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錢 林 進 徐立勤 徐丹怡 許 蓓 曹 恒 孫德本
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關節(jié)炎,國內的發(fā)病率約0.2% ~0.4%,以侵蝕性關節(jié)炎為主要表現(xiàn)的多系統(tǒng)性的自身免疫病,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有諸多關節(jié)外表現(xiàn),如類風濕結節(jié)、血管炎、肺間質病變、胸膜受累、血液系統(tǒng)受累等[1]。國內對RA患者胸膜受累的臨床報道不多,本文對29例胸膜受累的RA患者進行臨床總結分析,報道如下。
1.基本情況:選擇2009~2010年筆者醫(yī)院收治的248例RA患者,男性67例,女性181例,均符合1987年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ACR)RA的分類標準或者2010年ACR和歐洲抗風濕病聯(lián)盟提出的RA新分類標準[1]。經(jīng)B超或CT證實胸腔積液或胸膜增厚共29例?;颊吣挲g最大75歲,最小47歲,平均年齡62.2±8.2歲。長期服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每天潑尼松10mg以下)的RA患者6例,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物(包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24例,非甾體消炎藥8例,中藥1例。因關節(jié)癥狀加重為首要就診原因的23例,因呼吸困難為首要就診原因的6例。有基礎疾病11例,其中高血壓7例,糖尿病4例,肺間質纖維化1例,結腸黑變病l例,但都處于穩(wěn)定期;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減退或衰竭。
2.回顧性分析:收集整理29例胸膜受累的RA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以及治療情況。其中6例胸腔積液較多,胸腔穿刺引流,胸腔積液檢驗。
24例RA患者出現(xiàn)胸腔積液(男性12例,女性12例),胸膜增厚5例(男性2例,女性3例);RA患者胸膜受累(包括胸腔積液和胸膜增厚)的總體發(fā)生率為9.7%,其中男性發(fā)生率20.9%,女性的發(fā)生率8.3%。多見于病程較長的患者,平均病程13.5±8.8年,關節(jié)畸形 21/29,類風濕因子(RF)升高明顯,707.8±1008.7U/ml,炎癥指標明顯升高,C-反應蛋白(CRP)59.9 ±48.7mg/L,紅細胞沉降率(ESR)62.9 ±29.9mm/h,關節(jié)腫脹和壓痛明顯。類風濕結節(jié)5例。
少量胸腔積液患者18例,中等量胸腔積液6例;單側胸腔積液占9/24,雙側占15/24;2例患者單側胸膜增厚,3例雙側胸膜增厚。多數(shù)患者沒有呼吸系統(tǒng)癥狀。6例患者胸腔積液較多,活動后呼吸困難,2例早期有呼吸后胸痛,2例有發(fā)熱;其中4例考慮RA原發(fā)疾病所致,1例RA繼發(fā)結核性胸膜炎,1例RA伴肺炎旁胸腔積液。
4例RA相關性胸腔積液的特點:根據(jù)light標準[2],4例患者胸腔積液都為滲出性;胸腔積液蛋白/血清蛋白>0.5 3例,正常1例;胸腔積液乳酸脫氫酶(LDH)>200U/L的2例,2例正常;胸腔積液LDH/血清LDH>0.6 3例;2例胸腔積液葡萄糖降低,2例正常;3例胸腔積液RF升高,1例正常;腺苷脫氨酶(ADA)升高1例,3例正常;胸腔積液細菌培養(yǎng)、結核桿菌培養(yǎng)陰性,抗酸桿菌涂片陰性;胸腔積液未找到腫瘤細胞;胸腔積液CA125輕度升高2例,2例正常;胸腔積液癌胚抗原正常。4例RA相關性胸腔積液的患者經(jīng)胸腔引流和激素治療后好轉,1例RA繼發(fā)胸膜結核感染患者行胸腔引流和三聯(lián)抗結核治療后好轉;1例RA伴肺炎旁胸腔積液患者在胸腔引流和抗生素治療后好轉;18例少量胸腔積液和5例胸膜增厚患者無特殊治療。
RA是一種系統(tǒng)性疾病,除關節(jié)病變外,可累及胸膜、肺和心血管等多個器官,胸膜受累在臨床上不少見。有尸檢資料顯示RA胸膜受累可達50%[3]。臨床上多沒有自覺癥狀,不易發(fā)現(xiàn)。有報道309例RA患者通過胸部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24%的男性患者存在胸膜增厚或胸腔積液,女性為16%,男性多于女性,多為單側或雙側少量胸腔積液[4]。有癥狀的胸腔積液患者<5%,需胸腔穿刺引流[5]。
通過X線胸片可以評價胸膜受累情況,少量胸腔積液表現(xiàn)為肋膈角變鈍,胸腔積液增多時可出現(xiàn)弧形的積液影,但敏感性不及超聲和CT。超聲和CT能發(fā)現(xiàn)極少量胸腔積液和增厚的胸膜,尤其在超聲顯像上胸腔積液能隨著呼吸而變化,并可用于胸膜穿刺定位,CT則能發(fā)現(xiàn)肺部和縱隔病變,有利于鑒別是否伴發(fā)感染、腫瘤等疾病。我們的患者經(jīng)過B超或CT證實胸腔積液或者胸膜增厚,大部分患者少量胸腔積液,6例中等量胸腔積液,其中1例患者因CT發(fā)現(xiàn)肺部炎性病灶,診斷為肺炎旁積液。
本項研究臨床資料顯示,出現(xiàn)胸腔積液或胸膜增厚的RA患者病程長,病程13.5±8.8年,多數(shù)患者關節(jié)畸形,提示病程長的RA患者胸膜受累的發(fā)生率高。男性患者胸膜受累的發(fā)生率(20.9%)高于女性患者(8.3%),與國外的報道相符合[5]。可能是男性RA患者基數(shù)少,相對的比例高。
本項研究發(fā)現(xiàn)胸膜受累的RA患者RF效價、炎癥指標如CRP和ESR明顯升高,關節(jié)腫脹、壓痛更明顯,提示活動度高的RA患者易出現(xiàn)胸膜病變。但是4例中等量胸腔積液患者CRP、ESR未比少量胸腔積液患者升高明顯。4例RA患者的胸腔積液都為滲出性,胸水RF升高,無細菌、結核等感染和腫瘤等依據(jù),診斷RA相關性胸腔積液??赡苁怯捎赗A為炎癥性疾病,產(chǎn)生炎癥因子,導致胸膜內皮損傷,滲透性增高,或者引流不暢等多方面因素引起胸腔積液[6]。RA患者胸腔積液葡萄糖降低很有特異性,但是急性或病程短的RA患者的胸腔積液葡萄糖降低一般不明顯,隨著病程延長葡萄糖可明顯降低[6,7]。我們2例患者胸腔積液葡萄糖降低,病程分別為10年和20年;2例患者葡萄糖正常,病程相對較短,分別為5年和6年。胸腔積液RF升高可能提示胸膜受累與RA有關,但不具有特異性。RA患者胸腔積液ADA一般正常,偶可升高,不易與結核,腫瘤等鑒別。其中1例患者胸腔積液RF正常,但是ADA輕度升高,考慮結核性胸膜炎,抗結核治療2個月無明顯效果,最后診斷RA相關性胸腔積液,改用糖皮質激素及RA基礎藥物加量,胸腔積液漸吸收。
由于RA疾病本身長期活動,以及部分患者長期服用小劑量激素等藥物、年齡大、抵抗力低,可出現(xiàn)結核感染,少數(shù)患者還會繼發(fā)化膿性病變。本次研究中的1例RA患者胸腔積液渾濁,胸腔積液ADA明顯升高,盜汗癥狀明顯,無咳嗽咳血,考慮RA繼發(fā)結核胸膜炎。1例患者肺部CT提示片狀實變影和胸腔積液,考慮RA伴肺炎旁胸腔積液。我們發(fā)現(xiàn)這2例患者都有長期使用小劑量激素,繼發(fā)感染可能與基礎免疫紊亂有關,在臨床工作中需要重視此類情況。
RA伴發(fā)的胸腔積液多為無菌性,有一定的自限性,50%患者可以吸收,可能需要幾個月以上才能消失,一般無需特殊治療,RA的基礎藥物治療即可,如改善RA病情藥物。少部分患者胸腔積液不能完全吸收,有可能導致胸膜增厚、肺容積縮小或者少數(shù)出現(xiàn)繼發(fā)感染。部分患者胸腔積液較多,有胸悶等癥狀,需要胸膜腔穿刺引流和糖皮質激素治療,可口服、靜脈使用或胸膜腔注入激素。也有文獻報道使用生物制劑,如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有明顯的效果[6]。RA患者伴發(fā)感染性胸腔積液需要抗生素治療如抗細菌或抗結核藥物等。我們18例少量胸腔積液患者和5例胸膜增厚的RA患者無癥狀,給予RA原發(fā)病治療,患者病情穩(wěn)定。4例患者胸腔積液考慮RA原發(fā)疾病所致,胸腔穿刺引流和激素治療后好轉,1例繼發(fā)胸膜結核感染在胸腔引流和三聯(lián)抗結核治療后好轉;1例RA伴肺炎旁胸腔積液行胸腔引流和抗生素治療后好轉,患者仍在隨訪中。
極少數(shù)RA患者需要胸膜活檢,多提示胸膜增厚,病理表現(xiàn)為多核的上皮樣細胞代替間皮細胞,類風濕結節(jié),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由于是有創(chuàng)檢查,不首先推薦[6]。RA引起胸腔積液患者一般有RA和關節(jié)外的其他表現(xiàn),少數(shù)患者胸膜滲出發(fā)生于關節(jié)癥狀之前,不易鑒別,可行胸膜活檢,有利于無明顯關節(jié)癥狀的RA診斷。當然胸腔積液葡萄糖降低和RF陽性,可能也有重要的提示意義。
RA相關性胸腔積液有顯著的特點,胸腔積液為滲出液,胸腔積液中糖含量降低和RF陽性等是診斷類風濕胸腔積液的重要指標,然而臨床實際工作中,RA患者出現(xiàn)胸腔積液,或無關節(jié)癥狀的胸腔積液鑒別診斷仍較復雜,需要評價全身情況,排除心、肝、腎臟功能不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排除細菌和結核感染、腫瘤等疾病,應動態(tài)觀察和密切隨訪。
1 中華醫(y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類風濕關節(jié)炎診斷及治療指南[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0,14(4):265-270
2 Light RW,Macgregor MI,Luchsinger PC,et al.Pleural effusion:the diagnostic separation of transudates and exudates[J].Ann Intern Med,1972,77(4):507-513
3 Hunninghake GW,F(xiàn)auci AS.Pulmonary involvement in the collagen vascular diseases[J].Am Rev Respir Dis,1979,119(3):471 - 503
4 Jurik AG,Davidsen D,Graudal H.Prevalence of pulmonary involvement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A radiological and clinical study[J].Scand JRheumatol,1982,11(4):217 -224
5 Amital A,Shitrit D,Adir Y.The lung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Presse Med,2011,40:31-48
6 Balbir-Gurman A,Yigla M,Nahir AM,et al.Rheumatoid pleural effusion[J].Semin Arthritis Rheum,2006,35(6):368 -378
7 Bouros D,Pneumatikos I,Tzouvelekis A.Pleural involvement in systemic autoimmune disorders[J].Respiration,2008,75(4):361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