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燕,陳寶葵,林敏詩 (佛山市順德區(qū)中心血站,廣東 佛山 528300)
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采血袋使用效果確認
蔣 燕,陳寶葵,林敏詩 (佛山市順德區(qū)中心血站,廣東 佛山 528300)
目的:探討一次性使用去除白細胞采血袋過濾器的白細胞過濾效果。方法:采用同一廠家的A、B兩個批號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采血袋(T-200)各采集35袋全血后于6h內(nèi)過濾,觀察過濾過程,記錄過濾時間;血液過濾前后稱量重量,計算血液過濾損失量,留樣檢測濾前后RBC、WBC,及濾后當日、保存第4周的上清游離血紅蛋白濃度,計算白細胞清除率與紅細胞回收率。結(jié)果:A、B批號過濾器過濾血液時間分別為(7±2.5)min和(8±2.0)min,過濾血液損失量分別為(23.6±1.4)ml和(23.1±1.1)ml,白細胞去除率均為(99.998±0.001)%,紅細胞回收率分別為(91.95±3.27)%和(92.17±4.31)%,血液過濾當日、保存第4周游離血紅蛋白含量分別為(0.29±0.06)mg/ml、(0.47±0.11)mg/ml和(0.28±0.05)mg/ml、(0.49±0.06)mg/ml。兩個批號耗材的過濾器過濾白細胞時間、血液損失量無統(tǒng)計學差異(Pgt;0.05);白細胞去除率與紅細胞回收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gt;0.05);血液過濾后未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結(jié)論:該種一次性使用去除白細胞采血袋過濾器質(zhì)量優(yōu)良穩(wěn)定,符合使用要求。
采血;去白細胞;過濾器;效果
去除血液中白細胞能減少輸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使用一次性使用去除白細胞采血袋的白細胞濾器去除白細胞效率高、 操作簡單、 價格合理且無不良反應而成為最有效的去除白細胞的方法,較廣泛應用于臨床,在預防輸血不良反應的產(chǎn)生及輸血相關病毒的傳染方面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2]。白細胞去除效果與白細胞過濾器關系密切,一種去除白細胞采血袋過濾器使用前有必要進行確定、驗證,通過對關鍵耗材的質(zhì)量評價,保證血液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本站于2010年6月正式開展全血白細胞過濾技術,現(xiàn)就一次性使用去除白細胞采血袋過濾器的確認情況報道如下。
1.1材料
國產(chǎn)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采血袋(T-200),分別為A、B兩個批號,35袋/批號;Turks 白細胞稀釋液(本站自制)。儀器:全自動血細胞計數(shù)儀(希森美康)、721分光光度計、電子顯微鏡(Olympus)、電子天平(Gamp;G)、Nageotte計數(shù)板(Hausser)、濾白柜(中???。
1.2方法
1.2.1 白細胞過濾 隨機抽取同一國產(chǎn)廠家的A、B兩個批號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采血袋(T-200)各采集35袋全血后于6h內(nèi),在2~10℃恒溫濾白柜內(nèi)嚴格按照濾器說明書要求濾除白細胞。
1.2.2 留樣檢測 全血濾除白細胞前、后分別用電子天平稱量重量,計算過濾器過濾損失的血量;充分混勻血液后,打開空袋轉(zhuǎn)移袋的阻塞件留取采樣5ml,使用全自動血細胞計數(shù)儀檢測全血濾除白細胞前RBC、WBC,及濾除白細胞后RBC;濾后白細胞計數(shù)采用Nageotte計數(shù)板進行檢測;濾后當日及血液保存第4周使用721分光光度計采用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法進行游離血紅蛋白濃度的檢測。
1.2.3 過濾器批間比較 計算1.2.2中標本的白細胞去除率與紅細胞回收率,比較A、B兩個批號采血袋過濾效果的穩(wěn)定性。計算公式:白細胞去除率(%)= 1- (全血過濾后白細胞濃度/全血過濾前白細胞濃度)×100%;紅細胞回收率(%)= (全血過濾后RBC/全血過濾前RBC)×100%。
1.3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11.5 軟件處理檢驗數(shù)據(jù)。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A、B兩個批號過濾器白細胞過濾情況比較
2.1白細胞過濾情況比較
A、B兩個批號過濾器白細胞過濾情況比較見表1(n=35)。結(jié)果表明,使用A、B兩個批號過濾器在過濾時間和血液損失量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兩組均無過濾器堵塞。
2.2過濾器批間WBC去除率、RBC回收率、濾后上清游離Hb比較
過濾器批間WBC去除率、RBC 回收率、濾后上清游離Hb比較見表2(n=35)。結(jié)果表明,兩組在WBC去除率、RBC 回收率、濾后上清游離Hb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
表1 兩個批號過濾器白細胞過濾前后血液檢測指標比較
白細胞去除效果與預防輸血不良反應、輸血后疾病傳播的有效性密切相關,而使用白細胞濾器去除白細胞效果與濾器本身質(zhì)量關系緊密,由于國內(nèi)輸血器材制作技術起步較晚,受工藝、材料、制作技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內(nèi)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采血袋在質(zhì)量上存在差異[3-5],與國外同類產(chǎn)品相比較仍存在差距。然而,進口輸血器材價格昂貴,目前國內(nèi)開展血液白細胞過濾技術的絕大部分血站均使用國產(chǎn)耗材。為保證血液質(zhì)量,有必要對相應關鍵耗材進行確認。
從血液制劑中去除白細胞應滿足以下條件:①白細胞去除率≥99%。②盡量減少有效細胞的損失,紅細胞回收率gt;90%。③去除白細胞過程中,有效細胞不受損傷并保持良好的生理活性。④操作簡單易行,不需要復雜設備[6]。從表1看出,本站使用的國產(chǎn)同一廠家不同批號的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采血袋濾除白細胞前后血液損失量無統(tǒng)計學差異(Pgt;0.05),濾后白細胞殘留量、白細胞去除率及紅細胞回收率均達到標準,且不同批號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gt;0.05),說明該耗材濾器在去除白細胞和回收紅細胞方面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有研究表明,血液過濾后還可引起溶血[7],溶血情況與血液本身的保存時間和濾器有關,血液保存時間越長,越容易引起溶血,在(4±2)℃進行血液過濾,比室溫過濾有利于減少保存期間的溶血情況,提高血液質(zhì)量[8]。在本次實驗中,兩個批號的全血過濾后當日及保存第4周檢測游離血紅蛋白濃度均符合質(zhì)量標準(YY0329-2002),無統(tǒng)計學差異(Pgt;0.05),說明該耗材濾器過濾血液后溶血情況無明顯差異。自去年開展全血白細胞過濾技術以來,本站共制備懸浮少白細胞紅細胞19439袋,期間極少發(fā)現(xiàn)有出現(xiàn)血液過濾后溶血的現(xiàn)象,個別出現(xiàn)輕微溶血的血液均存在重度脂肪血的情況,對于存在重度乳糜的全血過濾白細胞后是否容易出現(xiàn)溶血,還需進一步探討。
白細胞過濾是否順暢,對于血液質(zhì)量、制備成本和工作效率都有重要的影響。在本次實驗中,上述耗材的濾器均未出現(xiàn)堵塞現(xiàn)象,血液過濾順暢。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現(xiàn),使用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采血袋時,可能發(fā)生濾器過濾堵塞的情況,尤其以低溫長時間保存的全血過濾堵塞情況比例較高,這就要求操作人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白細胞過濾出現(xiàn)堵塞不暢,除與白細胞濾器本身質(zhì)量問題有關外,還與操作有關。操作人員過濾血液前應混勻全血后再進行過濾,防止血液一開始過濾就堵塞濾器濾孔。充分混勻血液后過濾仍出現(xiàn)流速慢或濾器堵塞的,應檢查是否有血凝塊堵塞,濾器聯(lián)接的血袋內(nèi)壁有無粘連;如排除上述問題仍然流速慢,可手持濾器,使濾器出口向上,這樣血液在濾器下方,空氣在上方,以便空氣順利從濾器完全排除;或提前排除濾器下方貯血袋中的氣體,即兩手拿起貯血袋,稍稍抬高袋子,讓貯血袋與主袋的落差不至于太大,擠壓貯血袋袋體,讓袋內(nèi)氣體完全從濾器旁路進入主袋。注意,操作人員往往在此步排氣時,沒有讓氣體徹底進入上掛的主袋中,使一部份氣體在濾器上方管路中就結(jié)束了。這樣就使氣體堵在過濾通道中,導致血液流速更慢,適得其反。
綜上所述,對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采血袋濾器的確認,有利于保證血液去除白細胞質(zhì)量的安全性,進一步降低輸血不良反應,保障臨床輸血安全。
[1]Shinar E,Prober G,Yahalom V,et al.WBC filtration of whole blood after prolonged storag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by use of an inline filter collection system[J].Transfusion,2002,42(6):734-737.
[2]Wadhwa M ,Seghatchian M J,Dilger P,et al.Cytokinesin WBC reduced copheresis PCs during storage:a comparison of two WBC reduction methods [J].Transfusion, 2000,40(9): 1118-1126.
[3]趙莉華,梁曉虎,張愛紅,等.國產(chǎn)白細胞濾器過濾血液質(zhì)量考察比較[J].中國輸血雜志,2006 ,19(1):54-55.
[4]梁文華,孫波,王群,等.國產(chǎn)一次性去白細胞采血袋的應用評價[J].中國輸血雜志,2006,19(3) :226-227.
[5]傅雪梅,陳顏,文遠蓉,等.3種濾器制備少白細胞懸浮紅細胞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06,19(1):43-45.
[6]趙樹銘,林武存,劉景漢.白細胞去除及其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02,10 (5):478.
[7]Gammon R R,Strayer S A,Avery N L,et al.Hemolysis during leukocyte-reduction filt- ration of stored red blood cells [J].Ann ClinLab Sci,2000,30(2):195.
[8]Gyongyossy-Issa S L,Weiss S O,Sowemimo-Coker B,et al.Prestorage leukoreduction and low-temperature filtration reduce hemolysis of stored red cell concentrates [J].Transfusion,2005,45(1):90.
[編輯]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3.028
R446.1
A
1673-1409(2012)03-R058-02
2012-02-11
蔣燕,(1977-),女,四川遂寧人,主管技師,碩士,主要從事血液質(zhì)量管理工作。