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燕
(渭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風險意識現(xiàn)狀分析
左海燕
(渭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在太極拳運動健身中的風險意識和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并進一步對中老年人太極拳運動健身的風險意識現(xiàn)狀進行研究與分析,以便為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在太極拳運動健身中的風險意識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依據(jù)。
太極拳 風險意識 中老年人 陜西東部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我國人口呈現(xiàn)老齡化趨勢、增長速度快、人均壽命延長、疾病余年長等人群特征。同時,體育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體育文化重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的太極拳運動成為社會體育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墒俏覀冎溃骸绑w育運動中隨時會產生運動風險,沒有風險的運動不能稱為運動!”體育運動在促進人們身體健康、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的同時,給每一位參加者都會帶來一定的運動風險,這是由體育運動本身的性質決定的。所以,本文就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風險意識現(xiàn)狀進行基礎調查分析,以便為東部地區(qū)相關部門對中老年人在太極拳運動健身中的風險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
太極拳運動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古老的健身項目,它把拳術、引導術和吐納術結合起來,集中了我國古代保健養(yǎng)生的精華,運動時一定要注意調氣、調身和調息,是廣大老年人頗為喜歡的傳統(tǒng)體育運動健身項目之一。
風險是指一定時間內,由于系統(tǒng)行為的不確定性(主要指發(fā)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故)給人們帶來危害的各種可能性。風險具有客觀性、不確定性、可變性、無形性、普遍性和不可預測性等特征。
運動風險意識是指人們對運動風險的認識和防御能力綜合表現(xiàn)能力。
以陜西東部地區(qū)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等方法。調查問卷的基本內容包括太極拳運動健身中老年人的基本信息
及影響風險發(fā)生的各種因素。隨機抽取分布在臨潼、閻良、蒲城、臨渭區(qū)、潼關、華縣、韓城、華陰八個地區(qū)的公園、廣場、社區(qū)等中老年人口分布較多的地點發(fā)放調查問卷4000份,回收3900份,回收率達97.5%,其中有效問卷3700份,有效回答率為92.5%。本調查問卷的信度為0.82,效度0.7。走訪的專業(yè)人員主要是太極拳協(xié)會和業(yè)余太極拳運動愛好者,以及長期從事太極拳教練和指導的相關人員。隨后對調查所得的數(shù)據(jù)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2.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表1 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拳齡一覽表
本次研究被調查的4000名中老年人中:女性和男性人數(shù)分別是1700人和2300人,分別占總調查人數(shù)的42.5%和57.5%。參與者年齡跨度較大,從36歲的中年人到最大80歲以上的老年人都有。他們的年齡分布大體是如下:36—51歲(23%)920人,51— 66歲 1620人(40.5%),66—79歲 1196人(29.9%),80歲以上264人(6.6%)。以上數(shù)據(jù)顯示:陜西東部地區(qū)太極拳運動健身的中老年人群眾基礎相對較深。在被調查者的學歷分布來看,大專以上占58.6%;具有“初中學歷”和“高中學歷”中老年人的所占比例分別是15.6%和25.8%。由此可得出,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中老年人學歷分布相對比較高。這種現(xiàn)狀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教育水平影響著人們對健康的認識水平,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人自然對新的健康觀認識和理解比較全面。因此,他們平時不僅關注自己的生理健康,同時還要關注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和道德健康等方面,只有以上四方面的健康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才是一個真正健康的個體。
通過表1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被調查者的人員堅持太極拳運動健身的時間各不等,本次被調查的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平均時間是5—7年左右,健身時間在6-7年的中老年人占3.2%。健身時間在4—6年的中老年人所占比例為25.8%,健身時間在2-3年的中老年人比例為63.2%。健身時間在0.5-2年的占6.8%。由此數(shù)據(jù)可知: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狀況不容樂觀。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相關政府部門必須組織專業(yè)人員對中老年人進行有關太極拳運動健身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術動作的培訓與指導,以便讓更多的中老年人積極參與到太極拳運動健身活動中去,最終達到改善和提高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群整體的身體健康水平。
表2 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周次數(shù)及時間一覽表
通過表2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可知:每周參加太極拳運動健身的次數(shù)達“3-4次”的中老年人比例占到被調查者的51.8%,練“5-6次”的中老年人也很多(26.8%),其余15.8%的中老年人每周練“1-2次”,只有6.4%的中老年人是根據(jù)自己的心情和愛好進行太極拳運動健身,具體健身運動時間是“由自己是否有空閑”而定。這些中老年人每次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時間長短從1小時到2.5小時各不等。選擇比例最高的是“1-1.5小時(65.7%),其次32.6%的中老年人選擇“0.5-1小時”,有5.6%的參與者可以進行2-2.5小時的太極拳運動健身,3小時以上太極拳運動健身的中老年人沒有。
當中老年人通過一定的時間和強度進行太極拳運動健身后,他們體內的能源物質就會消耗,同時體內會產生少定的乳酸堆積,人體就會產生運動性疲勞感。具體表現(xiàn)為肌肉運動能力下降、全身酸痛、有時會出現(xiàn)頭暈等現(xiàn)象。特別是中老年人在適宜的音樂節(jié)奏伴奏從事一定的體力運動時,他們會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負荷。因此,在太極拳運動健身中人們的生理(脈搏、心跳、血壓等)和心理(情緒、注意、思維等)各指標就會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就會出現(xiàn)逐漸減弱或分散現(xiàn)象,最終使他們產生運動性疲勞綜合征,同時這種感覺也是反映運動強度的一個標準。本次調查設定了四種不同的運動疲勞綜合征等級判別標準。通過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65.3%的被調查者在太極拳運動健身中具有“輕松愉悅”心理狀態(tài),7.6%的老年人感到“疲憊”,的心理狀態(tài),17.1%的老年人在參加太極拳運動健身感覺“非常舒服”的心理狀態(tài)。
人們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受到機械性和物理性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傷害,稱為運動損傷。運動損傷的分類方法很多,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根據(jù)創(chuàng)傷程度的不同可分為輕微損傷(擦傷、挫傷、扭傷等)和嚴重損傷(骨折和脫臼、失去知覺或需要住院的頭部傷、撕裂傷和嚴重的關節(jié)傷、需要住院的內傷與死亡)。本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太極拳運動健身中72.8%中老年人沒有受過傷;23.8%的中老年人在太極拳運動健身中有過“輕微損傷”;另有3.4%的中老年人有過“嚴重損傷”。但是令我們遺憾的是:損傷人群女性中老年人(72.3%)遠遠多于男性(29.7%)。這些中老年參加太極拳健身運動的受傷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踝關節(jié)關節(jié)、膝關節(jié)等關節(jié)部位,這些損傷頻率較高的部位主要是由于太極拳動作反復用力的結果,再加上中老年人的體內鈣含量相對流失,骨質比較脆、肌肉與韌帶、各內臟等功能處于下降階段等原因導致的,進而會導致有些中老年人的運動損傷是慢性、急性、外傷或內傷等不同形式。所以,對于太極拳運動健身過程中或后出現(xiàn)受傷現(xiàn)象的中老人都必須重視自己的傷情,如果自己感覺嚴重者應及時到醫(y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便避免發(fā)生更為嚴重的后果。本次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6.5%的中老年人選擇了“去醫(yī)院檢查”,78.6%選擇“自行處理的”和“他人幫助處理”方式,剩余14.9%的中老年人采取的是“不處理或休息緩解”的方法使受傷部位自行康復。
作為運動健身者必須講究科學的運動健身,絕不能心血來潮,草率行動。在開始鍛煉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練習,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運動健身效果的安全性、健身性和愉悅性。其次,除了熱身練習和正式的健身運動練習外,健身運動后的放松練習是確保下次進行健身練習的重要條件。因為放松練習可以使疲勞的肌肉、韌帶和激動歡快的情緒得到適當?shù)木徑?,進一步使中老年人的身體、心理得到充分的放松,最終改善和提高中老年人的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tài)。本次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65.6%的被調查中老年人選擇了太極拳運動健身之前后只是偶爾熱身和放松練習,32.2%的中老年人運動健身前后基本上不做熱身和放松練習,只有2.2%的中老年人每次參加運動前后都做熱身和放松練習。
運動過程中首先消耗的能量為ATP和糖,隨著運動時間和量的不斷增加,人體內的能源物質將會隨之毫盡,同時體內的水分和少量鹽分就會流失,當體內的能源物質消耗到一定程度時,人體就會感覺到頭暈和肌肉松軟,此時應適當停止運動或補充相應的能量,以確保人體運動所必須的能源物質,最終可以減少或避免運動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運動損傷。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1.6%的中老年人在太極拳運動過程中給自己適時的補充能量,13.2%的中老年人在運動后根據(jù)主觀感受狀態(tài)給自己進行適當?shù)哪芰垦a充;65.2%的中老年人到家后才對自己進行能量補充。通過以上的數(shù)據(jù)可知: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在進行太極拳運動健身過程中的運動風險意識比較單薄,從而導致許多中老年人在運動健身后偶然會出現(xiàn)心率不期、眩暈、腰痛等不良癥狀的產生。最終失去他們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本質功能——強身健體,增強體質。
本次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本次調查的中老年人總體受教育水平比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稍高。每個人的早期受教育程度影響他們老年時期對健康的認知水平。通過對他們的受教育水平與太極拳健身堅持時間的交互分析可知:學歷越高,太極拳運動健身的時間相對較長,堅持性也相對較高。如果他們長期參與太極拳健身運動就會降低他們對該運動項目的風險意識水平。因為,他們在長期的健身運動中無意間會遇到許多運動風險的發(fā)生。在此情景下他們便會發(fā)現(xiàn)較多風險知識的運用,最終使自己在太極拳健身運動中會注意許多問題來將運動風險降低或避免。但是,風險貫穿各種體育運動的全過程。所以,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中老年人應提高對運動風險意識的防范,以便最終實現(xiàn)他們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自我和社會效能。
按照社會體育學中我國體育人口的判定標準,陜西東部地區(qū)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中老年人的運動規(guī)律較為穩(wěn)定,近幾成的中老年人是太極拳的體育人口。因為太極拳動作技術結構符合人體生理結構特征、運動強度適宜等特點,再加上男女性別的個體生理存在很大差異性,中老年人中的女性對運動風險的認知水平和敏感度高于男性老年人,同時她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感覺傾向性低與男性中老年人,以不難解釋太極拳健身運動中女性中老年人的運動損傷現(xiàn)象明顯高與男性中老年人??偠灾?,中老年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時間、音樂選擇是否合理是運動風險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為了減少和避免太極拳健身運動中運動風險的產生,應盡量避免過度勞累,減少運動時間、選用適應中老年人節(jié)奏的音樂進行太極拳運動健身,以便從源頭上減少或避免運動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
在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fā)展共同發(fā)展的形勢下,人們對自己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追求明顯提高,特別是人們對自己的業(yè)余體育文化活動的形式也不斷提高。尤其是20世紀末太極拳運動健身迅速在各個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有效開展,并組織的有聲有色。但是它們基本上是民間自發(fā)的、無組織、沒有專業(yè)的健身教練對他們進行相關運動過程中運動風險事項的培訓。他們基本上都是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或看或聽別人的介紹參與太極拳健身運動,他們認為自己喜歡的或參與人較多的項目肯定對人的益處較多而風險較低,反之,他們便做出相反的判斷。大部分人對一個體育項目的認知風險和認知收益會有負相關的認識,緣于這兩種評價來自一個共同的情感源頭。本次調查訪談中發(fā)現(xiàn),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對于在太極拳健身運動中的樂趣、健身功能等方面談的津津樂道,表示他們很喜歡這項體育運動。但是喜愛一項運動并不能排除自己參與此項運動中存在風險的客觀性和不確定性。所以,建議參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中老年人應從自身意識上明確任何運動過程都存在運動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為了減少沒有必要的運動損傷發(fā)生,所有參與太極拳健身運動的中老年人必須提高自己對運動風險意識的認識水平,以便最終實現(xiàn)陜西東部地區(qū)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拳運動的健身經濟效能。
[1]Schmid li H Onm in imizing the ruin probability by investment and rein surrance[J].The An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2002(3):890-907.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公報(第一號)[EB/OL].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 law info/3/52/0 dd9155171ffdef362b7fc4c92bab488_0.htm,2001(3).
[3]王大華,申繼亮,彭華茂等.教育水平對老年人認知能力的影響模式[J].心理學報,2005(4):511-516.
[4]Paul Slovic. The Perception of Risk [M].Earths can PublicationsLtd,London and Sterling,VA,2000.250-263.
[5]孫 堯,劉云龍.太原市老年人參與網球運動之風險意識分析[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2010(6):52-54.
[6]石 巖,侯禪莉.體育活動風險認知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理論研究[J].體育科學,2008(10):66-73.
[7]Paul Slovic.The Percept ion of Risk [M].Earths can Publication sLtd,London and Sterling,VA,2000.250-263.
[8]楊多貴,高飛鵬.人類健康風險的定量評估與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7(3):55-59.
The Risk Awarenes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Middle-aged and Old Persons Participation in Taijiquan Fitness Movement in Eastern Area of Shaanxi
Zuo Haiy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in Wei Nan Normal College,Weinan Shaanxi 714000)
This article utilizes literature,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expert interview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Shaanxi eastern area middle-aged person's and old person's in Taijiquan fitness movement about their risk awareness and the hazard factors,and further conducts the research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middle-aged person and old person Taijiquan fitness movement about their risk awareness present situa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y reference for fitness risk awareness management in Shaanxi eastern area middle-aged persons and old persons in Taijiquan movement
Taijiquan risk awareness middle-aged person and old person east Shaanxi
G85
A
1004—5643(2012)02—0056—03
老年人健身運動風險評價模型的研究,編號:11JK0440);陜西農村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現(xiàn)狀及健康促進對策研究,編號:11047。
左海燕(1977~),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