里感到溫暖。
師:太陽有和這相同的特點嗎?
生(領悟):太陽光芒照在人身上很溫暖。
生乙:共產黨和太陽都能給我們帶來光明,帶來溫暖,所以這個句子是打比方句。
師:那“小明樣子長得像爸爸?!边@句中,“小明樣子”和“爸爸”之間有這種內在的關系嗎?
生乙:(思索后)沒有,它不是打比方句。
教師總結:打比方句子中不一定要有“像”字,而要看句子中兩個事物之間有沒有可比關系。
二、準確性
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有不同的心理活動和思維過程,對于教師的提問就有不同的反饋。因此,對于學生的回答應該加以恰如其分的評價??隙?,要有分寸,讓學生知道對在哪里;否定,要為學生指出癥結所在,并給予誠懇的鼓勵,至于對學生有創(chuàng)見性的問答,則要大力贊揚,充分肯定。有一位教師在教學一年級語文《我們愛老師》這一課時,課文中有“我們愛老師,老師關心我們”一句話?!瓣P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怎樣使這些剛入學的孩子理解?我們看這位老師是怎樣給學生提供準確的反饋信息,使學生理解“關心”一詞的:
師:“關心”是什么意思?老師平時是怎樣關心你們的?
生:老師教育我們上課要用心聽講,不做小動作,寫字的時候要注意姿勢。
師:這是老師關心你們的學習。老師還在哪些地方關心你們呢?
生:有一次,我把手放在嘴里,劉老師問我為什么要把手放在嘴里,我說我的牙齒活動了,劉老師就替我把牙齒拔了。
師:這是老師關心你們的身體健康。
生:有一次,天很冷,小麗穿的衣服很少,劉老師就找了一件衣服給他穿上,這也是老師關心我們。
師:對!這是老師在生活上關心你們,坐下。呵,小桃也想說,你說吧!
生:有的時候,我們有缺點,老師找我們談話,要我們向雷鋒叔叔學習。
師:你們都講得很好。老師從學習、生活、思想品德方面關心你們,所以課文上說:“老師關心我們?!?/p>
三、民主性
對學生回答的評價,不僅僅是老師的事,學生也完全可以參與評價。在師生一道進行評價時,教師應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倘若把自己的“評”作為碰不得的“標準答案”,那就不僅不能評出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而且也束縛了老師自身的發(fā)展,限制了自身的提高。
總之,及時而又恰當?shù)貙W生的答問做出評價,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應該引起重視。
(作者單位 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石角鎮(zhèn)龍南中心小學小潭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