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正是美術教育的啟蒙階段,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年齡跨度較大,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低年級與高年級的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低年級的學生注重于外觀形象,高年級則偏重于設計和制作。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旦碰到困難和挫折,便會產生低落的情緒,對美術課堂缺乏興趣,因此,現(xiàn)在的美術課只要讓學生依葫蘆畫瓢,畫出幾張畫,課堂不出問題就行了。
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如何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濃厚興趣,其實,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難,但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下去是需要花費心思的。
在課堂教學中,一件好的美術作品,一個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導入,一句鼓勵的話,都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術教學的短暫關注和學習激情,而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認真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習慣和個性心理,采用能使學生快樂、符合學生認知習慣、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通過長久而不間斷的鼓勵、引導,才有可能使學生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并能長久地保持下去,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內容,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從前,總是有一些人認為美術課就是教師把范畫往黑板上一掛,讓學生臨摹就行了,于是有一部分人把美術課稱為“圖畫課”。當然,我們不可否認是有這么一些教師,但不難想象長久這樣下去,呆板的教學方法怎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呢?教材中,有不少課程可以帶學生走出課堂,去野外寫生,如,教材中有用色彩描繪自然風景的,如果教師只在教室中講,該畫哪些部分是畫面需要的,哪些畫面需要,哪些畫面不需要等等,這樣的閉門造車,不如讓學生去實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小巷、郊外、馬路以及人和往日熟悉的地方,然后讓學生用畫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受生活是一幅完整的畫。學生在走進環(huán)境、感受生活的過程中感悟能力增強了,繪畫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美術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讓學生擁有體驗成功的快樂,引導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要給學生信心和希望,讓學生覺得學好美術并不難。在美術課中,經常發(fā)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作各有其獨具魅力的地方,盡管有些創(chuàng)作比較欠缺,但是,當你換一個角度去欣賞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它也是很完美的。如,在上《剪貼畫》制作這一課時,針對學生喜歡動手剪貼、喜歡自己動手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心理,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讓學生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體會自己成功的喜悅,學生可以自然感受、自我體驗、自由想象自己所想的畫,教學實踐證明:當學生看到自己身臨其境的存在價值,并在成功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找到興趣,他們就會覺得學習美術是如此快樂,從而十分樂意地投入美術課中。
三、給學生一定的藝術表現(xiàn)空間,延續(xù)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8c925106b16c6b8050eec11d17d42d56668fa6c0c9eb8f1d2960f5b06830c03b生的審美水平,而不是把學生當作藝術家來培養(yǎng)。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是夸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熱情還是寧靜,都要多說優(yōu)點,多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美的欲望。這樣做,學生會更大膽、充分、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也才會給學生的藝術表現(xiàn)提供一個有利條件,讓學生的藝術表現(xiàn)熱情培養(yǎng)起來,并留一個空間,讓學生的藝術個性表現(xiàn)出來,這是學生心靈的反映。
四、必須有一個長久的計劃,鼓勵學生挖掘生活題材,保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多鼓勵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對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接觸、感悟和多次嘗試,從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關的美術技能、技巧。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習、生活中的各種有利因素,使學生受到長久而不間斷的藝術熏陶,讓學生感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各方面藝術元素無處不在,并逐漸學會自己去感受美、欣賞美,由此產生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從而接受美術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美術課是閉塞的泥潭,毫無生氣。但要想把這一興趣長久地、持久地延續(xù)下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需要我們美術教師去創(chuàng)新、去發(fā)現(xiàn),讓我們每一位美術教育工作者真誠地點亮學生心靈的蒼穹,燃起藝術的火花,使他們在人生的這段行程中,充分地發(fā)展自己的個性、激發(fā)興趣、持久興趣,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