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峰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003)
造成胸腰椎骨折的常見原因為屈曲、旋轉、軸向壓縮及剪力等綜合暴力。胸腰椎骨折與脫位可導致神經通道占位,進而使患者產生癱瘓,因此在治療時必須對脊柱的解剖結構進行正確復位,以建立脊柱的平衡與穩(wěn)定。研究顯示,椎弓根釘棒內固定系統(tǒng)可以通過椎弓根螺釘進行內固定進而有效地穩(wěn)定脊柱結構。此外,通過對脊髓進行減壓,逐漸恢復脊髓的損傷,進而使癱瘓患者部分或完全恢復[1]。本文對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脊椎釘棒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齡為19~57歲,平均年齡為37.4歲。6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3例(4.76%)為胸6~7椎損傷,45例(71.43%)為胸12~腰1椎損傷,15例(23.81%)為腰1~腰5椎損傷?;颊邠p傷的原因中,27例(42.86%)為交通傷,6例(9.52%)為重物砸傷,30例(47.62%)為高處墜落造成損傷。根據(jù)ASIA脊髓神經功能障礙分級標準對63例胸腰椎損傷患者脊髓神經功能進行分級,其中,11例(17.46%)A級,5例(7.94%)B級,5例(7.94%)C級,8例(12.70%)D級,34例(53.97%)E級。
患者給予氣管內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同時置導尿管?;颊卟扇「┡P位,在骨折節(jié)段后行正中切口,將椎板棘突暴露,并將兩側肌肉分離后露出椎板與關節(jié)突。將手術椎體上下方各一個椎體也同時暴露,以利于定位。
在進行內置螺釘前,需首先進行定位。對胸椎進行置釘時,應在上關節(jié)突下方的橫突底部以內大約3mm處進釘,保持釘?shù)琅c矢狀面10°以內的夾角,保證與終板間呈成10°~20°范圍的夾角。對胸腰段椎體進行置釘時,保持釘?shù)琅c矢狀面10°以內的夾角,并保證與終板平行。對腰椎進行置釘時,進釘處應為橫突水平中線與上關節(jié)突外緣縱向切線的交點,保持釘?shù)琅c矢狀面15°以內的夾角,并保證與終板平行。對第1骶椎進行置釘時,進釘處應在骶1上關節(jié)突下方5mm,外10mm處,保持釘?shù)琅c矢狀面20°以內的夾角。將釘點附近的骨嵴清除干凈后,將皮質下松質骨暴露,使用開孔錐打孔并錐出釘?shù)?,打孔的深度通過X線片進行估計,將克氏針置入釘?shù)来_定其深度。
繼而對脊髓進行減壓?;颊哌M行全椎板切除術,將黃韌帶去除后使神經根管與側隱窩擴大進行徹底減壓。對骨折下陷的椎板進行切除時,應從骨折椎板以下正常處向上使用咬骨鉗進行咬除,進而將硬膜與黃韌帶暴露,直至骨折下陷位置,將先神經剝離子水平置入并分
離硬膜,待托起下陷的骨折塊后,再使用咬骨鉗咬除,以避免對脊髓造成損傷。具體操作為:①松解:將硬膜囊與神經根牽開,使椎間盤組織得以顯露,盡可能將后縱韌帶與椎間盤組織去除。②復位撐開:根據(jù)需固定的節(jié)段長度選擇相應的連接棒,同時,選擇長度相適宜的連接裝置。③檢查脊髓:對脊髓進行減壓以后,觀察脊髓有無腫脹變異的情況發(fā)生。若患者發(fā)生嚴重的脊髓腫脹應立即進行硬膜切開引流,縫接馬尾斷裂。手術結束后觀察切口是否正常,若無活動性出血則將切口閉合。
手術結束后,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使用地塞米松靜脈滴注,10~20mg/d,連續(xù)使用4~5d,以消除脊髓腫脹。并給與維生素B1、B12以營養(yǎng)神經。手術后患者應臥床8周左右。
我院收治的6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經過脊椎釘棒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后,46例(73.02%)患者感覺運動肌力完全恢復,13例(20.63%)患者感覺運動肌力部分恢復,4例(6.35%)患者感覺運動肌力無明顯改變,見表1。對所有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優(yōu)良率93.65%,患者復位良好,效果滿意。
表1 胸腰椎骨折患者感覺運動肌力恢復情況 [(例)]
胸腰椎損傷是最常見的脊柱損傷。當胸腰椎發(fā)生暴裂或壓縮骨折時,由于骨塊進入椎管造成神經與脊髓壓迫,常會導致患者癱瘓的發(fā)生。因此,臨床治療時,對脊髓實施壓迫解除,恢復椎管正常內徑并實現(xiàn)脊柱穩(wěn)定性的重建是治療的關鍵[2]。椎弓根釘棒內固定系統(tǒng)可以通過椎弓根螺釘進行內固定進而有效地穩(wěn)定脊柱結構。此外,通過對脊髓進行減壓,逐漸恢復脊髓的損傷,進而使癱瘓患者部分或完全恢復。本文對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脊椎釘棒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
本文對我院收治的6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經過脊椎釘棒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后,46例(73.02%)患者感覺運動肌力完全恢復,13例(20.63%)患者感覺運動肌力部分恢復,4例(6.35%)患者感覺運動肌力無明顯改變。對所有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優(yōu)良率93.65%,患者復位良好,效果滿意。由此可見,脊椎釘棒內固定系統(tǒng)對治療胸腰椎骨折,并對具有脊髓壓迫癥狀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脊椎的作用,患者康復情況良好,并發(fā)癥少,臨床治療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王偉,尹宗生,張輝,等.椎管減壓在胸腰段骨折后路手術中的療效評價[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1,25(1):84-86.
[2]黃象望,殷浩,肖晟,等.經傷椎置釘短節(jié)段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脫位[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0,25(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