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燕 朱 丹
(重慶三峽學院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重慶萬州 404100)
我國西部地區(qū)幅員面積約68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71%,但信息較為閉塞,經(jīng)濟、文化、科技、教育發(fā)展滯后于中東部地區(qū),尤其是西部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在師資、教學條件、管理等軟硬件方面與沿海地區(qū)存在較大差距。如何提高教育質量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而其中的教學滿意度是一個重要內容,可以給教學的各個方面提供反饋。
1965年卡多佐在市場營銷領域首次提出了顧客滿意的概念。滿意本身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一種心理體驗,一種心理活動。滿意度即這種心理活動表現(xiàn)在客觀事物的評價上。為此,基于顧客價值理論,可知顧客滿意度是“顧客對某項產(chǎn)品或服務的消費經(jīng)驗的情感反映狀態(tài)。”顧客滿意度與消費、期望、感覺有關。換言之,顧客滿意度是顧客在消費時對商品和服務的感受、需求或期望與評價。[1]
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實際上是學生按照自己的“內在標準”和自己“內在標準滿足度”而對教學進行的評價。盡管學生的“內在標準”難以避免偏頗之處,但是作為“教學”,這一只有師生互動、互促,甚至互為欣賞從而互為滿足,才可能有效進行或產(chǎn)生理想實效的活動,學生是否滿意和滿意度,肯定是不可輕視的信息。因此,對高校學生之于高校教學滿意度的考察,無疑是了解和評價高校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的指標。[2]
通過對一些任課教師及學生的訪談,把影響教學滿意度的因素歸為20個指標,分別為:x1教師的普通話、x2教師的學歷職稱、x3教師的語言表達、x4教師的肢體語言、x5教師的敬業(yè)程度、x6課程網(wǎng)絡狀況、x7教室條件及環(huán)境、x8預習時間、x9預習效果、x10財務管理學教材、x11教輔書籍使用狀況、x12課堂紀律及考勤、x13重點難點講解、x14課后復習的時間、x15基礎概念掌握情況、x16論文寫作訓練、x17章節(jié)小測試的形式、x18章節(jié)小測試的效果、x19章節(jié)小測試的次數(shù)、x20課程綜合測評方式。
問卷設計成利克特量表,即量表采用里克特五點式量表(Likert-type scale)的形式。根據(jù)20個指標,從“滿意程度”作答,答案分別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賦值從高到低依次記為5分、4分、3分、2分、1分。筆者選取了已經(jīng)學完財務管理學課程的會計學專業(yè)2008級和2009級的175名本科生進行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70份,有效率97.14%。
教學滿意度的 20個指標不可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重要的影響因素,從而可以找到問題的核心。因子分析法是在主成分的基礎上構筑若干意義較為明確的公因子,以它們?yōu)榭蚣芊纸庠兞浚源丝疾煸兞块g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是從大量的數(shù)據(jù)中“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尋找影響或支配變量的多變量統(tǒng)計方法,其目的是用有限個不可觀測的隱變量來解釋原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3]因子分析主要用于:一是減少分析變量個數(shù);二是通過對變量間相關關系探測,將原始變量進行分類。即將相關性高的變量分為一組,用共性因子代替該組變量。[4]我們采用SPSS18.0對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因子分析是從眾多的原始變量中綜合出少數(shù)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因子,這必定有一個前提條件,即原有變量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如果原有變量之間不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則無法找出其中的公共因子。因此首先要進行統(tǒng)計檢驗,結果為巴特利球形檢驗統(tǒng)計量為 917.293,相應的概率 Sig為0.000,因此可認為相關系數(shù)矩陣與單位陣有顯著差異。同時,KMO值為0.771,根據(jù)Kaiser給出的KMO度量標準可知原有變量適合作因子分析。[5]
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計算的總方差矩陣顯示,所選的6個因子的特征根分別解釋了總體方差的60.032%,再增加第7個因子的邊際作用不大,說明選用6個因子是合理的。由于因子矩陣的因子較多,不易于分析,于是對其進行旋轉,獲得了比較容易分析的矩陣,見表1。
因子一為 x6課程網(wǎng)絡狀況、x15基礎概念掌握情況、x16論文寫作訓練、x17章節(jié)小測試的形式、x18章節(jié)小測試的效果、x19章節(jié)小測試的次數(shù)、x20課程綜合測評方式。主要體現(xiàn)了學生對測試方式、成績和自身能力提高的滿意,我們把因子一歸納為學習成績效果。因子二為 x11教輔書籍使用狀況、x12課堂紀律及考勤、x13重點難點講解、x14課后復習的時間,這主要體現(xiàn)了學生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關,我們把因子二歸納為課堂教學質量。因子三為x7教室條件及環(huán)境、x8預習時間、x9預習效果、x10財務管理學教材,這主要反映了學生自學一些條件,我們歸納為自學方式。因子四為x3教師的語言表達、x5教師的敬業(yè)程度,因子五為x2教師的學歷職稱、x4教師的肢體語言,因子六為x1教師的普通話,這三個因子都與教師基本條件有關,為了便于分析,在因子分析的基礎上把這三個因子合并,作為教師狀況。
表1 旋轉成份矩陣a
學習成績效果、課堂教學質量、自學方式和教師狀況四因子的滿意度和標準偏差的計算結果見表2。
通過因子一學習成績效果,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學習成績效果方面比較滿意,說明了我們的教學獲得學生的認可,同時他們關心考核的形式。考核是衡量一門課程教學質量的主要方式,考核的結果是由成績表現(xiàn)出來。所以科學合理的成績評價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考核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歷來都很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左右著“教”與“學”的整個過程,最終對人才培養(yǎng)質量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谝陨险J識,我們設計的考核模式主要是強化平時考核,其次是細化期末考試,因此將考核的范圍擴大。包括平時出勤、平時表現(xiàn)(作業(yè)、提問、課堂練習、小測驗等)、讀書筆記、寫小論文,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方面。同時在網(wǎng)絡化教學的今天,注重課程網(wǎng)絡質量,這方面我們的課程網(wǎng)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幫助。
表2 教學滿意度綜合指標
通過因子二課堂教學質量,可以看出學生較為滿意。我們課程教學團隊以學生為中心,將學術專長有機地融入到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之中,合理設計并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積極采用現(xiàn)場教學、模擬實驗以及網(wǎng)絡等手段,提高課程講授過程中的實景性、交互性和趣味性,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分析判斷能力,取得了教學相長、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因子三自學方式是學生滿意度較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們對于學生課前預習的監(jiān)控不夠,今后將通過輔導員督促、班級學生干部監(jiān)督等形式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使學生較好地完成課前預習,保證數(shù)量與質量,為教學連貫性做準備。
因子四為教師狀況,學生滿意度最高。說明了我們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教學,視教學為立校之本。課題組6名人員,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副高職稱以上占總人數(shù)的66.7%;講師2人,占總人數(shù)的33.3%。學歷結構方面有博士1人,占16.7%;碩士研究生學歷的4人,占66.7%。年齡結構方面年富力強,40歲的4人,占66.7%;30歲的1人,占16.7%;30歲以下的1人,占16.7%。語言表達和肢體語言方面有一定差距,在這方面我校每兩年舉辦一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學校每年也派出教師進入東南大學進行教學進修,通過這種方式,能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素質,提高教學的滿意度。
[1]聶素民.從學生滿意度看大學英語教學[J].雞西大學學報,2008(3):106-107.
[2]趙伶俐,潘莉.高校學生對教學、任課教師和課程滿意度的調查[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119-124.
[3]周學軍,方婷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酒店顧客滿意度研究——以重慶萬州長江大酒店為例[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1(5).
[4]王建剛,于英川.城市綜合經(jīng)濟實力的主成份分析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4(1):2-5.
[5]徐春宏.基于因子分析的教學評價策略分析[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