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年的中考試卷或是平時的教學,作為數(shù)學教師都會把相似三角形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是中學數(shù)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全等三角形的拓展與延續(xù),體現(xiàn)了客觀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從特殊到一般,從內(nèi)容和形式上也顯得更豐富多彩,是考查同學們分析能力、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熱點內(nèi)容,并且在相似三角形問題上,可操作性強,有利于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因此,本文將通過例題解析有關(guān)相似三角形的問題,談談筆者對相似三角形的認識及在教學時的一點想法,僅供同行參考。
一、相似三角形的操作問題
例1.已知:一模型△ABC,其中BC>AB>AC,P為AC上一點,請你用剪刀過點P一剪刀剪下一個三角形,使它和已知三角形相似。你有幾種剪法?請畫圖說明。
解析:本題有四解,我把它們分成兩類:第一,分別以∠A與∠C為一組對應角,同時過P分別作PQ1∥CB,PQ3∥AB,這樣可以分別得到另一組對應角相等,因此得到的△APQ1,△CPQ3都相似于原三角形,我把這樣得到三角形的方法叫平行法。第二,依舊分別以∠A與∠C為一組對應角,然后以點P為角的頂點,分別以PA,PC為角的一邊,在△ABC內(nèi)部分別作∠APQ2=∠B,∠CPQ4=∠B,分別得到另一組對應角,得到△APQ2,△CPQ4與原三角形相似,我把這樣得到三角形的方法叫共圓法,因為當我們學到“圓”這部分知識后會發(fā)現(xiàn)點P、Q2、B、C四點共圓。剪法如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