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一名農(nóng)村小學教師,工作十幾年了,常常聽到一些老師報怨:如今的學生真是越來越難管了,你的苦口婆心他們聽不進去,你的嘔心瀝血他們無動于衷,甚至有些孩子常常會跟你鬧敵對情緒,輕則頂撞,重則出走,這些事情讓他們產(chǎn)生了職業(yè)的倦怠。如何處理學生的敵對情緒呢,我把自己剛參加工作那年曾發(fā)生的一個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一天,我正給學生上課,忽然門外傳來“報告”的聲音。一聽聲音就知道這是勒小東,我想:這課都快講完了,他怎么才來呀?正在疑問中,這位學生沒等我說話就直接推門進來了。當時我特別生氣,覺得掃了我的面子。就讓他在前面站著,一直到下課。下課后,我叫他到辦公室。他特別激動,到了辦公室后,沖我直瞪眼睛,我讓他把帽子摘下來,他一把就把帽子摔在地上。當時我有點愣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我們學校的李主任看到這情形,走上來撿起帽子,輕輕地戴在學生頭上說:“勒小東,去給我打盆水?!闭f著把盆遞給他,他很不情愿地端盆走了。過一會兒他端水回來了,李主任把他叫到跟前,說:“勒小東呀,你是個好孩子,跟老師摔帽子對不?”“不對”他遲疑地說了聲?!澳悄闳ジ蠋熀煤谜f說情況,好不好?”“好?!闭f完勒小東就走過來,我看他這次情緒明顯好了許多,向我說明了情況。原來他走路時被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撞了,那人跑了,他去追沒追上,所以遲到了,本來就一肚子委屈,又被我誤解。我安慰了他幾句,領(lǐng)他去醫(yī)務(wù)室包扎一下,后來我們還真成了朋友。
從這件事的處理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李主任有兩點做得非常好,一是他給我們這個“兩邊上火”的人澆了水,讓我們都冷了下來,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和談”的機會。二是李主任首先肯定他是個好孩子,這樣勒小東想的是自己給老師的印象是“好孩子”,而“好孩子”是不能胡來的,不能跟老師頂撞甚至發(fā)生肢體沖突。這一下子就平定了他的情緒,讓他抱著一種愧疚的心態(tài)跟我交流,而最終我們成了朋友。
所以說,我們當老師的不要以為學生年齡小就把自己凌駕于他們之上。要知道他們是人,是有情感的人,要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對于逆反型的學生,教師則要摸清他們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所在,因人而異,因事而異。遇事要冷靜,給自己和學生一個緩沖矛盾的空間。消除敵對情緒,有時可以采用談心的方法感化他們,有時可以把問題放一邊,而把班級的某項工作任務(wù)交給他來完成,方法要靈活多樣。切記不能動粗,否則出了事故,于校于己都大為不利。
(作者單位 吉林省柳河縣駝腰嶺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