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良蓉 (隨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護學院,湖北 隨州 441300)
腦卒中急性發(fā)作期死亡率高達50%,幸存者中大約有75%遺留有不同程度的終生殘疾,如偏癱、語言障礙等,而且腦卒中病人的恢復期一般需要3~12個月。因為有約1/4的病人在發(fā)病后1~5年內會復發(fā),所以必須堅持長期服藥〔1〕。腦卒中是一個需要長期治療和護理的疾病,在整個病程中,腦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促進對疾病轉歸和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康復治療可以使腦卒中各種后遺癥的恢復率和10年存活率明顯提高。而每個患者在自我效能上因為生活背景等原因都有一定的獨特性〔2,3〕。本文擬探討腦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社會支持度的相關性,為有針對性地設計更省力、高效的護理方法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取樣的方法,選取武漢市部分醫(yī)院為樣本采集地點,依據(jù)內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6版)腦卒中患者臨床診斷標準,選擇急劇發(fā)病,癥狀持續(xù)24 h以上的局部腦血管病,臨床診斷為腦卒中且神志清楚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認知障礙、具有基本的讀寫功能且無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的患者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齡34~71〔平均(43.3±8.8)〕歲;已婚占90%;教育程度:高等15人、中等26人、小學9人(18%)。經濟收入:小于800元22%、800~3 000元50%、大于3 000元28%;居住城市66%,農村34%。
1.2 研究工具 ①腦卒中患者一般情況調查表調查病人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民族、職業(yè)、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是否獨居、居住地(城市或鄉(xiāng)村)、家庭收入水平、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是否有子女、確診腦卒中時間等。②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4〕采用多軸評價法,共10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3條)、主觀支持(4條)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等三個維度。③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3〕共10個項目,涉及個體遇到挫折或困難時的自信心。GSES采用李克特4點量表形式,各項目均為1~4評分,“完全不正確”1分,“有點正確”2分,“多數(shù)正確”3分,“完全正確”4分。
1.3 調查方法和內容 采取問卷形式,內容包括:①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②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水平;③患者社會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病人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對象不懂的地方及時解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和Pearson相關分析。
2.1 腦卒中患者社會支持 腦卒中患者SSRS得分14~42〔平均(22.98±6.31)〕分。見表1。
2.2 腦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 腦卒中患者GSES得分11~37〔平均(23.66 ±6.33)〕,低于常模(29.46 ±5.33)〔5〕。
2.3 腦卒中患者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腦卒中患者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總分(r=0.59,P=0.004)、主觀支持總分(r=0.51,P=0.006)、客觀支持總分(r=0.26,P=0.009)和支持利用度(r=0.62,P=0.007)3個維度有顯著正相關。
表1 腦卒中患者社會支持情況(s)
表1 腦卒中患者社會支持情況(s)
項目 得分 常模社會支持總分22.98±6.31 44.34 ±8.38主觀支持總分 16.56±4.25 23.81±4.75客觀支持總分 8.13±3.25 12.68±3.47支持利用度8.78±2.39 9.38 ±2.40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較差。由于腦卒中是一個長期慢性疾病,需要他人照顧,對腦卒中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我實現(xiàn)產生重要影響,從而影響其自我效能感;腦卒中患者在突如其來的疾病打擊中,承受著沉重的經濟、身體和心理負擔,直接影響了其生活質量,從而對其自我效能水平產生影響〔6〕;另外,腦卒中患者需要的大量照顧中,包括家庭照顧,而目前中國衛(wèi)生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和社區(qū)護理水平的落后,缺乏必要的專業(yè)指導和有效的支持系統(tǒng)〔7〕。大多數(shù)患者預后較差,不僅直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同時增加照顧者的精神負擔和經濟壓力,這也是導致腦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對7 767名成年人調查為GSES平均得分為2.86。此外,男性在GSES上的得分高于女性,不同文化(國家)之間存在顯著差異〔3〕。腦卒中患者社會支持低于國內正常人,說明對腦卒中患者的關注不夠。多數(shù)學者認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觀支持更有意義,因為雖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觀存在,但是被感知到的現(xiàn)實卻是心理的現(xiàn)實,而正是心理的現(xiàn)實作為實際的中介變量影響人的行為和發(fā)展。
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應該鼓勵支持病人,讓病人正確認識腦卒中的特點、預后以及治療特點,使其建立自信心,以給予其心理支持,同時與患者建立一種和諧的護患關系。根據(jù)自我效能理論,良好的社會和家庭支持是自我效能建立與發(fā)展的重要因素〔7〕,因此,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還應重視對家庭成員的教育,幫助其認識到良好社會支持對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的重要性。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設立合理的護理目標,并將總目標分為小目標,逐個完成,并及時反饋給患者,當小目標完成后,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有利于增強患者的自我效能,也提高了患者的主觀支持及對客觀支持的利用度。當目標不能實現(xiàn)時,應幫助患者分析存在的原因,設立新目標,鼓勵患者實現(xiàn)新的目標,盡可能避免對患者進行否定性批評。成敗經驗作為一種績效在自我效能感形成中起著增強或減弱的作用。鼓勵病人達成可以完成的目標,讓病人在成功的體驗中走向更大的成功,是增強病人自我效能的重要方法。因此,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是保證有效治療的關鍵〔5〕。護理人員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應該適時地鼓勵病人,表揚病人的某些行為,這樣是為患者提供一種信息,那就是自己做的是對的,是有效果的。這樣可以使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調動其自身潛能,發(fā)揮其在治療過程中的能動作用,增強自我效能。
替代性經驗是人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而獲得的間接經驗〔8,9〕。當患者看到與自己相差不多的患者成功治愈時,會認為自己也能成功治愈,從而增強自我效能感;反之,則降低其自我效能感。因此,護理人員應多介紹康復成功患者,從而增強患者自我效能感。另一個影響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源來自于他人的評價勸說及自我規(guī)勸。一般在直接經驗或替代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勸說、鼓勵,效果顯著。另外,其效果還受到信息來源的專業(yè)性、權威性和吸引力的影響。因此,選擇病人信任的權威的醫(yī)護人員,收效更為明顯。
綜上,腦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偏低,其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有相關性。護理人員在護理腦卒中患者時,應主動應用自身的知識和技術,敏銳地發(fā)現(xiàn)各個護理對象存在的具體問題,采取激勵、目標設定等有效的干預措施,增加患者社會支持,從而提高其自我效能。
1 黃少蘭,鄭國俊,姜 華,等.住院腦卒中患者流行病學研究對健康教育的啟示〔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4):64-5.
2 Yu-Ying Tang,Shu-PI Chen.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in Chinese family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stroke〔J〕.Health Promotion Int,2002;17(4):329-39.
3 Tomoko Morimoto,Andrea Streit Schreiner,Hitoshi Asano.Caregiver burde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Japanese stroke caregivers〔J〕.Age Ageing,2003;32:218-23.
4 汪向東,王希林,馬 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13(增刊):127-31.
5 莊禮興,李艷慧,江綱輝.腦卒中病治療與護理〔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1-56.
6 席淑華.腦腦卒中病人家庭護理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13-26.
7 張云鵬.腦卒中病〔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1-123.
8 郭本禹,姜飛月.自我效能理論及其應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27.
9 楊麗琴.不同護理對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8;(4):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