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明,趙德萬
(江蘇淮安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223001)
目前番茄的大面積栽培仍以傳統(tǒng)的土壤栽培為主,勞動量大、效率不高、環(huán)境污染、連作障礙、產量連年下降等問題日趨突出?;窗彩?011年春季利用五連棟大棚采用有機基質栽培福壽100番茄,應用無公害管理技術,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現將其無公害管理技術簡介如下。
福壽100耐濕性強,在經常濕潤的田塊也可以取得高產,單果質量220 g,果實鮮桃紅色,整齊度好,酸味少,口味佳,商品性好。葉稍小,株型好,抗病毒病,栽培容易。
2月中旬開始浸種催芽。簡要步驟為∶①溫湯浸種殺滅病菌。先將種子放入室溫水中浸透2~3 h,然后撈出放入55℃恒溫水中10 min,不斷攪拌使種子受熱均勻,水溫降低時補給溫水至55℃。②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種子15 min,殺滅潰瘍病菌和煙草花葉型病毒,浸泡后用清水將種子漂洗干凈,在25~28℃溫水中浸泡5 h。③將種子裝進擰干的濕布袋并放進溫箱催芽,溫度設定在28~30℃,注意每天翻動種子,清洗掉濕布袋上的黏液,48~72 h后見60%種子露白發(fā)芽即可播種。
①用50%多菌靈消毒基質,按1袋(50 g/袋)多菌靈+20包(30 L/包)育苗基質的比例拌勻,并將消毒過的基質裝入穴盤。②用清水澆透穴盤基質。③將種子播進穴盤基質中,上蓋1~2 cm厚的基質。④控制溫室溫濕度,白天保持25~28℃,夜間保持15~18℃,相對濕度維持在80%左右,出苗前稍高,出苗后稍低,約50 d后定植。
定植前3 d將五連棟大棚上下兩層遮陽網打開,白天作業(yè)時關上大門,夜間封閉大門以提高棚內溫度。將消毒過的基質灌裝到基質袋中,一般80 cm×35 cm的基質袋裝基質25 kg,裝后用訂書機封口,按南北向、大小行整齊排列于地面,基質排放方向與行平行,大行距90 cm,小行距70 cm。每行中兩袋緊靠為1組,每組間隔60 cm(大株距)便于操作?;|袋排好后,用小刀在基質袋上劃相距40 cm(小株距)的(5~6)cm×(5~6)cm 的“十”字形栽植口。
為方便領導視察指導、技術人員考察記載、農民學習觀摩,采用低密度栽植,按小行距70 cm、大行距90 cm、小株距40 cm、大株距60 cm排放,實行大小行距和大小株距栽培。五連棟大棚凈面積1 920 m2(5 個×寬 8 m×長 48 m),每棟 384 m2。每棟排放基質8行,每行46包,共368包,栽植736株,折合栽植密度為1 278株/667 m2。如不考慮考察、學習、觀摩等,應采用3 000~4000株/667 m2的合理密度。
五連棟大棚春季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由于基質較土壤松軟,番茄苗的定植深度要比常規(guī)土壤定植深1~2 cm,以穩(wěn)固苗根。定植完成后,將劍式滴灌距定植口6~10 cm的位置插入基質袋中,打開控制閥門灌足定根水,使基質充分濕潤(有輕微滲水)為宜。定植過程中隨手關門以利保溫。
定植后3~5 d開始澆水,在晴天的上午澆灌,陰天不澆水,灌水量必須根據氣候變化和植株大小適時調整。番茄生長適宜的基質濕度為∶緩苗期65%~75%,緩苗后到結果初期80%,盛果期90%;以上各時期的濕度均不能低于50%?;|濕度主要是通過灌水與控水來維持。灌水時要結合植株生長時期、生育狀況和基質本身的含水量靈活掌握。一般的灌水辦法是∶①定植灌足定根水;②緩苗后灌1~2次發(fā)根水;③緩苗后至開花前適時灌1~2次提苗水;④從見花到開花坐果,適當控水,即半干不干則不灌水(因為這個時期施水過多,會使空氣濕度增大,導致花粉不易受精而引起落花落果);⑤待第一批果長到直徑3 cm左右時澆一次穩(wěn)果水,以保證果實膨大的需要,這次灌水一定要掌握時期,如果灌水太早容易引起徒長和落果,太晚則影響果實發(fā)育;⑥進入盛果期后,每批果實開始膨大時,都要灌1~2次壯果水,水量可適當增大。
雖然基質灌袋前已拌有生態(tài)有機肥,但由于番茄對養(yǎng)分要求較高,光靠基質袋內的原有養(yǎng)分(特別到果實膨脹期)還遠遠不夠。生產上用新加坡產高濃縮酷樂沖施肥,按2 500~3 500倍液灌溉能有效補充整個時期的氮、磷、鉀、硼、鋅、鎂、鉬、銅、鐵、錳、鈣、硫等營養(yǎng)元素。而各個時期的施肥量和次數必須根據生長需求、長勢、底肥(基質)情況準確把握,不要盲目地完全按照廠家說明機械套用。具體做法是∶①緩苗期(定植后2 d)不施肥;②緩苗后至開花前結合澆水使用施肥機(肥料隨灌溉水流進入基質袋)輕施1~2次沖施肥,每次施700~800 g酷樂肥比較合適(按2 500倍沖施,此用肥量1個五連棟大棚需灌水1 750~2 000 kg,平均每株灌溉液肥470~543 g);③第1穗果掛住后施 2~3次沖施肥,每次施酷樂肥1 000~1 200 g(每株灌溉肥液680~815 g),如果植株長勢不夠好可增加施肥次數。此次追肥很重要,具有加速第一穗果實膨大,提高第2~3穗果的結果率,促進植株營養(yǎng)生長的三重作用;④整個果實膨大期可以每天施1次700 g左右沖施肥,必要時可葉面噴施0.1%~0.3%的磷酸二氫鉀液,可促進植株光合作用、提高機體轉化能力以提高果實品質。
根據番茄生長發(fā)育的特點,主要通過放風、遮陽網開合來進行溫度的調節(jié)管理,原則上棚內以白天25~30℃,夜間15℃左右,基質溫度保持在15~22℃為宜?;|溫度過高時,通過靈活掌握施水時間來調節(jié),必要時可增加1次施水次數達到降溫目的。所以,氣溫較高的晴好天氣,在一天中氣溫最高時(一般為14∶00)灌溉深井水(冬暖夏涼)能將基質溫度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圍。具體措施為∶①緩苗期(1~2 d)以保溫為主,中午光照充足、氣溫較高時可短暫通風。②進入適宜氣候時段之后,當正常氣溫達到30℃以上時,6∶00打開兩側卷簾、必要時打開排風機通風,揭開內外遮陽網使植株接受光照。13∶00~14∶00 氣溫超過 35℃時蓋上內遮陽網適度減弱強光,至15∶00左右(根據天氣變化靈活掌握)再揭開內遮陽網以確保光照時間。③盛夏高溫天氣,6∶00即打開兩側卷簾,打開排風機10~15 min通風降溫。10∶00棚內溫度達到35℃并有上升趨勢前就蓋上內外遮陽網提前避開高溫,16∶00以后再揭開內外遮陽網。靠近棚邊的植株如溫度過高,則需用噴霧器對葉面噴施涼水降溫,以防止果葉灼傷。陰天始終揭開遮陽網以加強光照。
做好吊蔓、整枝、打杈、疏葉、授粉、摘心等工序。當番茄長出6片葉以上時用尼龍繩或塑料繩吊蔓。將吊繩固定在上部鉛絲上,下部系在莖基部,莖蔓纏繞在吊繩上,保持直立生長姿勢。整枝時采用單稈整枝,即只保留主軸生長,適時摘除葉腋內的全部側枝。側枝長到6~10 cm時晴天打杈(晴天有利于傷口愈合),過早摘除側枝會影響根系生長,甚至引起根群內輸導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全,不耐干旱;而摘除過晚,消耗水分太多,對開花結果不利。花期授粉主要采用人工振蕩授粉,也可采用防落素、2,4-D等激素噴花或蘸花,于開花期每天10∶00~11∶00進行。疏葉一般在采摘第1層果之后進行,疏去基部病葉、黃葉、老葉,并帶出連棟大棚集中燒毀,以防病菌傳染。以后每摘1層果就疏1次病黃老葉,可以減少病源,改善空氣流通。當植株高度超過2 m,隨著基質養(yǎng)分的不斷消耗,即使是無限生長品種,果實酸糖比會不斷上升,商品性和可食性降低,這時要及時進行摘心以抑制向上生長,確保果實整體品質。
病蟲害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由于五連棟大棚四周密閉性能較好,棚內病蟲指數相對較低,整個生長期防病治蟲的壓力比單體大棚小。但仍然有一些病蟲害需要加以防治。
生產前,對五連棟大棚四周薄膜、內外遮陽網、兩側防蟲網、鼓風機等全部檢查維修一遍,確認所有設施設備全部能正常使用后才能投入生產,以確保良好的病蟲害防治效果。
以物理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是今后蔬菜病蟲害防治的趨勢,也是無公害生產的必要手段。
①懸掛誘蟲板殺蟲 盡管五連棟大棚四周近乎密閉,但一些蚜蟲之類的微小昆蟲仍然能進入棚內危害植株。用黃色和藍色誘蟲板能有效誘殺此類害蟲。番茄完成定植后,即在植株上方30 cm處懸掛誘蟲板,每隔4株掛1塊,隨植株長高逐步上升。結果表明,五連棟大棚內使用黃、藍誘蟲板能大量誘殺蚜蟲,另外還有白粉虱、潛葉蠅等成蟲。降低蚜蟲密度,一方面降低了其本身對番茄的直接為害,另一方面降低了其傳播病毒病的幾率。當誘蟲板粘滿害蟲、粘捕性能明顯下降時必須更換誘蟲板以繼續(xù)有效殺蟲。
②張掛殺蟲燈、使用性誘劑 在五連棟大棚四周電線桿上裝上殺蟲燈,夜間(發(fā)光)可誘殺一定數量的害蟲,有效改善種植環(huán)境。據我們在江蘇省蔬菜科技綜合展示基地(淮安)和農業(yè)部蔬菜標準園(淮安)調查,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到的昆蟲種類有∶鱗翅目以棉鈴蟲、斜紋夜蛾、菜粉蝶、瓜絹螟為主;鞘翅目以金龜子為主;直翅目以螻蛄為主。性誘劑張掛在五連棟內,可誘殺少量斜紋夜蛾。
③通過調節(jié)好棚內溫濕度來有效控制病害的發(fā)生 充分利用遮陽網避開高溫,合理灌水保持良好的空氣濕度和基質濕度,防治高溫干旱,可有效預防芽枯病和病毒病的發(fā)生。
④噴施1%過磷酸鈣葉面肥預防臍腐病臍腐病在番茄坐果期開始就十分常見。其病因之一是因為缺鈣造成生理性缺水。當第1穗果直徑2 cm時,葉面噴施1%過磷酸鈣液,可有效防止此病因引起的臍腐病。
⑤提倡使用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 合理使用如百菌清、吡蟲啉、甲霜·錳鋅等高效低毒化學農藥;提倡使用如蘇云金桿菌等生物農藥;嚴禁使用如滅多威、克百威、六六六、殺蟲脒等番茄上的禁用農藥。無論使用哪種農藥,都要貫徹以防為主的原則,早發(fā)現早治理。
葉霉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霧防治,隔7 d噴施1次,可連噴2~3次;早疫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施,每隔7 d 1次,可連噴2~3次;病毒病可用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每隔5 d 1次,可連噴2~3次。也可用嗎啉胍600~1 200倍液(視病情確定濃度)噴施,病情較重時隔5 d再噴1次,但生長期不超過3次;灰霉病可用25%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 d噴1次,可連噴2~3次;蚜蟲和白粉虱在密度較低時、斑潛蠅在葉片被害率接近5%時均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殺。
采果前10 d禁止施藥。
番茄成熟分為綠熟、變色、成熟、完熟4個時期,要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摘。儲存保鮮可在綠熟期采收;運輸出售可在變色期 (果實1/3變紅)采收;就地出售或自食可在成熟期采收。采摘儲存保鮮和運輸出售的果實應去除果柄,以防止果柄刺傷、刺破果皮影響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