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潔,陳福深 ,曹永盛
(電子科技大學(xué)通信與信息工程學(xué)院,成都611731)
隨著密集波分復(fù)用(DWDM)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光放大器在高速大容量的光傳輸網(wǎng)絡(luò)(OTN)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現(xiàn)代光通信系統(tǒng)中,人們已提出了多種光放大器,例如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半導(dǎo)體光放大器(SOA)等。近幾年,一種基于非線性光學(xué)放大效應(yīng)的新型光放大器——光纖參量放大器(FOPA),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光纖參量放大器具有高增益(小信號近似情況下,參量增益與泵浦光功率成指數(shù)關(guān)系)、帶寬大(可對光通信中任意光波長進行放大)、具有相敏特性(可實現(xiàn)0 dB 自發(fā)噪聲放大)等優(yōu)點[1-3]。近年來,為了實現(xiàn)高速、大容量和長距離全光網(wǎng)絡(luò)傳輸系統(tǒng),光纖參量放大器在時分多路復(fù)用、脈沖產(chǎn)生、波長轉(zhuǎn)換、3R 再生等領(lǐng)域,尤其是在寬帶光信號放大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
本文首先介紹了光纖參量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通過一組耦合方程得到了FOPA 的增益特性表達式。然后通過理論分析對信號的輸出增益和增益帶寬進行了優(yōu)化設(shè)計。最后,利用仿真軟件搭建系統(tǒng)模型,對理論分析結(jié)果進行了驗證。
光纖參量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四波混頻(FWM)效應(yīng),四波混頻是光纖中一種重要的非線性光學(xué)現(xiàn)象,屬于三階非線性效應(yīng)。四波混頻的工作原理如圖1 所示。
圖1 由四波混頻效應(yīng)所產(chǎn)生的所有頻率成分
如圖1 所示,頻率分別為ω2和ω3的泵浦光,與頻率為ω1的光信號一起在光纖中傳輸,在傳輸過程中這三種光相互作用,產(chǎn)生了9 種新頻率的光。由圖1 可知,由于通過四波混頻所產(chǎn)生的一部分新光波與輸入的光信號具有相同的頻率,并與輸入的光信號疊加在一起,從而實現(xiàn)了光信號的放大。在泵浦光的另一側(cè),在頻率為ω4處有產(chǎn)生了另一個較強的光波,稱之為閑頻光,閑頻光可以用來實現(xiàn)全光波長轉(zhuǎn)換。通常,除泵浦光,信號光,閑頻光之外的其他強度較弱的頻率成分都可忽略不計[4-5]。
在只有一路泵浦光的簡并情況下,相位匹配條件更有利于理論的分析。因此,本文在簡并情況下,采用頻率為ωp,的泵浦光,頻率為ωs的輸入信號光以及頻率為ωi的閑頻光來進行理論分析,這三種光波所對應(yīng)的振幅分別為Ap、As、Ai。在單模光纖(SMF)中Ap、As、Ai的傳播特性可以由以下耦合方程表示[6-7]:
這里,γ=2πn2/λAeff是光纖的非線性系數(shù),其中n2為光纖的非線性折射率系數(shù),Aeff為光纖的纖芯有效截面積。通過式(1)~式(3)可以得到非飽和信號傳輸增益Gs[8-9]:
這里,Pp為泵浦光功率,L 為光纖長度。其中,g 為參量增益系數(shù)。
這里,k 為相位匹配參數(shù),它由以下公式描述:
光纖參量放大器的帶寬可定義為兩個峰值增益之間的寬度,在嚴格相位匹配條件下,增益帶寬依賴于泵浦光與信號光的波長差λp-λs[10-11]。
相位失配量Δβ 為:
這里,dD/dλ 為光纖在零色散波長處的色散斜率,λ0為光纖的零色散斜率。在嚴格相位匹配條件下:
由式(7)、式(8),可以得到增益帶寬2|λp-λs|的表達式:
在單泵浦簡并情況下,根據(jù)光纖參量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在Optisystem 7.0 下搭建光纖參量放大器仿真結(jié)構(gòu)如圖2 所示[12]。其中,泵浦光源產(chǎn)生λp=1 552 nm 的強泵浦光,信號光源在1 552 nm 到1 660 nm 范圍內(nèi)產(chǎn)生功率為1 mW 的信號光。泵浦光與信號光通過3 dB 耦合器進入高非線性光纖(HNLF)中,高非線性光纖產(chǎn)生四波混頻效應(yīng)并對信號進行放大。選取高非線性光纖的零色散波長為1 550 nm,零色散波長處色散斜率為0.03 ps/(nm2·km);光帶通濾波器(OBPF)用于濾除泵浦光、閑頻光等分量,并提取經(jīng)放大后的光信號,仿真中設(shè)定該濾波器的中心波長與信號光波長相同。
圖2 單泵浦簡并情況下的光纖參量放大器的大體結(jié)構(gòu)
根據(jù)式(4)與圖2 所示的仿真模型,光纖參量放大器在不同的光纖長度下,通過理論與仿真分析所得到的增益特性曲線分別如圖3(a)和3(b)所示。其中,選取非線性系數(shù)γ=11 W-1km-1,泵浦功率Pp=3.5 W。
圖3 不同的光纖長度下FOPA 的增益特性曲線
由圖3(a)可以看出,光纖參量放大器的信號增益隨著光纖長度的增加而增加,當(dāng)光纖長度由50 m增大至150 m 時,信號峰值增益由10.8 dB 增加至46 dB,增大了近4 倍。因此,增大光纖長度能有效提高光纖參量放大器的信號增益。另一方面,光纖長度對增益帶寬也有一定影響,但影響較小。由于過長的光纖長度會增加成本,而且在實際傳輸中會增加信號損耗,因此,為得到較好的輸出結(jié)果,在接下來的分析中均采用150 m 作為光纖的典型長度。
圖3(b)所示的仿真結(jié)果驗證了光纖參量放大器信號增益和增益帶寬的理論分析結(jié)果,不過,光纖長度由50 m 增大至150 m 時,信號峰值增益由9.8 dB 增加至30.1 dB,增益帶寬改變不是很明顯。基于圖3 所示結(jié)果,仿真分析較之理論結(jié)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該偏差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理論分析是在小信號近似的理想情況下進行的,但在仿真過程中,許多無法忽略的非線性參量過程影響了FOPA 的工作特性,如受激拉曼散射(SRS),受激布里淵散射(SBS),光纖的傳播損耗等等。在本文接下來的分析中,仿真結(jié)果與理論結(jié)果間存在的偏差,也是由上述原因所造成的。
根據(jù)式(9)與圖2 所示的仿真結(jié)構(gòu),光纖參量放大器在不同泵浦光功率與不同非線性系數(shù)下,通過理論與仿真分析得到的增益特性曲線分別如圖4與圖5 所示。其中,圖4 中選取非線性系數(shù)γ=11 W-1km-1,光纖長度為L=150 m;圖5 中選取光纖長度為L=150 m,泵浦光功率為Pp=3.5 W。
圖4 不同的泵浦光功率下FOPA 的信號增益特性曲線
由圖4(a)可以看出,信號增益和增益帶寬隨著泵浦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加,當(dāng)Pp由2 W 增大至6 W時,信號增益由21 dB 增大至80 dB,增益帶寬也由70 nm 增大至150 nm;在圖4(b)所示的仿真結(jié)果中,當(dāng)Pp由2 W 增大至6 W 時,信號增益由14.9 dB 增加到38.2 dB,增益帶寬由26 nm 增加到52 nm。由圖4 可知,當(dāng)Pp=3.5 W 時仿真結(jié)果與理論結(jié)果吻合較好,且由于在實際應(yīng)用中,如泵浦光功率過高,容易產(chǎn)生受激布里淵散射,進而影響放大效果,故可選定Pp=3.5 W。
圖5 不同非線性系數(shù)下FOPA 的信號增益特性曲線
由圖5(a)可知,非線性系數(shù)對信號增益和增益帶寬的影響與泵浦光對這二者的影響基本類似,隨著非線性系數(shù)的增加,光纖參量放大器的信號增益增加,并且同時增益帶寬變大,當(dāng)γ=17 W-1km-1時,信號增益達到71 dB,增益帶寬達到125 nm,而當(dāng)γ=7 W-1km-1時信號增益為26 dB,增益帶寬為70 nm;圖5(b)所示的仿真結(jié)果顯示,當(dāng)非線性系數(shù)由7 W-1km-1增加至17 W-1km-1時,信號增益由27.2 dB 增加到35.0 dB,增益帶寬由27 dB 增加到43 dB。基于圖5 所得的分析結(jié)果,并出于實際應(yīng)用中對FOPA 的增益平坦度的考慮。一般可選擇γ=11 W-1km-1作為FOPA 的典型非線性系數(shù)。
本文由耦合方程出發(fā),得到了光纖參量放大器的增益特性表達式。根據(jù)表達式,對光纖參量放大器的信號增益特性和增益帶寬特性進行了理論與仿真分析,并得出結(jié)論:光纖參量放大器的增益隨著光纖長度,泵浦光功率,非線性系數(shù)的增加而變大;同時,通過增大泵浦光功率和非線性系數(shù),光纖參量放大器的增益帶寬得到了顯著改善;雖然理論分析結(jié)果與仿真結(jié)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仿真結(jié)果有效地證明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1] 王秋國,劉全龍,何理,等.光纖參量放大器增益帶寬拓展技術(shù)[J].光子技術(shù),2006,6(2):74-77.
[2] 高斌,張勁松,陳濤,等. 光纖參量放大器技術(shù)及其最新進展[J].光通信研究,2006,2:49-52.
[3] REN Jing,JIA Dong-fang,LIU Yang,et al.Optical Pulse Compression Based on High-Doped Erbium Fiber Amplifier and Standard Single-Mode Fiber[J].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2008,14(2):90-94.
[4] Agrawal G P,孫小菡.光纖中非線性參量過程[J]. 電子器件,1992,(1):50-63.
[5] Agrawal G P,孫小菡.光纖中非線性參量過程(續(xù)完)[J].電子器件,1992,(2):126-135.
[6] 趙川,賈東方,王肇穎,等.光纖參量放大技術(shù)及應(yīng)用[J].光通信技術(shù),2009,33(7):1-3.
[7] Hansryd J,Andrekson P A,Westlund M,et al.Fiber-Based 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J].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2002,8(3):506-520.
[8] Kakande J,Parmigiani F,Ibsen M,et al.Wide Bandwidth Experimental Study of Nondegenerate Phase-Sensitive Amplifiers in Single-And Dual-Pump Configurations[J].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10,24(22):1781-1783.
[9] Agrawal G P.Nonlinear Fiber Optics[M]. Singapore:Elsevier Pte Led.,2009.
[10] Torounidis T,Andrekson P.Broadband Single-Pumped Fiber-Optic Parametric Amplifiers[J].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07,19(9):650-652.
[11] 李建平.光纖參量放大器帶寬參量的理論研究[J]. 懷化學(xué)院學(xué)報,2009,2(28):70-73.
[12] Luo Jun,Yu Jin-long,HAN Bing-chen,et al.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ll-Optical Regenerator Based on Single Pump Fiber-Optic Parametric Amplifier[J].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09,21(21):1609-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