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琴
50例產后出血臨床分析
黃紅琴①
目的:探討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與防治措施,降低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方法:回顧分析2010-2011年本院發(fā)生的50例產后出血患者的病例資料。結果:子宮收縮乏力仍為產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占72%,胎盤因素占20%,軟產道損傷占6%,凝血功能障礙占2%。結論:做好計劃生育宣教,加強孕期健康教育及孕期管理,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提高全科醫(yī)務人員助產技術水平,對降低產后出血發(fā)生率起著重要作用。
產后出血; 相關因素; 防治措施
產后出血是產科分娩期常見而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居我國目前孕產婦死亡原因的首位,其發(fā)生率占分娩總數(shù)的2%~3%[1],多發(fā)生在產后2 h內。產后出血的預后與失血量的多少、失血速度及是否得到及時救治有關,若短時間內大量出血可發(fā)生失血性休克,嚴重者危及產婦生命。因此,降低孕產婦產后出血發(fā)生率,仍為產科面臨的重要課題。筆者回顧分析本院住院診斷的50例產后出血病例資料,探索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與防治措施,以降低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及孕產婦的死亡率,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分娩診斷為產后出血者50例,其中陰道自然分娩39例,剖宮產11例;年齡22~36歲,平均26.8歲;初產婦29例,經產婦21例;有多次刮宮史、引產史者、生產史者29例。
1.2 診斷標準 產后出血指胎兒娩出后24 h內陰道失血量超過 500 ml者[2]。
1.3 產后出血測量方法 目前,筆者所在醫(yī)院主要用容積法及稱量法測量產后出血。陰道分娩者在胎兒娩出后用接血盆置于產婦臀部接血至分娩結束,加產后24 h一次性紙墊稱重出血量總和。剖宮產在吸凈羊水后統(tǒng)計出血量,術畢清理陰道積血后臀部墊上一次性紙墊,觀察24 h后一次性紙墊稱重出血量總和。
2.1 產后出血的原因 宮縮乏力36例,占72%;胎盤因素10例,占20%;軟產道裂傷3例,占6%;凝血功能障礙1例,占2%。產后出血相關因素與構成比見表1。
表1 50例產后出血相關因素與發(fā)生率
2.2 50例產后出血經臨床搶救和治療,無子宮切除及后遺癥的發(fā)生。
3.1 產后出血相關因素 有研究指出全球25%孕產婦死于產后出血[3],引起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凝血功能障礙等。(1)本資料中宮縮乏力仍是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72%。影響子宮收縮乏力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本組資料以有多次刮宮史、引產史者、生產史者、羊水過多、巨大胎兒、產程延長、妊娠期貧血等均影響子宮收縮。胎次越多、流產次數(shù)越多越易降低子宮肌纖維收縮能力,結締組織增多,從而使產后出血增多;巨大胎兒、羊水過多使子宮過度膨脹,宮腔壓力增高,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易出現(xiàn)子宮收縮乏力。(2)胎盤因素居第二位,也是產后出血常見的原因,占20%。有多次刮宮史、引產史者、生產史者,子宮內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再次妊娠時易發(fā)生胎膜、胎盤于子宮壁粘連,胎盤滯留于宮腔,甚至發(fā)生胎盤植入,導致子宮收縮乏力而致產后出血。(3)軟產道損傷居第三位,占6%。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中子宮切口撕裂,損傷了子宮動脈而未及時縫扎引起嚴重出血。(4)凝血功能障礙是產后出血較少見的原因,本組占2%,本文主要是胎盤早剝等引起的血凝障礙。
3.2 產后出血與分娩方式的關系 本組產后出血陰道自然分娩比剖宮產高,由于本院積極與產婦宣教自然分娩的好處,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提高全科醫(yī)務人員助產技術水平,及時使用宮縮劑,從而降低了產后出血發(fā)生率[4]。
3.3 產后出血的防治措施 絕大多數(shù)的產后出血都是可以預防的,主要的預防措施有(1)做好孕期保健,定期產前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各種高危因素,糾正貧血,提高機體對出血的耐受。(2)做好計劃生育宣教,避免多次人工流產、刮宮,以防胎盤粘連、胎盤植入的發(fā)生。(3)臨產前進行宣教,使其了解自然分娩對產婦和胎兒的好處,注意孕婦的心理指導,消除其緊張情緒。保證充分休息,合理飲食,可以讓產婦聽音樂或有家屬陪伴。(4)嚴格掌握剖宮產及會陰切開的適應證及時機,并注意止血。(5)嚴密觀察產程進展,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處理,胎兒前肩娩出后及時使用子宮收縮劑,認真仔細檢查胎盤、胎膜完整情況及軟產道有無裂傷。(6)產后留產房觀察產婦2 h,鼓勵產婦飲水、進食和排尿,新生兒早開奶、早吸吮促進子宮收縮[5]。
3.4 產后出血的搶救與治療 (1)產后出血的搶救必須爭分奪秒,第一步是明確病因,子宮收縮乏力原因最常見,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子宮收縮是預防子宮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重要方法。本院在胎兒前肩娩出后立即靜脈給予20 U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如胎兒娩出后仍子宮收縮乏力給予子宮按摩、卡孕栓舌下含服或塞于陰道前壁、宮腔搔刮等。(2)氧氣吸入:氧流量5 L /min,利用心電監(jiān)護了解血氧分壓及氧飽和度,使其在正常范圍。(3)及時、準確按照稱重法和容量法估計產后失血量,失血較多尚未出現(xiàn)休克癥狀時,立即用9號留置針開放兩條靜脈通路,迅速補充液體量(如平衡溶液和林格乳酸溶液、中分子右旋糖酐、代血漿制品等),遠比出現(xiàn)休克后再補液為好。(4)密切監(jiān)測血壓、呼吸、脈搏、皮膚及口唇顏色、面部表情等體征改變,準確判斷是否休克。(5)如失血量達800 ml時,應立即準備輸血。
3.5 急救組織十分重要 在無急救患者時要更新和擴充急救及相關知識和技巧,平時可進行產后出血急救演練,成立急救小組。在急救時能分工明確,配合緊密,而不是臨時組班,無人主持。急救組內指揮、監(jiān)測及行動小組要各司其職,發(fā)揮最佳效果,提高搶救成功率。
綜上所述,產后出血直接危及產婦生命,針對病因邊診斷邊積極治療,預防和控制產后出血,提高搶救成功率,達到了確保產婦健康的目的。
[1] 邵曉蘭,邢艷梅.產后出血88例臨床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07,20(10):52-53.
[2]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24.
[3]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843.
[4]王亞林.產后出血102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6):103.
[5]毛榮華.56例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8):159-160.
Clinical Analysis of 50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HUANG Hong-qin.
Objective:To discussion on the correlative factor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prevention measure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Method:Review analysis of the 2010-2011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formation.Result:Uterine atony was the result for the first caus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72%, placental factors 20%, soft birth canal injuries 6%, dysfunction of blood coagulation and 2%.Conclusion:Completes the family planning mission,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promote natural childbirth,reducing cesarean section rate and improve the general medical personnel midwifery technical level,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Related factors; Prevention control measure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Danyang City,Danyang 212300,China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34):116-117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4.077
①江蘇省丹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江蘇 丹陽 212300
黃紅琴
2012-08-07) (本文編輯:連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