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隋永清 文/張路亞
隋永清依偎著宋慶齡長大,伴隨她走到生命的終點。作者對隋永清女士的訪談,勾畫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宋慶齡形象。
宋慶齡上海寓所餐廳里有宋慶齡母親倪老夫人一張畫像。在隋永清剛會講話的時候,吃飯前,宋慶齡把她領(lǐng)到倪老夫人像前,讓她面對老太太說:“婆婆吃飯了”。隋永清問,她是誰?宋慶齡答,“這是我的媽媽。”以后,宋慶齡告訴身邊的人:她和孫中山結(jié)婚之后,父母才追到日本,將嫁妝給了他們。由于時間倉促,那塊衣料還是半成品。她的母親說,你今后請高人將它繡完。宋慶齡卻說,嫁妝不和別人比,有一點別人永遠比不過我,孫先生是醫(yī)學博士出身的,要是有點什么病痛,一點不用著急。她充滿自豪地說:“你看看,你看看,這就是我找的男人!”
有一天,一起吃午飯,隋永清發(fā)現(xiàn)宋慶齡格外喜形于色,宋慶齡問她說:“永清,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當時是10月,隋永清回答說:“今天25日”。宋慶齡告訴她,這天是自己結(jié)婚的日子?!八貏e高興,搖頭晃腦的,完全像一個很羞澀的小姑娘。那樣子似乎是說,你連這個也不知道???那下次記住哦!”當時她完全沉浸在對孫先生的愛和回憶之中,說兩個人能走到一起非常不容易,她決定追隨孫先生,絕不回頭。
孫中山與宋慶齡結(jié)婚,是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22歲,孫中山比宋慶齡年長27歲。宋慶齡與孫中山之間,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也有平凡溫馨的生活和夫妻間的溫暖與體貼。孫先生的菜燒得很好,宋慶齡也會燒很多好菜,他們常常交換著燒菜。
她說如果要認真地給孫先生記錄一些東西,孫先生總要她舒舒服服地坐著,怎么習慣怎么去做。她就懶懶地靠在沙發(fā)扶手旁,孫先生口述文件,她就在那兒記錄。
宋慶齡告訴隋永清:她和孫先生在一起的十年是她一生最幸福的十年。而且這一生她擁有這樣一個男人足矣,再也沒有第二個孫中山。他是最優(yōu)秀的男人,是完美的丈夫,她覺得很有成就感,很驕傲。
1975年10月12日,當北京香山的紅葉遍布山野之時,宋慶齡最后一次拜謁了孫中山在香山碧云寺的衣冠冢。那年,宋慶齡已經(jīng)82歲高齡。隋永清回憶說,宋慶齡是堅持自己一個臺階一個臺階走上去的。后來,宋慶齡的身體條件不允許爬上高高的中山陵,她又不能容忍將她抬上去,因為她認為這是對別人身體的凌駕。于是她只能在家中、在重要的日子,在孫先生的像前擺上花朵,表示悼念。
隋永清展示了宋慶齡的一件嫁妝。這是一件蘇繡高手精心繡制的菊花圖案的衣料。上面有99朵菊花加一組由13朵菊花組成的團花,寓意“天長地久”和大圓滿??墒撬逵狼遄屑毜財?shù)過,發(fā)現(xiàn)繡好的只有93朵,還差6朵沒有繡完,上面已經(jīng)用粉塊畫好了圖案,繡好了拓片,點好了花樣,但就是沒有繡完。
這塊衣料為什么沒有完成?這和眾說紛紜的宋慶齡為婚姻出走有關(guān)。
宋慶齡告訴隋永清,“外面流傳什么我是被家里關(guān)起來,從窗戶逃走結(jié)婚等等都是胡說。我離家時,心情十分矛盾,特別覺得對不起母親。我與母親感情很深,從心底里不忍傷母親的心。在走出家門的那一刻,我還戀戀不舍地回身看了一眼,發(fā)現(xiàn)母親房間拉著的窗簾動了一下,我隱約看見母親正在窗簾后面看著我,嚇得我慌忙扭過頭走了。我真害怕再多看母親一眼,就會軟下心,邁不動雙腿而留下來?!?/p>
1915年6月28日,日本外務(wù)省的暗探注意到,孫中山發(fā)了一封掛號信給宋慶齡的父親,即在上海的“查理·宋”。五天之后,他又給同一地址發(fā)了一封給宋慶齡的電報。宋慶齡離開東京回上海之前,曾同孫中山商定,她要去爭取父母同意他們的婚事。1915年10月初,孫中山派他信任的秘書朱卓文到上海去把宋慶齡接回日本。朱卓文的女兒慕菲雅(英文名)是宋慶齡兒時的伙伴,或許是通過這層關(guān)系,朱卓文與宋慶齡設(shè)法取得了聯(lián)系。
宋慶齡對隋永清講,她和孫中山的婚姻是“家人冷靜之后再解決的”。但宋慶齡的離家,確實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在臨走時,也覺得對于父母是有些愧疚,違背了他們的意愿,所以給他們鞠一躬,告訴他們:‘對不起,我不孝?!?/p>
宋慶齡給隋永清說這些事的時候,是“眼睛望天,難受的那一種表情”。隋永清揣測,“在那個時刻,對于母女兩個人來說,肯定都是萬般滋味在心頭”。宋慶齡決定不回頭,來到日本和孫中山成婚,這之后她的父母才追到了日本,最終將宋慶齡的嫁妝給了他們,也代表了家庭的一種認可和祝福,家族對宋慶齡的選擇表示了接受。
在與晚年宋慶齡相處的歲月中,隋永清始終感覺,宋慶齡常常處于一種寂寞之中。宋氏家族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很特殊的一個家族。由于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家族里的每一個人,都承受了骨肉分離的痛苦,宋慶齡尤為如此。
宋慶齡經(jīng)常獨自一人坐在桌前,一坐,就是半天。隋永清開始以為她是在辦公,只見她低著頭,雙手放在拉開的抽屜里,擺弄著什么,翻看著什么,或者就是長時間的發(fā)呆。隋永清習慣了只要她不發(fā)話,就不去打攪她。
直到有一天,宋慶齡把隋永清叫過去。隋永清發(fā)現(xiàn),宋慶齡拉開的抽屜里有一本相冊。宋慶齡翻著相冊,一張一張地向隋永清介紹:“這是我們?nèi)?,我的爸爸、媽媽、姐姐、妹妹、我的三個弟弟?!彼螒c齡保留著宋美齡送給她的精美衣物。晚年,當宋慶齡得知宋靄齡去世的消息時,她難過得默默獨處很久。
在上海的宋慶齡故居里,餐廳里一直掛著她母親的油畫像,這是她對母親的一種歉意,也是對家庭的一種懷念。在暮年,宋慶齡堅持自己死后要同父母葬在一起,這也是為了表達她生前在婚姻問題上未能如父母所愿、無法盡孝的遺憾,希望死后永遠陪伴父母。
宋慶齡對隋永清說過,她非常不贊同那些一奶同胞之間僅僅因為政見不同就發(fā)表聲明脫離關(guān)系,而那在當時是很常見的。隋永清還記得宋慶齡說過:“你和家人可以政治觀點不一致,但是親情不能丟?!泵鎸ξ母飼r期那些對親情血緣的淡漠,她認為不可思議,對此她曾說過一句:“不要教壞小孩子?!?/p>
平日生活中,宋慶齡幾乎從不佩戴任何首飾,但從少女時代出國一直到暮年,她將祖母傳下的綠松石戒指、發(fā)簪,以及母親送給她的鉆石別針等等,都珍藏著。直到后來,一部分送給了隋永清。甚至她父親送她的酒,她也在故居中一直存留著。宋慶齡保存這些東西,寄托了對于家族的懷念和祖輩的記憶。宋慶齡畢生熱愛家庭氛圍,熱愛緊密的家庭關(guān)系,思念遠在他鄉(xiāng)也割舍不斷的親人。她曾對隋永清說過:“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改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