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燕
(湖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湖南長沙410081)
師范院校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
——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2011級新生為例
蔡雨燕
(湖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湖南長沙410081)
通過使用UPI對第一師范學院2011級3964名新生的調查得出,大學新生的心理是健康和積極向上的。但調查也同時測出為UPI一類的人數(shù)有681人,一類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焦慮、抑郁、強迫”三個方面。通過回訪面談的方式,找出了影響大學生心理的主要原因,并就其現(xiàn)狀提出了相關對策。
師范新生;UPI;心理健康;對策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點,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筆者通過對湖南第一師范學院2011級90后新生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了解了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掌握了新生的心理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建立了新生的心理檔案,并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供有效的幫助,引導大學新生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投入到大學的學習與生活中去,并為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干預工作奠定了基礎。
(一)研究對象
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2011級新生3964人為研究對象,缺失數(shù)據(jù)240人,實際有效問卷3724人,其中四年制本科2299人,六年制免費本科1455人;男生597人,女生3127人;漢族3232人,少數(shù)民族492人;獨生子女1239人,非獨生子女2485;無重大病史3700人,有重大病史24人;來自大城市57人,來自中小城市341人,小城鎮(zhèn)749人,農村1894人,缺失數(shù)據(jù)556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由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翻譯、修訂的中文版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表(UPI)[2]。
(三)研究方法
采用班級集體組織電腦施測的方式。統(tǒng)一使用網絡版大學生心理健康測驗系統(tǒng),在被試填寫問卷前,由指導老師告知目的和填寫方法,問卷回收后剔除無效問卷,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主要統(tǒng)計檢驗方法:T檢驗,方差分析。
(一)全院2011級新生UPI一類學生的基本情況
一類學生679人,其中六年制本科生358人,一類檢出率達24.69%,四年制本科生321人,檢出率 13.96%,女生 572人,占女生總數(shù)的18.29%,男生107人,占男生總數(shù)的17.92%,一類學生所有在新生中的平均檢出率為18.23%,低于全國大學生抽樣調查有心理障礙的20.23%[1]。
(二)各系部分一類學生情況比較
根據(jù)我院各系部的一類學生情況對比表 (表1)可以看出,六年制免費師范生的人數(shù)(24.76%)遠遠高于平均水平,其次是數(shù)理系(18.34%)和經管系 (17.89%)。一類學生是指可能存在心理問題,應盡快約請到學校心理咨詢中心進行咨詢的學生。但根據(jù)后期回訪面談發(fā)現(xiàn),只有極個別的學生(1.51%)有刺激性事件造成的情緒障礙,需要通過心理咨詢緩解情緒問題。
(三)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究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我們將選擇率最高的前10題的項目進行比較(表2)。結果顯示,選擇率最高前三項中,積極性評價占了兩項,這是與往年研究結果有差異的地方?!吧眢w健康狀況良好”排第一名,說明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即使在農村偏遠地方,人民的生活質量也能得到保障。“心情開朗”排第三名,反應了大學生精神文化生活比較豐富,因為可以保持愉悅健康的心境。與此同時,筆者也留意到大學生情緒易受影響、缺乏自信、在意他人評價和對未知事情過于擔心等特點。
UPI中四個關鍵題被選擇的比率分別為:選擇“自己的過去和家庭是不幸的”的有448人,占總數(shù)的11.8%,排名第一;選擇“常常失眠”的人數(shù)有334人,占總數(shù)8.8%;選擇“對任何事都沒興趣”的人數(shù)232人,占總數(shù)6.1%;選擇“想輕生”的人數(shù)為140人,僅占3.7%。綜合上述數(shù)據(jù)以及與學生的面談情況來看,由于我院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來自農村或小城鎮(zhèn),家庭條件差,經濟負擔重,使得他們普遍在成長過程中主觀幸福感低,因此要通過考學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同時,他們的家庭對他們寄予了厚望,使得他們的心理壓力巨大,因此反映在軀體行為上主要有失眠、焦慮等。而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是因為新生剛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中,正努力調試內在沖突,會無意識忽略外部事物。但根據(jù)分已經能夠適應大學生活的同學反映,我院的課余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能夠在活動中培養(yǎng)新的興趣和鍛煉人際交往能力。最后一項,有輕生觀念的同學僅占3.7%,雖然是一個比例偏小的結論,但是這反映出了新生在面對挫折時不成熟的表現(xiàn),但若能通過各系部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輔導老師正確引導,是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學生自殺行為的。對于有自殺傾向的學生,院方必須密切關注,避免一切可能的意外事件發(fā)生。
(四)不同學制的大學生在UPI結果上的對比
我院是湖南省唯一一所“面向小學”,免費培養(yǎng)小學教師的本科院校,尤其是初中畢業(yè)起點的六年制學生,更是我院的特色。而在這近半數(shù)的六年制免費師范生(下文簡稱為“六年制學生”)中,年齡基本集中在15歲左右,較一般本科生小,有其特殊性。表4顯示,四年制學生與六年制學生三類結果所占比例大致相當,表明初中畢業(yè)生也有能力獨立生活和學習。
(一)大一新生心理人格發(fā)展程度的總體狀況
本次對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表明,雖然總體上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無論是存在輕度心理問題或是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大學生的比例均高于國內其他地區(qū)院校的調查數(shù)據(jù)[3][4],這可能與師范類院校大學生的生源有關系。首先,大部分來自農村和小城鎮(zhèn);其次,女學生數(shù)約占八成;再次,免費師范生年齡偏小。因此研究我院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大一新生心理適應性特點
大學新生都在較短的時間內經歷了從由家庭照顧到走向獨立生活的變化和由熟悉環(huán)境到陌生環(huán)境給新入學學生帶來的種種不適應。
選擇最多的前10個問題中“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愛操心”、“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等題目表明師院新生突出的心理問題是強迫癥和焦慮。有輕生意念的140人,雖僅占3.7%,但已遠遠高于中小學生2.53%[5],在跨入大學校門的學生中,出現(xiàn)這種嚴重心理障礙的現(xiàn)象,無疑表明了師院新生處于生理發(fā)育和心理發(fā)展程度不平衡、自我意識迅猛增長與社會成熟相對遲緩的矛盾之中,有關領導和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正確引導,使之健康成長。
(三)大學生心理問題影響因素及原因
為了進一步了解新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因素,我院通過對一類學生進行個案回訪,并結合簡明精神病量表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焦慮與抑郁是兩大頭號問題。
筆者認為,焦慮(Anxiety)是一種外在的、暫時性的情緒反應。究其原因,在不排除本身性格具有易焦慮傾向的情況下,更主要的應考慮到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角色的改變給新生帶來的巨大壓力和不適感。因此,大學陌生的環(huán)境和第一次獨立生活是新生產生焦慮情緒的主要相關因素。而抑郁(Depressive)是一種郁悶、孤寂和沮喪悲觀的情緒狀態(tài)。大學新生產生抑郁情緒的主要相關因素應考慮到:環(huán)境的變化所產生的陌生感和在群體中角色地位的變化,使他們不能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易產生自卑心理。因此,消極的自我評價是他們抑郁情緒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中農村生反映更為突出。
其次,神經衰弱(Nenrasthenia)和人際關系緊張是另外兩種影響因素。產生神經衰弱的相關因素十分復雜。就大學生而言,比較清楚的相關因素應考慮到是中學階段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緊張的、超負荷的學習壓力以及缺乏自身調節(jié)的能力和用腦的不科學,導致大腦和身體疲勞過度,使周圍神經系統(tǒng)功能失調,在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中又因不適應而加劇。分析新生人際交往困難的相關因素,主要是中小學的生活圈子較小,活動范圍受限;以自我為中心,忽視集體觀念的樹立和交友能力的培養(yǎng);不善于與外界交流。而農村學生的交往能力更差于城市學生。
我院新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反應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的對策。在我院首先研究并推廣了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的“雙元結構”模型[6]。尤其對于心理危機干預有一整套完善的應急機制。具體措施如下:
首先,將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納入了公共課程體系,定為大學新生的一門必修課,并規(guī)定不少于36個學時,以保證教學質量。
其次,學院已經設置了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時刻監(jiān)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此同時,還在各系部設置了心理溝通室,配備了至少一名專業(yè)心理咨詢教師,以盡早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
再次,團委學生會特別設置了心理健康教育部,利用學生課余時間舉辦有關講座、班會、心理劇展播、心理健康報紙等形式多樣、內容密切結合學生心理的活動;充分發(fā)揮校報、廣播臺等媒介的作用,大力宣傳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支持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7]。
最后,每班設立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委員,負責為本班同學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組織同學參加學校心理健康講座,同時監(jiān)測班上同學的心理狀況,定期匯報。
除上述之外,還可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集體氛圍,強化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來培養(yǎng)人、塑造人、改造人。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可以擴大視野,增強自信,同時緩解緊張情緒,釋放多余“能量”,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其特長,使更多的大學生體驗到超越自我、克服自卑的情緒,從心理誤區(qū)中走出來。
[1]李作泉.二十一世紀人才教育必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醫(yī),1996,10(3):234-324.
[2]樊富珉.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348-349.
[3]樊曉光.師范學院新生UPI問卷調查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1999,(10):45-46.
[4]王國英,張輝.大學新生心理健康UPI調查分析與教育措施[J].保定學院學報,2008,(7).
[5]郝若平,李毓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1997,(5):337-340.
[6]詹小平,丁立平,黃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雙元結構”實踐探索[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8).
[7]戴吉,戴嘉佳.積極心理學在高校心理危機干預中的應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1,(4).
Survey and Analysis of UPI Among Normal College Freshmen——A Case Study of the Freshmen in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AI Yu-y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00)
A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using UPI on 3964 freshmen in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It finds that the freshmen are healthy and positive in psyche,but it also indicates that UPI class attendance is 681,and some students'mental problem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anxiety,depression and forc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llege students’psyche by face-to-face interview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freshmen in normal unviversities;UPI;mental health;countermeasures
B844.2
A
1674-831X(2012)01-0121-04
2011—10—13
蔡雨燕(1988—),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責任編輯:胡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